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輝煌燦爛的藏文化內涵豐富,傳播廣泛,特色鮮明,歷史悠久,學文深淵,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類文明的平穩健康跨越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藏醫藥文化具有數千年的歷史傳承、人類貢獻和文明成果,文獻內容豐富,文字記載全面,醫藥內容廣博,成為世界醫藥文化領域璀璨的一顆明珠。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又稱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位於青海省西寧市科技生物產業園區,是世界唯一以藏醫藥文化[1]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是收藏、保護、展示、研究、教育和傳承藏文化的綜合型、全面型、開放型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文化產業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民族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全國旅遊服務質量標杆升級試點單位。

基本簡介

博物院總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內設展館13個,館藏文物 種4萬件。一期館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內設藏醫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獻、藏藥標本、天文歷算、彩繪大觀、藏族民俗、藏文書法、藥師佛殿和古籍藏書閣等十大展館;二期館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內設故絲綢之路和青藏高原文明史、彩繪大觀等展館。藏文化博物院內形成一期館以藏醫藥為主題,二期館以藏文化為特色的整體布局,成為國內乃至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文化品位最高的藏文化主題博物館[2],是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品牌和文化特色,成為藏文化和藏醫藥文化保護、傳承的最具實力的機構。先後組織編纂出版了《藏醫藥大典》全書60卷,6000萬字,是迄今國內外規模最大、系統最廣和內容最全面的藏醫藥文獻整理出版工程。完成近2000部藏醫藥古籍的挖掘整理和出版工作。牽頭聯合五省藏區專家編纂完成藏醫學本科研究生系列教材47部,國內外藏醫高等教育機構正在普遍應用。

珍藏

博物院珍藏着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唐卡巨作——《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總長618米,面積達1500平方米,《彩繪大觀》從策劃到完成歷時長達27年,由青、藏、甘、川、雲五省區400多位藏、蒙、土、漢學者、專家和頂尖工藝美術師,採用純天然繪畫顏料,以藏族傳統唐卡藝術繪畫技法精心繪製而成。 內容囊括了藏名族對宇宙的認識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歷史、宗教、醫學、文化、藝術、民俗等文化素材,畫面精細,色彩絢麗,蔚為大觀,堪稱藏文化百科全書,被譽為“當代國寶”。博物院收藏古籍文獻6000餘部、藏醫唐卡80幅、古代藏醫醫療器械200多件、藏藥材標本3000餘種,全面展現了藏醫學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療效顯着的臨床實踐、獨具特色的炮製技藝,4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博物院還收藏藏族民居、地域服飾、藏文書法、民間工藝、兵器馬具、藏毯卡墊、宗教法器等文物實物3萬件,具有淳厚的高原氣息和濃重的鄉土特質,是祖國藝術寶庫中的瑰麗珍品,是保護研究傳承和弘揚藏文化的珍貴史料。

歷史價值

自開館以來,接待國內外觀眾280萬人次,其中有5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500多位省部級領導、200多位外國政要和使節蒞臨視察參觀,成為展示藏民族文化、弘揚民族團結、擴大對外交流和宣傳國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窗口。立足現代,展望未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將不斷提高文物保護、陳列布展、科學研究和管理運營水平,成為民族團結、社會發展的宣傳陣地,傳播文化、學術交流的廣闊平台,文物保護、藏學研究的科研中心,珍藏文獻、古籍陳列的博覽中心,向世人展示輝煌燦爛的藏文化和藏醫藥文化。

參考文獻

  1. 走進神奇的藏醫藥文化 ,搜狐,2017-08-01
  2. 對於博物館,你知道多少呢?,搜狐,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