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one di Canossa)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從萊茵河畔的施派爾到艾米利亞-羅馬涅的卡諾莎城堡向教宗額我略七世屈膝要求赦免絕罰,以及圍繞旅程的事件,發生在1077年1月。 教宗額我略七世試圖對神職人員的「敘任權」進行改革,受到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的很大阻力,是為敘任權之爭。傳
    2 KB (525 個字) - 2022年3月31日 (四) 19:27
  • 利克里的民主改革羅馬帝國皇帝克勞狄設立秘書處、財務處、司法處三大中央機關的中央政治制度改革,提高騎士地位和將羅馬公民權授予各邦人民的社會改革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將元首制改為絕對君主制,設立元首顧問會,加強聯邦羅馬化的改革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改革軍事,實行新稅制的一系列改革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對行政區劃
    5 KB (1,123 個字) - 2020年2月29日 (六) 04:25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語:Römisch-deutscher Kaiser,即羅馬-德意志凱撒;拉丁語:Imperatores Romani Sacri)是歷史學家稱呼中世紀時獲教宗賜予「羅馬皇帝」頭銜的法蘭克(包括查理曼帝國、中法蘭克王國、禿頭查理的西法蘭克王國、阿努爾夫的東法蘭克王國)和羅馬人民
    6 KB (1,391 個字) - 2022年8月24日 (三) 14:01
  • 教皇一詞譯自「Pontifex」(祭司),原指羅馬帝國皇帝兼任的多神教「Pontifex Maximus」(最高祭司),現為天主教國家梵蒂岡城國元首的政治及外交稱號。教皇由天主教會的教宗(Pope)兼任,世界各地的樞機主教內部投票產生,除自動退位外,可終身任職,且不可罷免。但樞機主教有權另立反對派教皇,或以監禁、放逐等形式對其架空。
    2 KB (471 個字) - 2022年7月11日 (一) 10:08
  • 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羅馬帝國自此分裂為東西兩部分。410年8月,羅馬城被西哥特人攻陷,西羅馬帝國皇帝淪為高級將領的傀儡。476年,日耳曼人首領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直到1453年5月29日才為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
    6 KB (1,223 個字) - 2022年10月5日 (三) 09:57
  • 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12歲時就已經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只有4個(3男1女)存活。 當時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齊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派,1266年後,由於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蓋爾非派掌權後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
    5 KB (1,202 個字) - 2020年2月17日 (一) 09:56
  • 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ς;拉丁語Concilium Constantinopolitanum Primum)是於381年五月至六月在君士坦丁堡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舉行的第二次基督教大公會議。召開場所為君士坦丁堡神聖和平教堂。作為第二次基督教大公會議,可以將其看作是通過大會方式取得除西方教會以外
    9 KB (1,492 個字) - 2021年4月2日 (五) 09:01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查理五世(西班牙語:Carlos I,讀音:卡洛斯;荷蘭語:Karel V,讀音:卡瑞爾;德語:Karl V,讀音:卡爾;意大利語:Carlo V,讀音:卡洛;法語:Charles Quint,讀音:夏爾);即位前通稱奧地利的查理(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
    23 KB (3,901 個字) - 2019年8月29日 (四) 16:26
  • 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1459年3月22日-1519年1月12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1493年-1519年),是神聖羅馬皇帝卡爾五世(西班牙王卡洛斯一世)的祖父,亦是哈布斯堡王朝鼎盛時期的奠基者。馬克西米連通過自己和子女的婚姻,使得的孫子成功地取得西班牙這個殖民帝國
    813位元組 (154 個字) - 2019年8月8日 (四) 22:59
  • 米蘭敕令(拉丁文:Edictum Mediolanense,英文:Edict of Milan),又譯作米蘭詔令或米蘭詔書,是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在313年於 意大利的米蘭頒發的一個寬容基督教的敕令。 此詔書宣布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且發還了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亦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14 KB (4,184 個字) - 2022年1月17日 (一) 11:46
  • 955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勒赫菲爾德戰役中擊敗了馬扎爾人,標誌着維也納和奧地利的崛起。 976年,巴本堡家族的利奧波德一世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封為巴伐利亞東部邊區(馬克)的藩藩侯侯(封疆伯),這塊匈牙利邊境上的封地後來演變為奧地利。996年史書上第一次出現了「奧地利」這個名稱,
    19 KB (4,967 個字) - 2020年7月16日 (四) 12:29
  • 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是天主教會於869年10月5日至870年2月28日召開的大公會議,由東羅馬帝國皇帝巴西爾一世和教宗哈德良二世召開,這次會議罷免了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佛提烏,恢復了他的前任伊格納提奧斯的職務。 基督七大聖事俗稱教七禮或七聖禮,是7種被賦予特殊神聖意涵的儀式,是基督教會一切宗教活動的
    3 KB (668 個字) - 2022年3月2日 (三) 06:50
  • 薩洛尼卡敕令是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格拉提安和瓦倫提尼安二世於公元380年2月27日在薩洛尼卡頒布的敕令,確立尼西亞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米蘭敕令,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境內得以合法存在,325年為解決教義爭端,君士坦丁大帝召集了尼西亞會議,確定了尼西亞信經,為基督教確立為羅
    3 KB (700 個字) - 2022年4月1日 (五) 20:07
  • 加普:[Gap]是法國東南部的一座城市,為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上阿爾卑斯省省會,是該省最大的聚居地。該地位於一個寬闊的山谷中,最初由高盧人所建,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於公元前14年占領該地,如今是一處美麗的城鎮。 法國上阿爾卑斯省的省會 大洲: 歐洲【Europe】 國家/地區:法國[France]
    3 KB (506 個字) - 2022年9月27日 (二) 15:22
  • 狄奧多西一世 Theodosius I(約346年-395年1月17日)又譯為狄奧西亞一世或杜多思一世,亦作狄奧多西大帝,出生於西班牙西北部的加拉西亞省。是羅馬帝國皇帝(379年~395年),392年統治整個羅馬帝國。他是最後一位統治統一的羅馬帝國的君主。 他的父親為弗拉維烏斯·狄奧多西將軍。母親名字不詳。
    6 KB (1,623 個字) - 2020年2月17日 (一) 20:02
  • ),(244年-312年,英語:Diocletian,/ˌdaɪ.əˈkliːʃən/,拉丁語: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羅馬帝國皇帝,於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他結束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235年—284年),建立四帝共治制,使其成為羅馬帝國後期的主要政體
    6 KB (1,619 個字) - 2022年8月22日 (一) 09:56
  • 的國家相對稱。俄國元老院直接把古羅馬帝國皇帝的拉丁文頭銜拿來獻給彼得。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國最高統治稱者稱「沙皇」(Tsar),也就是「愷撒」的意思。 德文「皇帝」是Kaiser,凱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德文寫成Römischer
    9 KB (2,186 個字) - 2021年1月11日 (一) 12:45
  • 「美男子」「金雀花」,1129年通過繼承成為安茹、都蘭、曼恩伯爵,1144年通過征服成為諾曼底公爵。由於他和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之女和繼承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的遺孀馬蒂爾達皇后的婚姻,他的長子「短斗篷」亨利繼承了英格蘭的王位,開創了金雀花王朝。 若弗魯瓦是安茹伯爵富爾克五世和曼恩女伯爵拉
    1 KB (268 個字) - 2019年9月25日 (三) 14:51
  • 6年—1105年在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084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巴伐利亞公爵(1055年起)。他不是這個王朝最強大的君主,但卻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位。他與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間圍繞主教敘任權展開的激烈鬥爭,一直是歷史學家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亨利四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的長子,母為普瓦圖的阿
    2 KB (459 個字) - 2020年3月12日 (四) 22:59
  • 貝利撒留(拉丁語:Flavius Belisarius, 希臘語:Βελισάριος,505年-565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麾下名將,北非和意大利的征服者。也譯作貝利薩留斯、貝利沙斯。 儘管有皇帝查士丁尼的猜忌,貝利撒留的軍旅生涯相當成功,歷史學家將他列為最後的羅馬人之一。 拜占庭帝國對
    3 KB (590 個字) - 2022年8月25日 (四) 09:57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