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達扎·阿旺松繞圖多旦巴傑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色拉寺

圖片來自pixnet

達扎·阿旺松繞圖多旦巴傑增(1874年-1951年)藏族,籍貫不詳,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三世達扎活佛,曾任西藏攝政[1]

生平

早年生涯

達扎·阿旺松繞圖多旦巴傑增是西藏堆龍德慶附近打聾札業黨寺達扎活佛,在藏傳佛教活佛系統中級別較低。早年,曾在十三世達賴經師普覺活佛灌頂傳經。他是五世熱振活佛的經師,十三世達賴的參廈(侍讀僧),十四世逹賴的副經師(正經師為五世熱振活佛)。

1941年1月,五世熱振活佛辭去西藏攝政的職務,並推薦自己的經師、已經七十多歲的的達扎繼任攝政三年。

設立外交局

繼任攝政後,達扎一改熱振在任時同國民政府的友好姿態,傾向英屬印度當局,並積極推動西藏獨立。1942年7月,西藏噶廈宣布成立「外交局」,並致電各國駐藏辦事處,要求此後一切往來均須同外交局洽辦,不得再同噶廈發生直接往來。英屬印度政府的駐拉薩使團對此當即同意。

國民政府收到此消息後,致電噶廈稱,「藏方為處理地方涉外事務而有設置機構之必要,則應遵守下列兩事:(甲)有關國家利益問題,即政治問題,必須秉承中央意志處理;(乙)中央與西藏一切往還接洽方式,仍應照舊,不得經由上述外務機構,等因,特此電達,即希查照辦理。」同時,國民政府指示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稱:「⋯⋯ 中央與西藏間一切接洽,如藏方須經由上述外務機構,即令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暫停對藏一切接洽,該處孔處長仍留藏辦理情報事務,所有中央與西藏間一切接洽,該由蒙藏委員會與噶廈及西藏駐渝代表辦理。」

噶廈後來曾要求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同外交局聯繫,但未果,便決定停止向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提供木柴、炭等必需的燃料以及服務人員,並要求國民政府將孔慶宗撤回。此舉遭到國民政府反對。國民政府行政院外交部當即致電蒙藏委員會,指出該問題攸關西藏的政治地位、抗日戰爭的推進,要求蒙藏委員會堅守國家的主權,並進行了軍事布置。由於國民政府態度十分強硬,噶廈被迫放棄了讓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同外交局聯繫的命令。

英語學校風波

1943年,英國駐江孜商務領事館的黎吉生錫金總督助理梅加西諾向噶廈提出建議稱:「現在國際上通行英語文,為使西藏在政治、軍事、工業各方面能夠獨立行事,應讓更多的藏族青年學習英語。」噶廈隨即向達扎攝政提出開設英語學校,並迅速得到達扎同意。英語學校準備建在拉薩魯布。藏曆六月十一日,英語學校在暫被借為校舍的沖吉林卡舉行了開學典禮,噶廈孜本噶雪·曲吉尼瑪夏格巴·旺秋德典參加開學典禮,並宣讀噶廈的書面指令。不久,由於傳統勢力三大寺等各寺僧人強烈反對,英語學校在半年後被迫停辦。

熱振事件

1944年12月,噶廈和色拉寺傑扎倉、阿巴扎倉由於林周宗事件正在處於激烈對抗之中,原攝政熱振來到拉薩主持色拉寺一紮倉大殿的落成儀式,並面見達扎,希望達扎按照約定將攝政權力歸還熱振。但是達扎拒絕了熱振的還政要求。此時,達扎一方面看到色拉寺傑扎倉、阿巴扎倉對抗噶廈,另一方面受到熱振還政的壓力,認為自己的權力受到強烈威脅。

於是,達扎開始迫害熱振。熱振轉而派人前往中國內地,企圖獲得國民政府的支持。達扎得知熱振派人赴中國內地後,當即派噶倫索康·旺欽格勒、噶倫拉魯·次旺多吉藏軍總司令格桑楚臣熱振寺逮捕熱振,同時查封了熱振拉章(官邸),逮捕了熱振扎薩(管家)、噶多喇嘛等人。此舉引起色拉寺傑扎倉僧人反對,他們要求色拉寺傑扎倉堪布為熱振說情,但遭到堪布拒絕,堪布還參與查封熱振拉章。色拉寺傑扎倉僧人遂在嘉色噶波的率領下,赴管家住宅,請求管家和堪布救出熱振。管家開槍打傷嘉色噶波,色拉寺傑扎倉僧人們便打死了管家和堪布,採用武力對抗噶廈。最後噶廈派軍隊鎮壓了色拉寺傑扎倉僧人。

熱振被捕後,幾天之後便受到「民眾大會」成員組成的審訊委員會的審訊,並被關押在布達拉宮夏欽角監獄內,後於1947年5月8日在布達拉宮夏欽角圓寂。

從亞洲關係會議到驅漢事件

民國35年(1946年)6月,攝政達扎活佛在僧俗民眾會議上自封「傑布呼圖克圖」名號,開創了西藏歷史上自封呼圖克圖的先例。[2]達扎派出西藏代表團參加了1947年3至4月在印度舉行的亞洲關係會議[3]1948年,達扎派夏格巴組織了「西藏商務代表團」訪問印度歐洲美國等地,以爭取各國支持西藏的獨立事業。1949年7月,經達扎同然巴·土登貢欽(首席嘎倫)、索康·旺欽格勒(嘎倫)、柳霞·圖登塔巴(西藏外交局僧官總管)、索康·旺欽次登Surkhang Wangchen Tseten索康·旺欽格勒的父親,西藏外交局俗官總管)等人策劃,發生了驅逐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駐拉薩辦事處的「驅漢事件」。[4]

下台與去世

1950年11月8日,昌都戰役結束,藏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昌都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西藏噶廈內的改革派力量支持達賴親政。當時,西藏高層請護法乃瓊曲吉、嘎東降神,兩位護法被問到如何使「西藏擺脫厄運」時,均表示「西藏的政教責任和使命應當由通娃頓丹(即達賴)來承擔」。攝政達扎及達扎札薩(管家)丹巴塔欽十分失望。達扎隨即辭職,並在辭職十天後向前來看望的官員稱:「辭職對我來說再悲慘不過,就像眼中進了沙土一樣疼痛。」

西藏和平解放後的1951年冬,達扎在堆龍德慶縣自己的寺院內圓寂。

參考文獻

  1. 張子新、喜饒尼瑪,略論達扎攝政時期西藏的局勢,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3期
  2. 陳慶英. 西藏歷史. 中國西藏基本情況叢書.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2年: 第112頁. ISBN 97878011391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3. CTA’s Response to Chinese Government Allegations: Part Four. 2008-07-19 [2014-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英語). 
  4. 孫炯,茶馬古道上的西藏故事,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