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領椋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領椋鳥
Black-collared Starling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Rushen 拍攝於Bangkok

基本資料

學名     Gracupica nigricollis

目/科/屬  雀形/八哥/椋鳥

遷徏狀態   逸鳥

普遍性    不普遍

體長/體重  約28cm/122-178g

別名:烏領椋鳥,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灰黃色。

  • 成鳥:頭近白,眼周裸皮黃色。
  1. 頸環及上胸黑色,下胸以下白色。
  2. 體背黑褐色,腰白。
  3. 飛羽及翼覆羽末端白,形成鋸齒狀白翼帶,尾羽黑褐,末端白色。
  • 亞成鳥羽色暗淡,黑頸環不明顯或無,白色部分沾污褐色,眼周黃色裸皮色淺。
  • 飛行時,全身黑色對比明顯,翼有顯目斑駁白斑,腰及尾羽未端白色。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椋鳥科 Sturnidae

屬: 斑椋鳥屬 Gracupica

種: 烏領椋鳥 G. nigricollis

棲地&習性

平原開闊地或都市公園綠地。在大樹或人工建物高處築巢。集體棲息時,群居且非常嘈雜。

性好合群,適應人居環境,但具高度警戒性。終年成對活動,也會結小群。於地面覓食活動。

雜食性。通常以漿果昆蟲等為食。[1]

繁殖期

繁殖:中國三月至七月,緬甸東南亞二月至八月;多血統的。一夫一妻制。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悠揚的音調和刺耳的口哨聲"chee-we-chee";雙音節的"tiu tiu"。

分佈

緬甸(西南和西南除外)和南北中國(雲南福建北部),南至泰國北部半島和印度支那。引進台灣馬來西亞半島和新加坡[2]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黑領椋鳥誕生了(2017.6.28) Black-collared Starling birthday.
Black - Collared Starling Pair - Bird Watch at Hong Kong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