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雷興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雷興山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
出生 1968年7月
河南南陽
國籍 中國
母校 北京大學
知名作品 《論秦國鐵器普及化與關中地區戰國時期鐵器流通模式》

雷興山,男,1968年7月生,河南南陽人,。考古學家[1]中共黨員,1993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專業研究生畢業,歷史學博士教授,2017年7月至今,先後擔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2]、院長。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3]

研究方向

夏商周考古。

個人簡歷

1990年7月畢業於鄭州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3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獲碩士學位。

2002年12月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獲博士學位。

自1993年7月至今,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任教,現為教授。

學術論著

《駐馬店楊莊--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遺存與環境信息》(主要執筆者之一。科學出版社,1998年)。

《試論西周燕文化中的殷遺民文化因素》(合作。《北京文博》1997年4期)。

《蔡家河、園子坪等遺址的發掘與碾子坡類遺存分析》(《考古學研究〔四〕,科學出版社,2000年)

《周原遺址商周時期聚落分區方法芻論》(《李下蹊華--慶祝李伯謙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2017年)

《論秦國鐵器普及化與關中地區戰國時期鐵器流通模式》(《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年)

《周原孔頭溝遺址宋家墓地銅器的科學分析與研究》(《南方文物》,2017年)

《西漢地方鑄鐵作坊的技術選擇:以關中邰城作坊冶金陶瓷科技分析為例》(《南方文物》,2017年)

《寶雞賈家崖遺址兩周陶器分期研究》(《青銅器與山東古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7年)

《論周原遺址齊家制玦作坊出土族徽與社會結構》(《古代文明卷10》,2017年)

《考古學的新使命》(《學習時報》,2017年)

《邰城鑄鐵:陝西楊凌漢代鑄鐵遺址發掘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周原遺址東部邊緣:2012年度田野考古報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晚商與西周時期墓道形制初識》(《江漢考古》,2018年01期)

《試論陶器生活遺存所見西漢鐵器手工業作坊的性質:以邰城鑄鐵作坊為案例》(《考古與文物》,2018年01期)

《陝西鳳翔勸讀遺址2004年調查與試掘簡報》(《文博》,2018年03期)

《鄭州西司馬墓地結構與社會結構分析(《華夏考古》,2018年05期)

《周原遺址黃堆墓地分析》(《古代文明卷12》,2018年)

《論曲阜魯故城兩種居葬形態》(《保護與傳承視野下的魯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年)

《考古學與語言學的關聯》(雲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

An iron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system at the center of the Western Han Empire: Scientific study of iron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remains from the Taicheng site complex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8)

Economic embeddedness and small-call iron production in the capital region of the Han Empire: the perspective from faunal remain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8)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