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錯檢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錯檢率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錯檢率是錯檢數量和檢驗總數量的比值。即將不合格品錯檢為合格品(可能導致不合格品的非預期使用和交付),或者將合格品錯檢為不合格品(可能致成本的增加)。錯檢率是質量管理常用術語。

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產品的質量指標符合有關的標準和要求。按照產品質量法規定,作為合格產品。不合格品又稱不良品,是指不符合產品品質標準或訂貨合同規定的技術要求的產品。不合格品按其不合格的程度可分為:廢品、次品、回用品、返修品或主要、次要、致命缺陷等。

不合格品經過評審後則要對其進行處理,不同的不合格品的處理方法是不同的。在處理不合格品時可採用以下幾種方式:

一、條件收貨(AOD)

在不合格品經局部修整後,可接受或直接使用時,且不會影響產品的最終性能,在品質上可視為允收品範圍內。對此類產品的接受,也稱為「讓步接受」或「偏差接受「當該批來貨被特許進廠後,IQC應在該批來貨上作「特采」標記,並將驗貨佶息傳遞給來貨使用部門和該部門的PQC,以各相關部門作出應對行動。

二、揀用或選用

對於來貨基本合格,但其中存在一定數量的不合格品時,在入倉前或使用前,由工廠安排人力將不合格品剔除掉,然後再將來貨入倉或投人生產的過程,稱之為「來貨揀用或選用」。如果該批來貨未經挑選,即投入生產中使用,由使用部門邊挑選邊做貨,則稱之為「挑選性收貨」。

三、返工與返修

返工、返修是指對不合格品的重新加工和修理,使產品品質達到規定要求。QC部門在對返工、返修作業進行管制時,主要應控制以下幾方面工作:

(1)掌捤好品質允收標準,並向返工與返修人員闡明品質要求要點;

(2)在制品品質檢驗與試驗的方法;

(3)記錄返工品的品名規格、數量;

(4)對返工品進行重檢。

四、退貨

因來貨品質不合格,經QC鑑定後,將來貨退回發貨部門的行為。不論被退的貨物是自製還是外購進廠,OC在作出退貨決定前,都應作如下考慮:

(1)來貨否按其他方式被接受,如挑選、返修。

(2)所退的貨物造否為產品的重要部(分;若被使用,對產品的最終品質是否造成嚴重影響。

(3)若進行退貨是否造成生產線停工待料。如來貨被強行使用會造成重大品質隱患,則一定要退貨。

五、報廢

QC部門在作出物料報廢前,應做如下考量:

(1)若進行報廢,足否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2)是整體報廢,還是部分報廢;產品的組件可否拆卸下來轉作其他產品用。

(3)批量進行報廢時,應注意報廢批中,是否能檢出部門允收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