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港美利酒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港美利酒店英語:The Murray)位於香港香港島金鐘紅棉路22號,毗鄰政府山並設有行人隧道連接。大廈樓高21層,前身為政府辦公大樓美利大廈(Murray Building),由當時工務局英國現代主義建築師 Ron Phillips 設計,於1969年落成,並於同年2月7日揭幕。因為中區政府合署的運作空間不足,大廈曾經是香港政府一些重要決策局及部門的總部,也曾經是當時最高的政府建築物,直至1980年代被金鐘道政府合署高座取代為止。

雖然美利酒店是仿古建築,但並不在香港法定古蹟列表,因其歷史未超過五十年。

前身政府辦公大樓美利大廈是以佐治·美利爵士(Sir George Murray)命名[1]

特色

大廈窗口位經過精心設計,以防止過多的直射陽光進入,曾贏得1994年機電工程署「建築物能源效益獎」的優異獎。

租戶

前運輸局於1998年7月2日遷往美利大廈15樓及16樓的新辦公室運作。

政府有意公開拍賣大廈用地

2006年,根據行政署資料,美利大廈則約有6萬2千平方呎,以現時中環甲級寫字樓平均呎價做標準,以地積比率15倍,美利大廈土地如公開拍賣,地價逾85億港元。

2006年6月23日落實添馬艦將會用以興建新政府總部的發展之後,意味着美利大廈日後將可能有其他用途。惟香港政府必須按照《香港法例》第131章《城市規劃條例》等法律程序向公眾進行諮詢。

2008年元旦,建造業訓練委員會總部由美利大廈遷往香港仔漁光道95號建造業訓練委員會香港仔訓練中心。

活化

香港政府考慮到美利大廈的特色和極佳的位置,因此在2009年10月,《施政報告》中提到,建議在添馬艦發展工程竣工後,將大廈列作招標,改作酒店用途。政府預計會於2011年年中公開招標,於2013年至2014年完成將其改建為五星級酒店,提供300間房間。

2012年8月29日,隨着政府新聞處遷出及遷入海港政府大樓,意味着美利大廈已經完成其歷史任務。

美利大廈將進行活化工程,改變用途用為一座五星級酒店。惟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後改組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提出司法覆核,致使工程項目受到阻礙。

2018年,活化完畢的美利大廈成為了五星級酒店 The Murray,而本身的獨特幾何設計和門前的古樹得以保留。而原本是舊停車場的行車道,現已改建成以白色大理石為主調的酒店大堂。而民眾亦可以從不同的通道進出動植物公園和紅棉路,任何人都可以到花園來欣賞放置在戶外的藝術品,他們可以不需經過酒店大堂就進入酒店內的餐廳。酒店是開放給公眾的,人們可隨時來閒逛,可達性非常高。

酒店設有英式下午茶,配合酒店內部裝潢的典雅格調,非常舒適。酒店平台設有一座兩層高的亭樓中餐廳「國福樓」,並提供戶外用餐區。頂樓設餐廳及酒吧 Popinjays,以歐陸菜為主[2]

視頻

香港美利酒店相關視頻

香港美利酒店簡介
香港美利酒店健身SPA休閒新體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