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D51型蒸汽機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D51型蒸汽機車(D51形蒸気機関車)是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前身——鐵道省所設計製造的一款煤水車式蒸汽機車。

主要用於牽引貨運列車的D51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曾被大量製造,在最顛峰時日本甚至擁有高達1,115輛的D51(不包含5輛原計劃交付台灣鐵路管理局的D51型機車)。在日本,D51除了是製造數量最多的蒸汽機車外,縱使加入所有的柴油與電力機車作排行,D51仍然是以單一車種來計算產量最大的鐵路機車車款。由於其高知名度,D51幾乎可以說是日本蒸汽機車的代名詞,經常被當地的鐵道迷暱稱為デコイチ(Dekoichi,「D51」的片假名化發音)[1]

誕生背景

在1930年代的昭和恐慌期間,日本鐵道運輸使用率低,沒有對貨運用機車有新需求,使數年間沒有新制車輛出現。但是,其後景氣好轉,顯著有輸送量回復的傾向,因而貨物機車需要恢複製造。尤其令C11型鍋爐實用化的電氣溶接技術應用,使D51型於1936年應運而生。

構造

由於其設計是以D50型為基礎,因此D50與D51性能上大致相同。不過其能使用壓力提高及其他細小的改良,令其增大了若干的牽引力。另外,重減輕、全長短縮等令D51能廣泛使用在地方線區上。至於全面採用電氣溶接與動輪輪芯箱型化,使其形態的較接近C57型。

較早期製造的95輛(編號1~85、91~100號機)由於車身上部的汽包(steam dome)很長,所以擁有這形狀汽包的車型又被稱為「蛞蝓型」(ナメクジ型,亦稱為「D51半流線形型」)。另外,22及23號機的頂蓋更伸延至駕駛室,而有「大蛞蝓」(おおナメクジ型)之稱。當中23號機的駕駛室側面更裝上了路牌捕手和有車牌的時刻表。後來,這兩輛車都被改回普通的「蛞蝓型」。

由於「蛞蝓型」的集裝置不能裝在其構造上,因而其配置的分別就算改造成通常型亦能清楚看到。另外,當初「蛞蝓型」只是愛好者之間的通稱,不過後來在國鐵內部亦以它來區分初期型的D51。

在戰時中後期製造的車輛,D52型與同樣以木材作為代用材使用,以及煤水車的車架被省略及工作簡單化的戰時設計。但是,在戰後經常發生鍋爐爆炸的事故,因而在乘務員中出現了「駕駛時如抱着炸彈(爆弾を抱えて運転する気分)」的評價。其後,這些車輛在性能進行了標準化的調整,不過其煤水車形狀仍保留以前的特徵[2]

視頻

D51型蒸汽機車 相關視頻

建立D51蒸汽機車
鐵路隨拍:在高崎站同時發車,日本3輛蒸汽機車D5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