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問鼎中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問鼎中原

中 文 名  : 問鼎中原

注       音 :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出       自 :   《左傳》

問鼎中原:在我國古代歷史文化中,當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候,各路諸侯常常會說一句「問鼎中原」[1]或「逐鹿中原」,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來比喻有私心,想占據所有,企圖奪取天下。

成語釋義

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在上古時期鼎亦是刑具,用於烹人[2],即釋義統治者的生殺大權。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或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成語出處

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3],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

成語例句

張作霖野心勃勃,欲稱霸東北,問鼎中原。[4]

典故出處

【鼎的典故】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九州乃豫州、翼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雍州、幽州

九鼎冀鼎兗鼎青鼎徐鼎揚鼎荊鼎豫鼎梁鼎雍鼎.

出自《左傳》[5]魯宣公三年(公元前六零六年),楚子(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今河南省洛陽市),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遷於商,載祀(祀,年也)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音邪)昬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音致)止。成王定鼎於郟鄏(今洛陽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並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旅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的首府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莊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鈎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面對雄視北方的莊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製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莊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

【典故】夏朝經歷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無道亡國,九鼎為成湯所得,成湯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經歷550多年,到前1046年,紂王暴虐亡國,九鼎為姬發所得,姬發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莊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義,到周王室去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結果在周大臣王孫滿那裡碰了一個軟釘子。王孫滿說:「統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6]」莊王很不服氣地說:「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國有的是銅,我們只要折斷戈戟的刃尖,就足夠做九鼎了。」王孫滿說:「大王您別忘了,當初夏禹是因為有德,天下諸侯都擁戴他,各地才貢獻銅材,啟才能鑄成九鼎以象萬物。後來夏桀昏亂,鼎就轉移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轉移給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重得難以轉移;如果天子無德,鼎雖大卻是輕而易動。周朝的國運還未完,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莊王無話可說。從此以後,人們就將企圖奪取政權稱為「問鼎」。

視頻

問鼎中原相關視頻

問鼎中原這個成語的故事是怎樣的
春秋五霸之楚莊王問鼎中原

參考資料

  1. 成語問鼎中原是在講誰的故事 問鼎中原的故事介紹,趣歷史,2016-11-22
  2. 刀鋸鼎鑊,詞典網
  3. 傳說中夏禹鑄造的九鼎在哪裡,5068兒童網
  4. 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首次問鼎中原失敗,奧秘歷史,2019-09-22
  5. 左傳,古詩文網
  6. 奇妙的漢字——鼎,個人圖書館,2016-04-29,老驥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