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印紫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印紫綬


金印紫綬,漢語成語,拼音是jīn yìn zǐ shòu,意思是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出自《漢書》。

中文名:金印紫綬

拼音:jīn yìn zǐ shòu

出處:《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近義詞金章紫綬

成語出處

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742~

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

成語解釋

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

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 太傅、太師、太保、前後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

亦為表示品級之服飾。魏晉以後,光祿大夫得假金章紫綬,因亦稱金紫光祿大夫

成語用法

示例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

封援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援乃擊牛釃酒,勞饗軍士。

從容謂官屬曰:「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為郡掾史,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耳。』

當吾在浪泊、西里閒,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臥念少游平生時語,何可得也!

今賴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諸君紆佩金紫,且喜且慚。吏士皆伏稱萬歲。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

後漢書·皇后紀論》:「六宮稱號,惟皇后貴人,金印紫綬。」亦作「金章紫綬」。

晉書·輿服志》:「貴人、夫人、貴嬪是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

李白 《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詩:「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章紫綬來相趨。」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選高班,每每東頭近聖顏。」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惟願取黃卷青燈,及早換金章紫綬。」

蔡邕 《陳太丘碑文》:「何可入踐常伯,超補三事。紆佩金紫,光國垂勛。」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聖恩橫加,猥賜金紫。」

《南史·江淹傳》:「卿年三十五,已為中書侍郎,才學如此,何憂不至尚書金紫。」[1]

參考文獻

  1. 典故 金紫,搜韻,引用日期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