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40年後,我們的孩子們眼中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 |
20年後,40年後,我們的孩子們眼中的月亮是什麼樣的?,20 年後,隨着探月工程的不斷推進,孩子們眼中的月亮將不再僅僅是夜空中那個皎潔的天體,而是一個充滿科學奧秘和探索價值的地方。
更深入的科學認知
根據目前的探月計劃,我國將在 2028 年在月面南極附近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 「基本型」。這一階段,大量的無人探測器和軌道器將在月球開展聯合科研活動,孩子們會通過科學報道了解到月球的更多細節,如月球南極是否存在水冰,以及水冰的含量和來源等問題可能會得到進一步解答。2024 年 9 月 6 日發表在《科學》上的研究,通過對嫦娥五號月球樣本中玻璃球的同位素測年分析,發現月球在 1.2 億年前仍然存在火山活動。這一成果讓孩子們認識到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比之前認為的更為複雜和漫長。[1]
更豐富的觀測視角
2024年,我國 「愛因斯坦探針」 空間 X 射線天文台傳回了月亮的 X 射線照片,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用自己研發的空間望遠鏡觀測得到完整月亮的 X 光圖像。未來 20 年,隨着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孩子們可能會看到更多不同波段、更高分辨率的月球圖像,從 X 射線到紅外線,從光學圖像到雷達圖像,這些圖像將幫助他們更全面地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徵和內部結構。同時,隨着月球軌道上通信、導航遙感衛星的增加,孩子們有望實時獲取月球的各種數據和圖像,仿佛將月球 「拉近」 到眼前。
40 年後,月球上可能會出現更為壯觀的景象。
月球基地與人類活動
按照設想,2050 年左右月球將建設一個有人的月球科研站。孩子們眼中的月球將成為人類在太空中的一個重要前哨站,他們會看到航天員在月球表面進行科學實驗、開採資源等活動。月面的航天員可能和南北極科考站的成員無異,高度自動化甚至智慧化的地月航班、月面艙室內生態系統將成為完善的技術。此時,月球在孩子們眼中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天體,而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 「太空家園」 的一部分。
月球開發與宇宙探索的新起點
40 年後,月球表面資源的開發可能已經成為現實,前期勘測得到的月球表面資源和發展較為完善的資源原位利用技術,將為月球基地的建設和運行提供支持。孩子們會了解到,月球上的資源對於人類未來的宇宙探索具有重要意義,例如月球上的氦 - 3 可能成為未來核聚變的重要燃料。在月面長期生存經驗、月面原位科學研究經驗、月面資源利用經驗的加持下,人類前往火星等其他行星的步伐將邁得更為堅定,月球將成為孩子們心中宇宙探索的新起點。[2]
參考文獻
- 移至 ↑ 我們對月亮的認識又刷新了!中秋賞月前,這篇必看→→→,今日頭條,2024-09-20
- 移至 ↑ 東方玖:20 年後,40 年後,我們的孩子們眼中的月亮是什麼樣的?_作品展示,中國科普博覽,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