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ESG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ESG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的投資理念企業評價標準,於2004年在聯合國的一份報告中首次被正式提出。

ESG是一種不同於財務維度的評價體系,其通過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個維度衡量企業發展或者項目投資在非財務指標維度的可持續性。整合ESG因素和財務指標,能夠形成更加全面的資產篩選和項目投資分析框架。

ESG的內涵

1、E代表環境,強調企業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主要考慮企業在經營和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例如:污染物的排放、廢物的處理方式、能源消耗和效率、生物多樣性喪失、自然資源枯竭等。

2、S代表社會,強調企業要履行社會責任,主要考慮企業對社會造成的各種影響;

例如:員工管理、福利與薪酬、員工安全、與上下游供應商及服務商的關係、產品安全性等。

3、G代表治理,強調企業要提高治理水平,主要考慮企業制度層面的建立;

例如:公司組織架構、股東和管理層的利益關係、是否存在腐敗與財務欺詐、信息披露透明度及商業道德等。

ESG的沿革與發展

ESG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始於歐美國家的社會責任投資理念,投資者在傳統利潤導向性投資理念之外,開始通過投資表達社會訴求和價值取向,傳統資本市場中「企業僅僅需要對股東負責」的觀點開始受到了挑戰。在該時期,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開始受到關注,可持續發展和負責任投資的理念與環境保護、民權運動等相結合,逐漸推動了ESG的萌芽。

ESG的概念最早出現於2004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主導多家金融機構聯合撰寫的報告「Who Cares Wins」中,該份報告指出只有有效應對環境、社會和治理相關議題,企業才有機會在全球化背景下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2006年,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組織(UNEP FI)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的聯合支持下,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誕生,《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明確要求投資者把ESG因素納入投資分析和決策過程中,同時應尋求被投資實體合理披露ESG相關問題,ESG責任投資原則框架亦隨之形成。

伴隨ESG理念的影響力持續擴大,越來越多的機構在投資體系中加入ESG因素,各國的監管機構及證券交易所也陸續制定相關政策,加強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管理。放眼全球,在國際組織、監管部門、證券交易所、機構投資者、評級機構等的推進下,ESG已成為影響企業經營管理和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GSIA)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初,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的ESG投資總額已經達到了35.3萬億美元;根據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全球已有5300餘家機構加入該組織;當前全球ESG評級機構超過600家,包括評級公司和非盈利團體,其中以明晟(MSCI)、彭博(Bloomberg)、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富時羅素(FTSE Russell)、道瓊斯(DJSI)、Sustainalytics、恒生(HSSUS)及碳信息披露項目(CDP)等最具影響力。

ESG實質上要求企業將逐漸從效益至上轉變為追求可持續發展,從股東利益最大化轉變為兼顧股東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化被動為主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並制定相應制度以作為內驅力保障ESG體系的良好運轉。當ESG逐漸成為業界共識以及全球趨勢,ESG則可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更為有利的地位。

雖然ESG目前整體傾向於適用於上市公司,不乏非上市公司在ESG浪潮之下也在積極探尋ESG變革之路。

ESG證書

ESG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趨勢之一,現在各大協會和組織都有發布一些ESG相關的證書和考試,其中大家熟悉度較高的幾個是:CFA協會的ESG Investing證書、GARP協會的SCR證書、EFFAS協會的CESGA證書、SASB協會的FSA證書。

其中兼具完整知識體系和國際認可度的,要數CFA協會的ESG Investing證書;GARP協會的SCR證書則更側重氣候風險相關的內容;EFFAS協會的CESGA證書雖然知識體系也較完善,但EFFAS協會的國際化程度遠不如CFA協會,僅在歐洲相對知名度高些;SASB協會的FSA證書主要服務於企業ESG的信息披露,學習的更多是一些基於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的披露標準。

ESG證書怎麼選

目前ESG相關的證書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內容體系較為完善的,例如CFA協會的ESG證書、EFFAS的CESGA證書;另一類是ESG相關的具有側重性的證書,例如SASB協會的FSA證書,更側重財務領域,GARP協會的SCR證書,更側重風控領域。

在選擇證書的時候,重點考慮兩個方面,一是看證書所學習的知識體系,除有明確的專業領域方面需求,一般選擇覆蓋面更廣的證書進行學習;二是看證書認證機構的社會知名度,像CFA協會的國際認可度會更高,EFFAS則更專注於歐洲市場。

ESG證書的優勢

CFA協會的ESG Investing證書是目前唯一具備國際化認知度的ESG證書,CFA協會作為金融投資領域的「遊戲規則制定者」,在全球範圍內也有着更廣泛的認可度和權威性。

同時ESG Investing證書所學習的知識體系也相對更完整,學習內容共分為九個章節,其中前五章是對於ESG相關概念的解釋和學習,對零基礎學員友好度非常高;後四章則重點涉及到ESG投資相關的知識,對於如何進行分析、整合,並應用到投資決策中都進行了深入的講解。

從考試形式上來說,單一級別考試、報考無條件、100道3選1的選擇題、無考季限制隨時可報名預約、支持線上機考形式、考完當場出成績、題目不涉及定量計算等,均體現出目前考試還處於絕對的紅利期,現在入局進行備考,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時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