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鋼筆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鋼筆畫以普通鋼筆或特製的金屬筆灌注或蘸取墨水繪製成的畫,屬於獨立的畫種。

簡介

鋼筆畫概念

又分為寫實鋼筆畫,彩色鋼筆畫,鋼筆淡彩畫,設計類鋼筆畫等不同種類,所有筆尖有粗、細、扁、圓等多種,不同的筆尖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通過單色線條的變化和由線條的輕重疏密組成的灰白調子來表現物象的。西方有許多精於鋼筆畫創作的畫家。在中國則屬新畫種,尚處於發展當中。*[1]

鋼筆畫歷史

19世紀未,鋼筆畫已發展為獨立的畫種,是一種具有獨特表現力的繪畫藝術,上世紀30年代它又被用到了報紙插畫漫畫上,這個時候的鋼筆分成了很多種類,包括使用各種堅而韌的筆尖在紙上繪畫,因而又稱「硬筆畫」,並從繪畫工具上更有別於鉛筆和毛筆了。 新興的鋼筆畫,已經成為了藝術市場上的一個響噹噹的畫種了。這時候鋼筆畫的門類劇增,就普及面來說的話,共包括兩個領域,第一是因事物而需要畫的鋼筆畫,如建築手繪,文字插圖畫,漫畫等。二是以原創作品來定位的藝術品,如寫意鋼筆畫,精細鋼筆畫和寫生鋼筆畫等。 寫意鋼筆畫,一般運用線條繪在紙上。精細鋼筆畫則需要畫出一系列緊密並列的影線或交叉平行線,來增強立體感。還有一些鋼筆畫,則僅用鋼筆勾畫人物或風景的輪廓就可以了。*[2]

鋼筆畫畫法

線條畫法

線條畫法又稱線描,它是既古老也是最現代的描寫形式。在表現手法上捨去或削弱光影、明暗等對物象所造成複雜的關係,用線條表現物象與空間的交接邊緣(外輪廓)、用線條表現這一面與那一面過渡或銜接(稱內輪廓)。做到細心觀察和體驗,注意線條的來龍去脈,看它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兩線怎樣相交、怎樣銜接以及上下、左右、前後關係。 通過運筆快慢、順逆、頓挫、圓轉、方折,準確地表現出來。表現物象的質感也是靠運筆的控制來達到。如運筆平穩,線條光潔,稱實線,表示質地堅硬;運筆細而快,線條疏鬆,稱虛線,表示質地輕軟;運筆轉折圓柔,表示軟;運筆快而流暢,表示活潑;運筆慢而頓挫,表示穩固;運筆平穩、粗細均勻,表示嚴謹。線條畫法除了要注意運筆方法外,還要研究線條的組織方法。獨線不成形,一條線畫得再好只不過是條漂亮的線,不能反映任何形象,幾條線在一起就應分清哪些是主要的,應該強化;哪些是偶然的,可以捨棄;有些雖是主要的,但從畫面整體考慮可以減弱,使畫面在線條分布方面有疏密變化,在物象與空間、形狀與面積方面有大小對比。線條疏密組織方法沒有一定程式,離開了描寫對象的形體和切身感受,單純從方法上尋找,不會得到滿意的答案。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說「……要感覺到筆隨形轉這一原則多麼永恆、常用常新。」

明暗畫法

三大面五調子是明暗變化的規律,由於各畫種及其使用工具材料的差異,表現這一規律深入程度必然有所不同,尤其鋼筆畫遠不如鉛筆畫、木炭畫可以自由表現細膩的明暗層次,因此必須掌握概括的處理方法。

1-明度遞減白紙的亮度遠遠不及光源亮度,然而確可以魔術般地描繪出強烈的光感。這就是明度遞減所產生的效果。如物體受光後產生受光面、灰面、和背光面,它們之間色調比例級差的關係為10:40:20;用鉛筆、木炭筆描繪時可表現為5:20:10的色調比例級差範圍;然而用鋼筆表現只能達到2:8:4的色調級差程度,這在繪畫中稱明度遞減,關係不變。鋼筆畫亦不例外。所謂看關係、畫關係就是指的這個涵義,明度遞減法對於色彩畫同樣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2-樹立色平面觀念。 明度遞減作為明暗造型的觀察方法,普遍適用於各畫種。然而,用這方法去指導實踐時還要樹立色平面觀念。即將實際所見的豐富明暗漸變,經歸納概括為幾個不同明度的平面層,該平面層稱色平面。通常分三個區域:

  • 高明度的亮色平面區。凡與高明度相近的均歸納在此區域(一般指受光部)。
  • 中明度的亮色平面區。凡與中明度相近均歸納在此區域(一般指灰面)。
  • 低明度的深色平面區。凡與低明度相近的均歸納在此區域(一般指背光部和投影)。

3-突出重點,分辨虛實。作畫最忌沒有重點,不分虛實,處處詳盡周到。因此,畫前應明確你所感受到的對象美體現在哪裡,並以此確定趣味中心(又可稱表現中心或吸引中心),並把描寫形式和方法都圍繞這一中心。通常有如下三種處理方法:

  • 趣味中心放在受光部。運用增加亮色平面層次,減少灰色和深色平面層次。
  • 趣味中心放在背光部。運用增加深色平面層次,減少灰色和亮色平面層次(亮色平面可以用留白來表現)。
  • 趣味中心放在中間灰調。運用增加灰色平面層次,減少深色平面和亮色平面層次(亮色平面可以留白)。

綜合畫法

在線條和明暗畫法的基礎上可以產生一種綜合畫法,大多數的鋼筆畫均採用此法。即在畫面上以線條為主稍加明暗襯托,或以明暗為主加線條勾勒,故此法又稱為線面結合的畫法。這種畫法能各避其短而揚其所長,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自由性,因此應用十分廣泛。具體應用時應將線面同步或交替進行,以免結合生硬。畫家必須重視技法的修煉,但不要為技法而技法。*[3]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