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道,治所宣化縣,這是南寧相當於今省級政權治所開始。 宋朝統一全國後,邕州隸屬於廣南西路,下轄宣化、武緣等7縣,今南寧仍為昌州、宣化縣治所。 元至元 (忽必烈)十六年(1279年),改邕州為邕州路,轄宣化縣、武緣縣,置邕州路總管府,兼左右兩江溪峒鎮撫,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泰定 (元朝)元年(1324年)
    8 KB (1,489 個字) - 2022年8月25日 (四) 12:35
  • 當順利。 至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1274年7月20日),忽必烈向行中書省及蒙古、漢軍萬戶千戶軍士發布問罪於宋的詔書《興師征南詔》。 至元十一年(1274年)農曆七月,忽必烈發布《下江南檄》,派伯顏統率大軍討伐南宋,並告誡伯顏要學習曹彬不殺平江南。伯顏後來取臨安,的確做到了忽必烈的要求。至元十三年正月
    86 KB (22,232 個字) - 2022年11月16日 (三) 21:25
  • 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末年:1294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以前創製的年號,共連續使用了31年。 至元元年(1264年),蒙哥逝世(1259年)後的汗位爭奪戰中,忽必烈擊敗其弟阿里不哥,並於當年改元至元;然而由於蒙古帝國在窩闊台死後已然存在分裂的隱患,受到部分蒙古宗王的抵制,忽必烈
    3 KB (731 個字) - 2020年2月20日 (四) 08:26
  • ,賈似道派了範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兩者之間不和。賈似道封鎖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並不知此事。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大元帝國。在至元九年(1272年),張順、張貴兩兄弟的義兵曾血戰元軍。在至元十年(1273年),樊城失守,襄陽城破,宋軍繼續巷戰,呂文煥最終投降,六年的襄陽保衛戰結束。度
    16 KB (3,886 個字) - 2022年5月8日 (日) 10:31
  • 高麗原有政府體系和傳統文化,「從其國俗」、「自奏選屬官」。 1252年六月,命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國。七月,忽必烈率軍出發。1253年八月,忽必烈率軍從陝西出發,進攻位於今雲南等地的大理國。1254年1月2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國王段興智投降,大理國滅亡,雲貴高原併入大蒙古國版圖。1256年,段興智
    20 KB (5,307 個字) - 2022年8月23日 (二) 17:45
  • 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鉅夫舉薦,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
    1 KB (332 個字) - 2019年4月29日 (一) 10:12
  • 憲宗八年(1258年),當蒙哥汗命忽必烈分兵征鄂州,大舉南侵之時,郝經一再向忽必烈致論,亟言不當南下。忽必烈先是以已經和蒙哥汗約定聯合攻宋,不能中止為辭,否定了郝經的建議。但當蒙哥汗死於合川釣魚山,阿里不哥圖謀篡位,威脅到忽必烈汗位繼承權的時刻,忽必烈開始採納郝經的建議。適值南宋奸雄賈似道派間使稱臣納幣請和,忽必烈遂班師北上
    15 KB (3,644 個字) - 2020年10月21日 (三) 20:14
  • 宋戰爭的忽必烈(拖雷第四子)與受漠北蒙古貴族擁護的阿里不哥(拖雷第七子)為了爭奪汗位而發生戰爭,最後忽必烈於1264年獲勝,而蒙古帝國也宣告徹底地分裂。自元太宗窩闊臺去世以來,蒙古四大汗國先後自立,而忽必烈對於「蒙古大汗」稱號的繼承也沒有得到蒙古諸部的一致承認。 1260年三月忽必烈召集擁護
    172 KB (39,905 個字) - 2020年2月26日 (三) 07:48
  • 太后謝道清,孫子宋恭帝被帶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授宋福王趙與芮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大司農、平原郡公。 在大都,趙與芮生活了11年,在經歷了兒子、孫子的死難之後,也許變得更加低沉。為了減弱忽必烈的猜忌,保住趙宋血脈,他向元世祖忽必烈貢獻出了他的全部家產,宗室得以保全。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7年),故宋榮王趙與芮薨逝,享壽八十,善終。
    11 KB (3,033 個字) - 2019年9月17日 (二) 15:50
  • 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獄中作《指南後錄》第三卷、《正氣歌》。 忽必烈愛其才,先後派出平章政事阿合馬、丞相孛羅招降,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1283年1月8日),忽必烈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文天祥堅貞不屈,答曰:「一死之外,無可為者。」元朝又請出當時已經降元的南宋大臣
    12 KB (2,835 個字) - 2022年7月19日 (二) 23:20
  • 中,均以佛勝道敗告終,道教地位降低,後來有人向忽必烈請求全毀道教書籍,忽必烈准奏。真金聽從道士張留孫建議,對忽必烈說:"黃老之言,治國有不可廢者。"忽必烈有所悔悟,於是道教的地位又有所上升。 但是真金對伊斯蘭教的態度非常差,真金參政後的1279年(至元十六年)十二月,有一群來華的回回商人,因拒絕食
    24 KB (6,509 個字) - 2020年5月29日 (五) 22:38
  • 蒙哥又以其弟忽必烈統領漠南漢地軍政事務,同時指揮向南(東亞)、向西(西亞)兩個方向的征服戰爭。 1252年農曆六月,命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國,次月,忽必烈率軍出發。1253年農曆八月,忽必烈軍至陝西,開始進攻位於今雲南等地的大理國。1254年1月2日(元憲宗三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
    29 KB (7,060 個字) - 2021年1月10日 (日) 21:09
  • 10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中國元朝建國後,元朝皇帝忽必烈與爪哇經常互派使節,保持友好,後來爪哇國王卻刺元朝詔使孟右丞,忽必烈認為這是對大元帝國的莫大侮辱,遂決定在1292年出兵征伐爪哇。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任命史弼為統帥,泉州太卿亦黑迷失 ,福建行省右丞高興為副帥,率兵2萬,戰船千艘,渡海進攻爪哇。
    7 KB (1,870 個字) - 2022年10月26日 (三) 22:18
  • 屬國。 伊兒汗國為旭烈兀在1256年正式建立,包括大伊朗等地。欽察汗國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時已實際上獨立,僅伊兒汗國承認忽必烈的大汗位,但在忽必烈去世後也獨立。造成蒙古帝國實際上的分裂。 1271年忽必烈在其領地內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蒙古文則稱為「大元國」(Dai Ön Ulus)或「大元大蒙古國」(Dai
    54 KB (12,196 個字) - 2022年8月23日 (二) 08:25
  • 的農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為一年四次的大祭。 大蒙古國皇帝這個稱號,歷史記載來源於至元三年(1266年)大蒙古國皇帝忽必烈給日本的國書,在國書中,忽必烈在國書開頭自稱「大蒙古國皇帝」,在後面的內容中,自稱為「朕」,此時距離他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正式建立元朝,還
    17 KB (4,513 個字) - 2022年7月19日 (二) 23:17
  • 歸垂三十載"(見本集卷五《劉藥莊詩集序》)。 元初時期,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十六年(1279,南宋·衛王趙昺祥興二年)南宋滅亡,隱居不仕,閒居30餘載,以詩文自娛。詩文氣韻沖澹,有蕭然自得之趣。 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享年約80歲。著有《秋聲集》、《秋聲詩餘》1卷,為
    7 KB (1,734 個字) - 2020年5月21日 (四) 06:35
  • 250年),忽必烈召姚樞至漠北訪問治道,他陳述儒家傳統的帝王之學、治國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受命總制漠南漢地軍事,姚樞建議他在與南宋接壤地區屯兵,積穀守邊,徐圖滅宋,被採納。後隨忽必烈攻大理、鄂州,他屢諫屠戮。忽必烈即位後,姚樞以藩府舊臣預議朝政,參定一代制度,官至翰林學士承旨。 至元十七年(1280年),姚樞病逝,年七十八。
    1 KB (353 個字) - 2018年11月23日 (五) 17:24
  • 篤可汗。 至元二十二年農曆十二月十日(1286年1月5日),皇太子真金去世,元世祖欲立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為皇太子,但1292年答剌麻八剌因病去世。至元三十年(1293年)真金三子鐵穆耳受皇太子寶,總兵鎮守漠北和林。至元三十一年農曆正月二十二日(1294年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去世,被封為晉王
    16 KB (3,832 個字) - 2021年5月31日 (一) 11:53
  • 金,「下金桓州,得其監馬幾百萬匹,分屬諸軍,軍勢大振」。 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駐帳於金蓮川。在這裡,忽必烈廣召天下名士,組成了著名的「金蓮川幕府」。金蓮川幕府的建立,對忽必烈治理漢地乃至統一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 元上都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元代都
    12 KB (2,882 個字) - 2020年1月13日 (一) 05:14
  • 又統帥大軍負責對窩闊台汗國海都汗的戰爭,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前,任命伯顏和不忽木等人為託孤大臣,1294年2月18日元世祖去世,1294年5月10日,伯顏和大臣們擁立元成宗鐵穆耳登基稱帝,元成宗登基後,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太傅、錄軍國重事,依前知樞密院事,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庚子日(1295年1月11日),伯顏病逝。
    2 KB (473 個字) - 2021年5月30日 (日) 22:50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