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安大戲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安大戲院》,是聞名遐邇的老字號劇場,始建於1937年。原址位於北京西單繁華商業街;新戲院於1996年9月重張開業,遷至東長安街北側光華長安大廈內,交通極為便利。

是古典民族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其設計裝潢具有典型的明、清風格。長安大戲院以上演經典劇目為主,尤其是以京劇為代表的各種藝術形式的演出。

簡介

長安大戲院建於1937年,新址位於東長安街北側光華長安大廈內,是北京長安街上高檔、豪華、舒適的現代化劇場。該劇院是古典風格與現代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深具明清風格,大廳內配以雅致的紅木桌,舒適的軟椅,再加上「手繪嬰戲園」茶具,清宮食點可使觀眾仿佛置身於明清時代的戲園[1]。古樸典雅的觀眾廳,可同時容納800餘人觀看演出;廳內還設有豪華的貴賓席。戲院擁有先進的舞台設施和精良的劇場設備,可升降旋轉的舞台、伸縮自如的樂池、電腦控制的燈光音響等,可以適宜不同形式的演出。

發展

1996年9月在長安街東邊重新開張。解放前北京沒有話劇團專用的劇場,而長安大戲院在同行業中,是上演話劇最多的劇場。名劇《日出》、《賽金花》、《茶花女》、《復活》、《秋海棠》等話劇都在這裡演出過。著名演員白楊張瑞芳舒繡文、李景波、項鯤、謝添等,都曾在這裡登台獻藝。從前著名演員,幾能掛頭牌有號召力的,全都自成班社,很少與其它劇團同台演出。長安大戲院主辦多次營業性合作演出,如1943年8月的一個晚場演出的合作戲,就有李多奎的《釣金龜》,肖長華、葉盛蘭的《連升三級》,孫毓鯤、侯喜瑞等的《連環套》,尚小雲、奚嘯伯、姜妙香等合演的《御碑亭》中的折子戲,大軸是譚富英、金少山、張君秋合演的《二進宮》,深受廣大聽眾的歡迎。

解放後1950年夏季,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首長在這裡欣賞了李少春、葉盛章演的《三岔口》,梅蘭芳、劉連榮的《霸王別姬》,長安大戲院獲此殊榮,名大增。

特色

在長安大戲院的歷史中,展現了許多不同流派的劇目和許多京劇表演藝術家,如: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等人的藝術風采。

長安大戲院的一個最大特色,在於為了讓異域的旅遊者能理解、欣賞京劇[2],長安大戲院與京劇院等演出單位聯手合作,編排樂更適合旅遊者觀看的整台旅遊京劇。這些都是經過編劇、導演精心編排的,它儘可能的包容了京劇藝術的各個行當,但又讓觀眾能看懂。而且有與演唱同步的中英文字幕,使觀眾對劇情有充分地了解。長安大戲院晚場的旅遊京劇專場,每天都有,天天都是京城的京劇一景。

視頻

長安大戲院 相關視頻

長安大戲院少年京劇專場演出開幕在即
走進長安大戲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