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原圖鏈接來自 馬蜂窩 的圖片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龍華路2591號和2577號內以及2501弄1號,由原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兩部分組成。其中的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於1959年5月26日被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12月7日被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公布為上海市紀念地點。1984年5月4日,再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由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與原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共同構成的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同治十年(1871年),江南製造分局槍子廠廠房修築完成。

辛亥革命後,這座廠房先後成為淞滬護軍使署和淞滬商埠督辦公署。

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攻克上海後,該廠房被用作淞滬警備司令部的辦公地。與其配套的看守所建成於1916年,1926年經過被改為重修後一度被用作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部駐滬軍法處監獄。1926年時就有人在此被殺害,其中包括1926年10月26日被殺害的上海工人自衛團指揮奚佐堯。

抗日時期

1927年至1937年,多達9000名社會人士先後被關押在此,其中800人遭到槍殺。截至2014年,可核實具體姓名的遇害人數已有100餘名,其中包括於20世紀20年代遇害的陳延年羅亦農趙世炎彭湃楊殷等共產黨員,和1931年2月7日晚在此遭到集體槍殺的龍華二十四烈士[1]

較為常見的說法是,此24人的名單為林育南李求實何孟雄胡也頻柔石殷夫馮鏗惲雨棠李文、歐陽立安、羅石冰、王青士、龍大道、彭硯耕、蔡博真、伍仲文、李雲卿、費達夫、湯士佺湯士倫、劉爭、賀治平(也有說法稱是賀林隸)、段楠(阿剛)、劉貞,但由於早期的報道當中提到的人數大多為23人,甚至有26人一說,這導致龍華二十四烈士的具體名單一直無法得到確認)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淪陷,淞滬警備司令部被撤銷,舊址建築大部被毀,僅剩餘大門及其北側平房,辦公用房和警衛室。

抗日戰爭勝利後,該建築被南京國民政府重新接收,並在其內設置了工廠。

文物保護

1949年上海解放後,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受到保護。原有工廠廠房部分被接管,即南京軍區後勤部下屬工廠。1950年4月,通過當地居民提供的線索,上海市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在當年淞滬警備司令部的刑場之一(今龍華路2501弄1號)挖掘出18具完整的遺骸和數具頭骨、身骨及肢骨不全的遺體,以及部分遺物。「文化大革命」期間,原司令部門樓上的瞭望崗樓被拆除,其餘的建築並未受到嚴重破壞。1977年12月,司令部刑場被作為「就義地」,並被列為上海市紀念地點。

1981年,上海烈士陵園將龍華二十四烈士殉難處闢為紀念地,並於1984年5月4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把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和龍華公園合建為龍華烈士陵園的決定,相關建設於1990年正式動工,上海市人民政府等在龍華二十四烈士殉難處豎立了「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的紀念碑,江澤民為紀念碑題寫「碧血丹心為人民」,鄧小平題寫園名,陳雲為紀念館題寫館名。1988年1月13日,該紀念地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11月至1991年6月,原警備司令部大門及門樓、警衛室、電話機房、辦公用房和男女看守所等建築被修復,其中從軍屬工厂部分劃出25畝舊址,交龍華烈士陵園籌建辦公室闢建為遺址區。1991年,紀念地正式對外開放。1995年,龍華革命陵園正式竣工[2]

視頻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 相關視頻

探訪紀念地——龍華烈士陵園
革命烈士紀念地-上海龍華烈士陵園  

參考文獻

  1. 尋找龍華二十四烈士就義地,上海黨史網,2018-02-14
  2. 上海——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國三),新浪博客 , 201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