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1661臺灣船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661台灣船園區(圖片來源)

1661臺灣船園區(英語:Taiwan Warship Museum)位於臺南市安平區林默娘公園旁,1661臺灣船園區占地約1800坪,園區結合公共藝術及船體展示,以戶外博物館概念營運,推廣海洋文化、傳承臺南文史,並保存即將失傳的船舶修復工藝,空間主體為一艘1:1比例打造的鄭成功仿古船,它也是國內首艘自建大型仿古船。2020年2月27日由市長黃偉哲主持啟用典禮,2月28日正式開放參觀。[1]

臺灣船緣由

鄭成功的貿易船隊是中國近代史上難得一見的具有官方身分的海商,與18世紀往來於兩岸貿易的郊商,開啟臺灣的文明與經濟發展,所使用的便是這種中式帆船。在臺灣還不叫臺灣的時候,航海時代改變了這個南島民族與世無爭的棲居之地:先是葡萄牙西班牙人來過,產生了「福爾摩沙」的美麗想像;後有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其為據,展開東亞貿易;再有鄭氏家族的來到據以反清復明基地;更有清朝政府的管制,提供對內貿易與收稅之利,直至19世紀中期大型外國汽船出現之前,臺灣船這樣的中式帆船,既是商船、戰艦,也是海盜船與移民船綜合海上數個世紀,伴隨這座島嶼走過不同的歷史年代。[2]

年代  緣由
1624 荷蘭人初抵大員,始建熱蘭遮城,並在北線尾沙洲上建築商館。
1626 西班牙人也抵達臺灣東北端的三貂角,此時,荷蘭人已於赤崁建立普邏民遮市集。
1661 明鄭的短暫統治與降清,使台灣進入漢化的時代。
1683 清領時期,先有海禁後廢除,海上貿易進入新的時代,臺灣豐富的物產,呼應了中國大陸的需求。
2005 臺灣船復原推動計畫。
2009 二月安放龍骨,正式進入造船作業。
2019 1661臺灣船公共藝術園區正式開放參觀。

動態消息

2020/02 辛苦了!醫護及防疫人員憑證 228連假遊台南11景點全免費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醫護人員站在最前線守護,臺南市政府最新公告,防疫人員228連假11處臺南景點通通免門票,為防疫人員致意及加油打氣。臺南市政府宣布,228連假期間,全國醫療院所、藥劑師、衛生署、衛生局(所)工作人員,憑證明文件可免費暢遊臺南赤崁樓安平古堡億載金城安平樹屋、1661台灣船園區、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臺南左鎮化石園區水交社文化園區南瀛天文館虎頭埤風景區雙春濱海遊憩區等11個景點。[3]

參觀資訊[2]

園區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億路139號
開園時間:週二至週四10:00-18:00
     週五至週日及國定假日10:00-20:30
     週一公休
交通資訊:1. 搭乘觀光公車88或市區公車19開往林默娘公園即可步行至1661臺灣船園區
     2. 園區旁設有T-Bike租借站林默娘公園站歡迎民眾租借使用
票  價:

票 種  定 價 適用對象
全票 NT$50 一般民眾
半票 NT$25 臺南市民、學生、年滿六十五歲
優惠票 NT$10 臺南市兒童(六歲以上~十二歲以下)
免費 - 六歲以下、七十歲以上、身心障礙者等

園區導覽[2]

意義與歷史定位

歷史上臺灣船舶文化的榮衰,影響著臺灣先民的遷徙、貿易、軍事的發展。臺灣船的再造(Reproduction),結合現代與傳統技術,以「新船裝老靈魂」的方式重現,具體呈現了臺灣的海洋文化歷史,意義重大。

臺灣船的材料

船長30公尺、寬7.6公尺、主桅高28公尺、重約150公噸。「龍骨」是一顆樹齡800年、直徑2.8公尺,長十幾公尺的櫸木原木中取出。船身主結構以南洋櫸木、臺灣產相思木柳安木柚木等不同的木材,依各材料的屬性,依傳統工法建造為不同的船身部位。

公共藝術:時代的大潮-臺灣船

以空間設計使臺灣船在基地上顯現了台灣船足尺的型態,讓人經歷各種與臺灣船特殊經驗的空間感。
作品名稱:時代的大潮-臺灣船
作品材質:金屬、木頭、投影、燈
作品尺寸:長 25m X 寬 60m X 高 12m
數  量:共分4組裝置
    「鯨」-鯨背穹頂
    「艙」-時間艙
    「影」-時代流影(燈光投影計畫)
    「桅」-戲船桅桿


圖片集

相關視頻

臺灣船園區宣傳影

「1661臺灣船園區」登古船 穿越300年前大航海時代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