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達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達燦
出生 1962年7月
廣東陽江
國籍 中國
職業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知名於 擅 長: 擅長過敏性皮膚病(如特應性皮炎、濕疹、蕁麻疹、藥疹)、脫髮、紅斑狼瘡、性病、痤瘡及其它各種皮膚疑難雜病,尤其在特應性皮炎的中西醫診療方面有深入研究。
知名作品 《中醫雜誌》
《皮膚性病專科中醫臨床診治》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陳達燦[1] 現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一直從事皮膚性病學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主攻中醫皮膚病性病,尤其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和變態反應性皮膚病,近5年,先後在《中醫雜誌》、《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等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並有論文參加國際會議交流。主編《皮膚性病專科中醫臨床診治》、《中醫皮膚病臨床精粹》,副主編《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參編《中醫外科學》、《常見皮膚病性病現代治療學》、《皮膚性病中醫治療全書》等6部專著。主持各級科研課題7項(其中省部級以上課題4項),參與課題10項。獲成果8項(其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基礎研究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兼性病學組組長,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 主攻,皮膚病性病

簡介

1984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一直在廣東省中醫院從事臨床、教學、科研等工作。1985年至1986年期間在中山醫科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進修;1992年晉升為主治醫生,1995年擔任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職務,1997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並擔任副院長一職,1988年獲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2002年獲主任醫師職稱,2003年獲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一直以來從事皮膚病學醫療工作,有較深學術造詣,尤其對過敏性皮膚病(如蕁麻疹、濕疹、異位性皮炎)、脫髮、濕疹等病進行了較深的研究。由於業績顯著,曾多次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表彰。多年來撰寫了100多篇論文在各級雜誌上發表,培養博士研究生10人,碩士研究生14人。

學術任職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皮膚科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文章

近年來發表文章選錄: 1.尿路清合劑治療Uu感染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臨床研究,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16(1):24-25(第一作者)

2.尿路清對解脲支原體國際標準株和臨床耐藥菌株的抑菌作用,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18(3):237-239(第一作者)

3.SLE中醫藥療效評價與生存質量研究,中醫藥學刊,2005,23(9):1596-1597(第二作者)

4.中藥尿路清合劑體外抗沙眼衣原體活性研究,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05,19(4):224-225(第二作者)

5.近5年中醫藥治療濕疹的臨床研究進展,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2(3):250-253(第二作者)

6.尿路清治療解脲支原體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臨床研究,新中醫,2005,38(8):44-45(第二作者)

7.陳達燦教授運用玉屏風散治療疑難皮膚病經驗介紹,新中醫,2005,37(2):15-16(第二作者)

8.養陰抗毒散對X線照射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響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5,29(4):52-53,60(第二作者)

9.系統性硬皮病中醫藥研究述評,中醫雜誌,2005,46(2):148-149(第二作者)

10.中醫藥治療斑禿研究進展,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4,13(20):2788-2790(第二作者)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陳達燦:做院長要慎之又慎

見到陳達燦院長時他正在一邊安排人工作一邊撥電話,我打了個招呼說明來意,他立馬安排同事帶我去接待室坐了下來,到了約定時間準時出現,一臉微笑地急匆匆走進來,浮在我腦海中的第一個詞就是「謙和」。似乎接觸過的中醫專家都是溫溫和和的,不知道這與中醫藥文化是否有一定的關係,陳達燦院長也不是走「強硬」路線的,跟那些少壯派的鐵腕院長完全不同,威嚴藏在親和之中,專業隱在隨和之下。這就是我對這位全國門診量最高的醫院掌門人的第一印象。

談專業 笑稱自己是「膚淺的皮毛醫生」

說起自己的專業,陳達燦院長笑稱自己是「膚淺的醫生」,是「皮毛醫生」,因為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又是最直觀的,皮膚科醫生可不就是研究這「膚淺的皮毛問題」。皮膚的問題雖然表現在外面,但其實是機體內部變化的表現,所以從治療角度講,內外兼治才有效。陳達燦院長表示,中醫藥在治療皮膚病方面是有特色的,療效也是公認的,近些年,中西醫在這方面的交流也越來越多,他現在就在做「特應性皮炎」(又稱異位性皮炎)的研究,也承擔了國家和廣東省的重要課題,陳達燦院長希望帶領他的團隊能在這個常見的疑難病治療領域取得一些突破,目前中醫藥治療手段的效果是不錯的,他希望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開發新藥,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陳達燦院長說,1984年從廣州中醫學院畢業就到了皮膚科,28年來,他一直以來的宗旨就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一個好醫生,即便現在走上管理崗位,也要保證每周的兩個專家門診,保證跟一線醫護人員的業務交流,平時管理工作太多,就把周末拿出來做學術。陳達燦院長說,醫生沒有所謂的「八小時工作制」概念,確實是個很苦的職業,而且由於患者個體差異、未知因素以及客觀條件的限制,醫生有時面對疾病真的是束手無策,顯得很無力很焦慮,再加上患者的不理解,醫生也會有很多委屈。但是能幫到人的時候,又很容易就收穫快樂,病人的痊癒就是對醫生最大的獎賞。

談管理 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不矛盾 此長彼長

陳達燦院長像很多其他有行政職務的專家一樣,對那些頻繁而又不得不出席的會議很無奈,每周在醫院的工作時間除了周二的門診,基本都是以管理工作為主。他說他更喜歡做醫生,相對簡單也規律。陳達燦院長每天早上要安排一個部門的碰頭會,周一行政、周二醫務、周三後勤……有問題當場解決,這已經是省中醫院的老傳統了,餘下的時間有時要查房,有時要做接待,還有很多的會議要主持、要出席,用他自己的話說「管理工作沒有什麼規律」,經常有很多臨時出現的問題需要處理。最規律的可能就是每個周二了,早上職能部門例會,然後院長行政會,一般要開到1點多,簡單吃個盒飯就開始下午和晚上的兩個門診了,一直到晚上9點多,中間的休息也只是6點多的時候又吃了一個盒飯當晚餐。

廣東省中醫院的門診量已經十多年保持全國第一的位置,去年達到630萬人次,今年上半年也在以12%左右的速度增長,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患者都慕名前來就醫,其他反映醫院的主要業務指標也都居於全國同行前列;醫院的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五間三家醫院、三個分門診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研修院也先後落戶該院;此外,醫院還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遴選為重點研究慢性腎臟病的中醫臨床研究基地;被衛生部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成為全國範圍內入選的99家醫院中僅有的兩家中醫醫院之一,也是廣東唯一一家入選的中醫院;醫院的檢驗科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IEC17025、15189醫學/標準實驗室認證的科室,檢驗結果可以為國際公認等等,這些都是值得驕傲的事,但也是陳院長的壓力所在:如何在這個良好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如何能用有限的資源為這麼多的患者提供更流暢的服務?如何進一步深化專科的中醫特色與優勢,促進臨床療效的提高?陳院長和他的團隊花了不少心思。陳院長說他們優化、改造服務流程,利用信息系統,開展預約掛號,使患者不但可以在門診的掛號處掛號,還能通過醫院的自助機、網絡、電話以及診間預約掛號,這樣可以很好地緩解醫院的門診壓力,也節約病人的就醫時間。他們秉着「中醫水平站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探索構建人類最完美醫學」的宗旨,孜孜以求,勇攀醫學高峰。陳院長笑言:為抓好專科專病建設,推動中醫藥臨床療效的提高,醫院實施了「名院、名科、名醫、名藥」的四名工程,要求「院有專科,科有專藥,人有專才」。經過多年的建設,醫院從沒有一個省級以上臨床重點專科發展到擁有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專科)25個;從沒有任何級別的重點實驗室、研究室基地,發展到有國家級基地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室7個;如今包括腦病科、心血管科、腎病科、皮膚病科、婦產科、骨傷科、中醫急診科、乳腺科、肺病科、脾胃病科、耳鼻喉科、腫瘤科、肝病科、兒科、外科、內分泌科、眼科、針灸科、重症醫學科等在內的多個專科都已經成為醫院的拳頭專科;醫院還組建了「中醫經典臨床應用研究基地」,通過綜合運用經典古籍、名老中醫和本院臨床多方面的寶貴經驗,着力探索中醫藥在應對急、危、重患者的臨床優勢,收到了顯著成效;為了發揮治未病在「中醫藥在預防保健」中的作用,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治未病中心;為更好地圍繞病人開展中醫綜合治療一體化的服務,建立了傳統療法中心,引進運用全國各地安全有效的中醫特色療法與適宜技術,採用跟師的方法使其在醫院落地生根,並加以研究和提高,為臨床各個科室開展綜合中醫特色療法的提供支撐。

採訪中,有一點令小編很是驚訝,省中醫院一共4000多名員工,行政管理人員卻不到6%,其他主要都是一線的醫護和科研人員,陳達燦院長說:「我們就是希望把有限的編制都用到直接服務患者的崗位上去。」

對於醫院運營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個矛盾」的問題,陳達燦院長認為這是個誤解,兩者只是表面衝突,其實並不矛盾。作為公立醫院,這兩者都是需要考慮的,經濟效益是維持醫院正常運作的前提,而醫院的公益性更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摒棄的,兩者一旦衝突,社會效益更重要,絕對不能損害病人的利益。陳達燦院長覺得只要擺正關係,這兩者並不對立,處理得好還能相輔相成,社會效益好,患者自然就多。所以在一些大災大難到來時,在一些公益項目有需要時,省中醫院都積極主動地參與。

陳達燦院長說,在其位謀其政,相對於醫生角色,院長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環境更為複雜,需要慎之又慎,而醫生相對單純些,看好了病就有成就感,工作也相對有規律,重要的是有良好的醫德、醫術。院長要考慮醫院的長遠發展,要思考如何創新才能應對政策、環境的變化,儘管省中醫院在規模、管理和建設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基礎,目前狀況也是歷史最好的,但這不代表永遠好,可持續發展是院長的重要課題。陳達燦院長還說,醫德、醫風、醫術永遠都是醫院必須重視的工作,不管周圍環境如何變化,這個工作都要堅持不懈地抓起來。

談中醫 信息技術使名中醫年輕化 有利於中醫的傳承

中醫歷史這麼久遠,很多人擔心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中醫這種帶着一點神秘色彩的培養機制會因此退出歷史舞台,陳院長說,剛好相反,信息技術也為中醫帶來更多的發展。中醫的成長需要積累,因為中醫理論需要通過實踐和自身體會才能真正有用,這個過程很多時候需要悟性,需要較高的綜合素質。過去,信息的閉塞、門派之間的偏見讓這個周期更長,讓大眾有了「名中醫一定是老中醫」的偏見,來中醫院看病,病人也更傾向選那些資格老、名氣大的老專家。陳達燦院長說現在這方面的情況好很多,省中醫很多備受患者追捧的「名醫」都是中青年骨幹,很多專家年紀並不會很大,信息技術的發展在這方面也是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們可以將中醫很多隱形的知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其顯性化,這樣不僅利於中醫的傳承,也利於中醫的創新;另一方面,我們特別重視師承工作,打破了以往的那種門派偏見,省中醫院在全國範圍內聘請知名老中醫來醫院帶徒,培養年輕骨幹,其中有很多名老中醫是「國醫大師」,這種「名師帶徒」的後續教育很有成效,很多學生都已經成長起來,成為病人掛號時的「秒殺」對象。

談健康 不主張宣傳「中醫藥無毒副作用」

中醫治未病的主張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但是也有些人有一些錯誤的認識,認為中醫藥沒有毒副作用,於是就當起了大夫,自己抓點中藥,煲個涼茶煮個藥膳的來吃。陳達燦院長提醒大家,這樣是不太合適的,中醫藥的毒副作用相對較少,但是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應該要結合個體的辨證來用藥,否則不但達不到治未病的效果,還可能把身體調理壞了。

陳達燦院長說,健康應該得到全民的重視,自己的健康自己要負責,良好的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習慣以及平和的心態,都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像基因這樣的定量因素我們不用過多去糾結,但是生活習慣等這些變量我們是可以自己決定的,多了解健康知識,尤其是通過正規的途徑了解正確的健康知識特別重要,有需要時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指導,不要自己給自己看病。

視頻

陳達燦《白癜風的中醫辨證》合肥北大白癜風醫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