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詩

《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是宋代詩人蘇軾所作詩詞之一。

與蘇詩一樣,蘇詞中也常常表現對人生的思考。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蘇軾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着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2]

朝 代;宋代

文學體裁;詩詞

作 者;蘇軾

詩詞正文

《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熙寧十年,詔以龍山廢佛祠為表忠觀。

元豐二年,通教自杭來,見予於吳興。

問:「觀亦卒工乎?」曰:「未也,杭人比歲不登,莫有助我者。

」余曰:「異哉,杭人重施輕財,是不獨為福田也,將自托於不朽,今歲成矣,子其行乎?」及還,作詩送之。

」〕先王舊德在民心,著令稱忠上意深。

墮淚行看會祠下,掛名爭欲刻碑陰。

淒涼破屋塵凝座,憔悴雲孫雪滿簪。

未信諸豪容郭解,卻従他縣施千金。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3]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蘇軾的詩現存約兩千七百餘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4]

視頻

蘇軾趣味介紹

參考資料

  1. 蘇軾 頭條百科
  2. 《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詩詞文句網
  3. 蘇軾簡介 古詩文網
  4. 蘇軾生平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