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逸仙號輕巡洋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逸仙號輕巡洋艦,是中華民國海軍在抗日戰爭前建造的炮艦,中華民國海軍將之分類為輕巡洋艦。其艦名來源為孫文的號。

發展沿革

逸仙號巡洋艦由中國著名造船專家葉在馥設計,由江南造船廠建造,是中華民國海軍自行建造的一艘輕巡洋艦,排水量1560噸,裝備有一門150毫米前主炮[1]、一門140毫米後主炮,以及4座76毫米高平兩用炮塔,戰鬥力在抗戰前的國民黨海軍中僅次於寧海、平海兩艘巡洋艦,排名第三。

代表了當時中國造船業和軍事艦艇設計的最高水準。一方面適合征戰長江,另一方面仍然適合在外洋作戰。

中華民國海軍在抗戰前建造和購買一批新型軍艦,包括寧海、平海、咸寧、民生、民權等,成為海軍在抗戰中的主力。逸仙艦就是這時建造的,也是這批艦艇中完全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最大軍艦。由於設計非常成功,江南造船所1936年曾開工建造一艘該艦的擴大型炮艦,長285英尺,寬34英尺,吃水18.5英尺,排水量1731噸的「放大逸仙型」艦。無奈不久戰爭爆發上海失陷,日本人進占江南造船廠交由三菱公司接手,該艦工程僅完成不到一半,遺憾地被放棄了。

逸仙號在中華民國海軍戰鬥序列中是輕巡洋艦,但實際應為炮艦。在1930年左右,鄰國日本的輕巡洋艦航速已經達到了30節以上,逸仙正常航速只有12節,峰值也不過19節,還不如笨重的條約戰列艦。

雖然逸仙級只能算袖珍巡洋艦,但見證了中國海軍造船事業的力爭上遊的拼搏精神,還有那些海軍造船人員嘔心瀝血的付出。更有民國時代中國海軍將士為國犧牲的壯舉。

艦歷

1931年於江南造船廠完工。1935年,為參加紀念台灣日治40周年的博覽會,時任福建省主席的陳儀乘坐本艦於基隆港入港。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本艦參加南京江陰要塞的防衛戰。在9月24日寧海、平海兩艦相繼被日軍空襲擊沉後,本艦成為旗艦。但是在9月25日上午,本艦受到16架日軍飛機的攻擊而沉沒,期間擊落日軍飛機2架,船員有14人戰死。1938年,日軍將本艦打撈,於5月12日回航吳港修理[2]。修復作業中,日軍在將船上武器更換為日制裝備的同時,也增設了船尾甲板、聲納和電探。1939年,本艦更名為雜役船阿多田,成為了海軍兵學校的練習船。終戰後,本艦返還給中華民國,復原作業使用了已廢棄的裝甲巡洋艦八雲上的德國部件。1946年7月30日,復原作業完成。8月25日本艦抵達上海,並且恢復了舊名。

1946年南京發生第二艦隊叛亂事件,本艦佯作投降,其後突圍逃脫。到達台灣後,本艦數次參加了台灣近海的警備任務,舷號為78號。1958年6月1日本艦除籍,並於1959年5月19日出售拆毀。

視頻

逸仙號輕巡洋艦 相關視頻

黑科技:舉足輕重的袖珍潛艇 成功的偷襲可使巡洋艦一招被廢
1934年民國海軍-寧海號輕巡洋艦珍貴影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