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F-117A隱身攻擊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F-117A隱身攻擊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F-117A隱身攻擊機

設計公司: 美國洛克希德公司

試飛時間: 1981年6月15日

所屬部門: 美國空軍

服役時間: 1981年8月23日

F-117A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服役並參戰的隱身戰機,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1981年首飛成功,次年服役,共生產59架。因第一代隱身設計技術導致飛機飛行性能不佳,僅可作為隱身攻擊機使用,先後參加過多場戰爭,用於在高威脅環境下突擊重要目標。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被首次擊落,隱身戰機的無敵神話破滅,於2008年退役。[1]

參數

【尺寸數據】:機長20.08米,機高3.78米,翼展13.20米,機翼面積84.8平方米,展弦比2.05。

【重量載荷】:空重13381千克,內部武器載荷2268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3814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1040千米/小時,最大正常使用速度MO.9,作戰半徑(無空中加油,帶2268千克武器)1056千米,限制過載+6g。

【機組人員】:1人。

【單機造價】:1.33億美元。

【武器配備】:AGM-65「小牛」空對地導彈、AGM-88「哈姆」反輻射導彈、GBU-10炸彈、GBU-27激光制導炸彈、BLU-109B激光制導炸彈、B61自由落體核炸彈。

F-117在海灣戰爭時首次大規模部署使用,美國國防部預備在2008年財政年度前將所有的F-117退役,任務改由F-22與無人機取代。

實戰

入侵巴拿馬·1989

1989 年 4450 戰術大隊解散改組為第 37 戰術戰鬥機聯隊,下轄第 415、416、417 三個中隊。其中第 415、416 裝備生產型 F-117A,第 417 中隊裝備預生產型 F-117A 和用於伴飛和訓練的 A-7D,後者最終被 T-38A 和 AT-38B 取代。

1989 年 12 月 19 日,在五角大樓公布 F-117A 後的 13 個月,該機終於參戰。在入侵巴拿馬逮捕諾列加將軍的「正義事業」行動中初期,6 架 F-117A 從托諾帕飛往巴拿馬,任務是向奧哈托的巴拿馬國防軍兵營附近投擲 908 千克炸彈,達到震撼和嚇阻巴拿馬士兵的目的,使美軍地面部隊以最小的阻力和傷亡解除其武裝。飛行員被要求炸彈距兵營建築間的距離不得小於 50 米。12 月 19 日夜兩架先頭的 F-117A 各自將一枚常規 908 千克炸彈投向奧哈托兵營,轟炸看起來達到了預期效果,美軍在遭遇微弱抵抗後占領了兵營。但三個月後美國空軍發現其中一枚炸彈大大偏離目標,當初進行任務規劃時發生了溝通錯誤,飛行員獲得了錯誤的目標坐標。媒體在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並得出 F-117A 首次任務失敗的結論。

海灣戰爭·1998

在「沙漠風暴」行動中F-117A 證明了自身的價值。1998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8年8月19日第37聯隊第415中隊開赴沙特,隨後第416中隊也趕來增援,1998年1月第 417 中隊的部分人員和飛機也部署到了沙特。1998年1月17日聯軍向伊拉克軍隊發動空襲,拂曉 37 聯隊的 F-117A 打響了對伊空襲的第一槍。F-117A 負責轟炸有重兵防守的伊拉克指揮和控制中心等戰略目標,以及關鍵通信中心,研究和發展核武器和化學武器的設施、伊拉克機場的加固飛機掩體等重要目標。戰爭首夜一架 F-117A 將一枚 908 千克激光制導的 GBU-27「鋪路III」炸彈投在了巴格達市中心電信電報大樓的屋頂上,在另一次對底格里斯河畔通訊建築的轟炸中,一枚GBU-27從屋頂中央的通氣口鑽入穿透了四層地板才爆炸。在空襲的頭三周,F-117A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摧毀了許多加固目標。第37聯隊執行了1,271架次任務,任務出動率 85.5%,43架F-117A 投下了超過 2,000 噸的精確制導武器,包辦了40%的高價值目標。沒有 F-117 被擊中,擊落,或因機械故障損失,伊拉克機載和地面雷達無法探測或跟蹤 F-117A,F-117A 的隱身性能表明該機可以在最危險的環境中生存。

科索沃戰爭·1999

1999 年 3 月 24 日晚 21 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對南聯盟實施了代號為「聯盟力量」的大規模空中打擊行動——科索沃戰爭從此爆發。在此次為期 78 天的戰爭中,美國派遣的 24 架 F-117A 駐紮在意大利阿維亞諾空軍基地,主要擔當對敵重要防空設施或高價值目標進行重點打擊的任務。與海灣戰爭不同,在此次戰爭中,美國空軍利用 F-117A 多次在南聯盟主要城市和供電系統上空投放了裝有 BLU-114/B 子彈藥的 GBU-94碳纖維石墨炸彈。這種新型彈藥的作用主要不是摧毀發電設備,而是通過拋撒碳纖維造成線網短路,以造成南聯盟大範圍供電中斷,指揮控制中心停止運行。

折戟沙場

但是,在 1999年3月27日夜,一架編號為AF-82-806 的「夜鷹」卻折戟沉沙,被南聯盟的防空導彈擊中。至於該機是如何被擊落的,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有的說,該機是被捷克ERA公司研製的「維拉」無源探測雷達系統發現後,與蘇制薩姆-3防空導彈相結合,將這架倒霉的「夜鷹」擊落。有的說,依靠快速機動變換陣地的南聯盟某薩姆-3導彈部隊,在利用原始的方法獲得 F-117 的行動路線後將其擊落。不過,也有一種如下說法:在當天夜晚的作戰行動中,作戰機群中除了 F-117A 以外還有美軍的 F-16C 戰鬥機。當時,南聯盟部隊向F-16C機群發射了一批薩姆-3導彈。由於北約飛機的干擾,南軍所發射的導彈全部偏航,無一擊中目標,其發射陣地還遭到了轟炸。F-16C投彈完畢後揚長而去,而發射出去的薩姆-3 導彈在失去動力後相繼自毀,南軍防空部隊也開始進行設備搶修。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竟有1枚薩姆-3 導彈沒有自毀,繼續沿拋物線飛行到了對空射程以外。湊巧的是,在這枚導彈下落過程中,那架 F-117A 正好就飛到了該彈下落彈道上。這枚無動力下落的導彈在 F-117A 上方爆炸了,落下的彈片擊中了這架飛機。正是如此,那名飛行員在沒有得到導彈瞄準告警,飛機上探測導彈尾焰的紅外告警裝置也沒有發現導彈接近的情況下,糊裡糊塗就被打下來了。南軍當時也不知道此事,幾個小時後有農民報告才知道有 F-117A 墜毀。

伊拉克戰爭·2003

在 2003 年 3 月 19 日開始的「伊拉克自由」行動中,參加戰爭的12架 F-117A再次發揮了重要且獨一無二的作用。當天,美軍情報來源認為已經發現薩達姆·侯賽因的準確位置,隨即要求在戰爭預定開始前數小時立即對目標實施空中打擊。當時部署於伊拉克戰區的 F-117A 中隊正處於作戰準備階段,僅有 2 架「夜鷹」處於最低戰備狀態——按作戰標準完成了隱形維護,並可參與作戰行動。針對巴格達上空雲層較低的問題,這些 F-117A 掛載了GBU-27增強型激光制導炸彈——該炸彈的導引頭能夠利用 GPS 系統跟蹤目標。對於 F-117A 的飛行員而言,這是一次非常危險的任務,因為他們投彈時可能正好處於破曉時分。3 月 20 日清晨 5 時 34 分,兩架 F-117A 投下的 4 枚炸彈命中目標並爆炸。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湯米·弗蘭克將軍對執行此次任務的 F-117A 稱讚有加:「這是我有生以來經歷過的對時敏目標或新出現目標的最佳協同戰例。」不幸的是,薩達姆當時並不在目標之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