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道經·第一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道經·第一章》選自老子《道德經》。

《道德真經》即《道德經》[1],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餘言,分上下篇。老子著。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時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

老子為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稱「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莊子》又稱《南華真經》,《列子》又稱《沖虛真經》,與《道德真經》合稱三真經,被道教奉為主要經典[2]

道教的教理教義,如上善若水、尊道貴德、道生德育、自然無為清靜寡慾、柔弱不爭、長生久視等根本宗義,皆源出於《道德真經》。祖天師張道陵建立道教教團之時,即以《道德真經》為聖典,並作《老子想爾注》[3],闡說道教要旨和修行準則,初步建立起道教教義思想體系。

道經·第一章

主要思想

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老子》[4]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5]」;「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6]」。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視頻

道經·第一章 相關視頻

道德經全集完整
《老子(道德經)》高清完整朗讀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