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集體行動的邏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集體行動的邏輯

《集體行動的邏輯》是1995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曼瑟爾·奧爾森

基本內容

書名:集體行動的邏輯

譯者:陳郁 等譯

頁數:22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裝幀: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 >> 哲學 >> 哲學理論

作者:(美)奧爾森

ISBN:9787208019713

定價:¥18.00

出版時間:1995-4-1

開本:16

圖書介紹

本書是曼瑟爾·奧爾森的代表作之一,另外一本是《國家興衰探源》。諾斯認為公共選擇理論起源於本書、布坎南與塔洛克的《同意的計算》、安東尼·唐斯《民主的經濟理論》這三部公共選擇文獻的經典著作。該書1993年獲得美國管理學會頒發的「最持久貢獻著作獎」,1995年獲得美國政治學會頒發的「里昂·愛潑斯坦獎」。本書適合於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領域的各類研究人員使用。

推薦

如果你想對利益集團理論有深刻的理解,那麼這本書無論如何是必須一讀書。《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1993年獲得美國管理學會頒發的「最持久貢獻著作獎」,1995年獲得美國政治學會頒發的「里昂·愛潑斯坦獎」。本書適合於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領域的各類研究人員使用。

內容簡介

自本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來,現代經濟學中興盛、發展起來了一門新的分支--公共選擇理論,它研究的是傳統經濟學不予關心的非市場決策問題。傳統經濟學之所以不研究這類問題,無非是認為,諸如此類的決策和行動由於是由非市場因素決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經濟學有關行為的傳統假定。可現代經濟學的拓展和進步恰恰證明了:非市場題並不意味着不能用經濟學的方法來研究。相反,公共選擇理論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牢牢扣住了「經濟人」這個最基本的行為假定,認為除了參與私人經濟部門活動的人之外,公共活動的參與者也受制與此,都有使自己行為最大化的傾向,無行為主體的所謂的公共利益是不存在的。現在,公共選擇理論不僅在經濟學術界獨立門戶、自成一派,滲透到對社會、經濟、政治生活各個方面的研究中去,而且國外許多學者也用之來分析計劃經濟的形成、演變及其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日益受到我國學術界的熱情關注。奧爾森教授撰寫的這本《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則是公共選擇理論的奠基之作。

第1章對集團和組織行為的某些方面作了邏輯的理論的解釋。第2章考察了對不同規模的集團進行分析的含義,並得出在許多情況下小集團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這一結論。第3章考察了贊成工會的論點的含義,並得出以下結論:某一形式的強制性會員制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工會是生死攸關的。第4章運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對馬克思的社會階級理論進行考察並對其他一些經濟學家提出的國家理論進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闡述的邏輯對許多政治學家使用的「集團理論」進行分析,並證明對這一理論的通常理解在邏輯上是矛盾的。最後一章提出了一個與第1章概述的邏輯關係相一致的新的壓力集團理論。這一理論說明大的壓力集團組織的會員制度和力量並不是遊說疏通活動的結果,而是它們其他活動的副產品。

作者簡介

曼瑟爾·奧爾森(Mancur Olson)[美]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馬里蘭大學經濟學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戰時短缺經濟學》(1963)、《集體行動的邏輯》(1965)、《一份準備中的社會報告》(1969)、《沒有增長的社會》(1974)、《健康護理經濟學新方法》(1982)、《國家興衰探源》(1982)和《權力與繁榮》(2000)。

目錄導論

集團和組織理論

1.組織的目的

2.公共物品和大集團

3.傳統的集團理論

4.小集團

5.「排外」集團和「相容」集團

6.集團的分類

集團規模和集團

1.小集團的凝聚力和有效性

2.傳統理念的問題

3.社會激勵和理性行為

工會和經濟自由

1.工會中的強制

2.工會增長:理論和實踐

3.潛在集團中的封閉式工公(closed shop)和經濟自由

4.潛在集團中的政府干預和經濟自由

國家和階級的正統理論

1.學家的國家理論

2.馬克思的國家和階級理論

3.馬克思理論的邏輯

壓力集團的正統理論

1.壓力集團的哲學觀

2.制度經濟學和壓力集團--約翰·R.康芒斯

3.現代壓力集團理論--本特利,杜魯門,拉瑟姆

4.集團理論的邏輯

「副產品」和「特殊利益」理論

1.大型壓力集團的「副產品」理論

2.勞工遊說疏通團體

3.腦力職業者遊說疏通團體

4.「特殊利益」理論和商界遊說疏通團體

5.政府對政治壓力的促進

6.農場合作社和農場遊說疏通團體

7.「非經濟」遊說疏通團體

8.「被遺忘的集團」——忍氣吞聲的集團

附錄(1917年新增)

英漢人名對照表

媒體評論

奧爾森學術思想介紹

奧爾森的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目前有超過十種語言的譯本, 1993年獲美國管理學會頒發的「最持久貢獻著作獎」,1995年獲得美國政治學會頒發的「里昂·愛潑斯坦獎」。

但公共選擇理論奠基者奧爾森教授卻發現,這個假設不能很好地解釋和預測集體行動的結果,許多合乎集體利益的集體行動並沒有發生。相反,個人自發的自利行為往往導致對集體不利、甚至極其有害的結果。如果我們問:「三個和尚究竟有沒有水喝?」奧爾森會答道:一般來說,三個和尚沒水喝。但若三個和尚「不對稱」,或存在「選擇性激勵」,那麼三個和尚很可能有水喝。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曼瑟爾·奧爾森教授(Mancur Olson)作為公共選擇理論的主要奠基者,無疑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其學術貢獻遠遠超越經濟學範圍,對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都產生重大作用。

奧爾森於1998年2月19日在辦公室門外心臟病突發去世。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羅伯特·梭羅(Robert Solow)聽到這個不幸消息時說:「我們大多數人都相當類似,認識其中一個就等於認識了全部。但門瑟不同,他別具一格。這使我們更加懷念他。」

奧爾森最獨特之處,在於他對研究集體行動問題的執著。他一生專門研究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個人的理性行為往往無法產生集體或社會的理性結果?奧爾森看到的是亞當·斯密所推崇的「看不見的手」的失靈。

奧爾森有三部代表作:《集體行動的邏輯》(1965年),《國家的興衰》(1982年),以及他猝然逝世前剛完成的《權力與繁榮》(2000年)。本文先介紹《集體行動的邏輯》這部著作中的主要觀點。

「看不見之手」失靈了

《集體行動的邏輯》出版之前,社會科學家往往假設:一個具有共同利益的群體,一定會為實現這個共同利益採取集體行動。譬如,住在同一座樓里的鄰居會提供公共通道的照明燈;同一社區的人會保持公共環境衛生;持有同一公司股票的人會齊心協力扶持該股票的價格;消費者會組織起來與售賣偽劣產品的商家鬥爭;同一國家的國民會支援本國貨幣的堅挺;全世界無產者會聯合起來反對資本家的剝削。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奧爾森發現,這個貌似合理的假設並不能很好地解釋和預測集體行動的結果,許多合乎集體利益的集體行動並沒有發生。相反地,個人自發的自利行為往往導致對集體不利、甚至產生極其有害的結果。

集體行動的搭便車行為

「看不見的手」為什麼會失靈?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大家的理想為什麼常常無法實現?原來,集體行動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體的成員都能從中受益,包括那些沒有分擔集體行動成本的成員。例如,由於罷工的勝利,工人獲得加薪,這對所有工人都有好處。但那些參加罷工的工人卻承擔了所有風險和成本。這種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結構導致搭便車的行為。「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就是搭便車者的祖師爺。南郭先生不會吹竽,卻混進了宮廷樂隊。雖然他實際上沒有參加樂隊合奏這個「集體行動」,但他表演時毫不費力的裝模作樣仍然使他得以分享國王獎賞這個「集體行動」的成果。[1]

參考文獻

  1. 集體行動的邏輯及其困境道客巴巴網,201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