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鍾苞麻花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鍾苞麻花頭

鍾苞麻花頭(學名:Serratula cupuliformis Nakai et Kitag.)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莖直立,單生。基部葉與下部莖葉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橢圓形,中部莖葉較小,與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同形,上部莖葉更小,與中下部莖葉同形或線狀長倒披針形或線形,邊緣全緣。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或少數頭狀花序生莖枝頂端,花序梗長或較短,通常裸露,無葉。小花紫紅色,成熟瘦果未見。花果期6-9月。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與陝西。生於海拔900-2000米的山坡草地與疏林下。 [1]

  • 中文名鍾苞麻花頭
  • 拉丁學名Serratula cupuliformis Nakai et Kitag.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 科管狀花亞
  • 科族菜薊族
  • 亞 族矢車菊亞族
  • 屬麻花頭屬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與陝西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狀莖粗厚,深褐色,斜升。莖直立,單生,基部被褐色的殘存的纖維狀撕裂的葉柄,不分枝或上部少分枝,全部莖枝被多細胞長或短節毛或脫毛至無毛。基部葉與下部莖葉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9-20厘米,寬4-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有長3-6厘米的葉柄,邊緣有鋸齒或粗鋸齒;中部莖葉較小,與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同形,但較小,不規則大頭羽狀淺裂或半裂,即僅基部或近基部羽狀分裂,頂裂片邊緣有粗鋸齒,或不裂邊緣有粗鋸齒;上部莖葉更小,與中下部莖葉同形或線狀長倒披針形或線形,邊緣全緣,無鋸齒或與中部莖葉等樣分裂。全部葉兩面粗糙,兩面被多細胞長或短節毛或脫毛。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或少數頭狀花序生莖枝頂端,花序梗長或較短,通常裸露,無葉。總苞卵狀,直徑(1.5)2-2.5厘米,上部有收縊。總苞片約10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與中層卵形、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2.5-7.5毫米,寬2-3毫米,頂端急尖,有長不足0.5毫米的針刺;內層披針形、線狀披針形至狹線形,長9-11毫米,寬1.5-4毫米,頂端淡黃色硬膜質漸尖。全部苞片無毛。小花紫紅色,花冠長2厘米,細管部長1.2厘米,檐部長1.4厘米。成熟瘦果未見。冠毛帶土紅色,長達7毫米;冠毛剛毛鋸齒狀,分散脫落。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草地與疏林下,海拔900-20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與陝西。

下級分類

阿拉套麻花頭 Serratula alatavica C. A. M.

全葉麻花頭 Serratula algida Iljin

分枝麻花頭 Serratula cardunculus (Pall. ) Schischk

麻花頭 Serratula centauroides L.

碗苞麻花頭 Serratula chanetii Levl.

華麻花頭 Serratula chinensis S. Moore

偽泥胡菜 Serratula coronata L.

鍾苞麻花頭 Serratula cupuliformis Nakai et Kitag.

羽裂麻花頭 Serratula dissecta Ldb.

密毛麻花頭 Serratula dshungarica Iljin

滇麻花頭 Serratula forrestii Iljin

無莖麻花頭 Serratula lyratifolia Schrenk

薄葉麻花頭 Serratula marginata Taush.

多花麻花頭 Serratula polycephala Iljin

歪斜麻花頭 Serratula procumbens Rgl.

新疆麻花頭 Serratula rugosa Iljin

縊苞麻花頭 Serratula strangulata Iljin

木根麻花頭 Serratula suffruticosa Schrenk

麻花頭主要價值

麻花頭早春返青後的基生葉片,牛,馬,羊均喜食。隨着植株的生長,其他優良牧草的增多,其適口性逐漸下降,到夏季放牧時家畜基本不採食。秋季刈割調製乾草後,各種家畜均喜食。冬季放牧時各種家畜均採食。從化學成分看,粗蛋白質含量中等,粗脂肪含量較低,無氮浸出物較豐富(表82)。屬中等牧草。由於麻花頭的花大美麗,可作觀賞植物,引朴栽培。

【性狀】性狀鑑別 根呈圓柱形,稍扭貢,末揣稍細,長5-15cm,直徑0.5-1cm;表面灰黃色或淺灰色,有縱皺紋或縱溝,並有少數鬚根痕;質脆,易折斷,斷面淺棕色或灰白色。味淡微苦。

根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皮層較寬,內層層明顯,其內、外側或同列細胞中有稀疏輪狀排列的樹脂管;木質部近形成層處導管較多,半伴有少數纖維,內側導管成單行排列,木薄壁組織中也有少數樹脂管散在。

【化學成分】本品根含昆早變太激素蛻皮甾酮(ecdys-terone)。

【藥理作用】廣東升麻對兔、大鼠之食物性高膽固醇血症具有降膽固醇作用。

【性味】味辛;苦;微寒

【功能主治】散風秀疹;清熱解毒;昇陽舉陷。主風熱頭痛;麻疹透發不暢;斑疹;肺熱咳喘;咽喉腫痛;胃火牙痛;久瀉脫肛;子宮脫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