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鑽天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鑽天楊
zuan tian yang

中文學名:鑽天楊

拉丁學名:Populus nigra var. italica (Moench) Koehne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楊柳目

科:楊柳科

屬:楊屬

鑽天楊[1],學名Populus nigra var. italica (Moench) Koehne,別名美楊、美國白楊,原產意大利國家,廣植歐、亞、美洲。

樹皮暗灰褐色,老時溝裂;芽長卵形,先端長漸尖,淡紅色,富粘質。

樹冠圓柱狀,樹形高聳挺拔,姿態優美;可叢植、列植於草坪、廣場、學校、醫院等地。還可營造防護林。樹皮可入藥用來治感冒、風濕疼痛、腳氣腫、燒燙傷等有比較好的功效。

形態特徵

喬木,高30米;樹冠闊橢圓形。樹皮暗灰色,老時溝裂,黑褐色;樹冠圓柱形。側枝成20-30度角開展,小枝圓形,光滑,黃褐色或淡黃褐色,嫩枝有時疏生短柔毛。芽長卵形, 先端長漸尖,富粘質,赤褐色,花芽先端向外彎曲。長枝葉扁三角形,通常寬大於長,長約7.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截形或闊楔形,邊緣鈍圓鋸齒;短枝葉菱狀三角形,或菱狀卵圓形,長5-10厘米,寬4-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 葉柄上部微扁,長2-4.5厘米,頂端無腺點。葉柄略等於或長於葉片,側扁,無毛。雄花序長5-6厘米,花序軸無毛,苞片膜質,淡褐色,長3-4毫米,頂端有線條狀的尖銳裂片; 雄蕊15-30,雌花序長10-15厘米。蒴果2瓣裂,先端尖,果柄細長。花葯紫紅色;子房卵圓形,有柄,無毛,柱頭2枚。果序長5-10厘米,果序軸無毛,蒴果卵圓形,有柄,長5-7毫米,寬3-4毫米,2瓣裂。花期4-5月,果期6月。

分布範圍

原產意大利,廣植歐、亞、美洲。中國長江、黃河流域各地廣為栽培,西北(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華北(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地區最適生。北美、歐洲、高加索、地中海、西亞及中亞等地區均有栽培。

生長習性

喜光,耐寒、耐乾冷氣候,濕熱氣候多病蟲害。稍耐鹽鹼和水濕,忌低洼積水及土壤乾燥粘重。抗病蟲害能力較差。生長壽命不長。

栽培技術

播種繁殖

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播種能否成功。

1、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

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

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5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扦插

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1、扦插枝條的選擇

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2、扦插後的管理

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於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壓條繁殖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後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紮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後生根。生根後,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日常管理

移栽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鑽天楊枝條緊湊,樹幹不端直,影響樹冠的通風,常生木瘤,萌枝葉枯乾不落,因此易滋生病蟲害,因此在種植時要對過密枝和乾枯枝進行修剪,保證樹冠通風。

濕度

喜歡略微濕潤至乾爽的氣候環境。耐寒。夏季高溫期,不能忍受悶熱,否則會進入半休眠狀態,生長受到阻礙。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0℃。

光照

喜歡半蔭環境,在陽光強烈、悶熱的環境下生長不良。

肥水管理

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複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修剪

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後,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

視頻

孝子「董永」故里的鑽天楊與墩地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