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乾癬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乾癬又稱為銀屑病,是一種慢性免疫疾病,會反覆發作,並不具傳染性。由於皮膚的免疫系統失調而導致皮膚細胞的生長增加,成為厚厚的皮屑。目前統計上男女發生率相同,在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而台灣每年因乾癬就診的人數約為8萬人,男性平均出現於35.5歲,女性為30.4歲。 乾癬 ,不會傳染,為一常見的
    11 KB (2,512 個字) - 2021年8月13日 (五) 16:48
  • 筋膜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筋膜是一種結締組織。 結締組織是身體中拿來連接、填充、包覆不同組織、器官、內臟的東西。我們熟悉的很多結構,例如:骨膜、肌腱、韌帶、筋膜、膠原蛋白……等等,都屬於結締組織,可以說在你身體裡到處都是。 結締組織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功能,因此有不同的特性,有的很堅韌、有的彈性又滑溜。結締組織雖然有不同的型態
    10 KB (2,036 個字) - 2022年12月1日 (四) 23:45
  • 乳癌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乳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惡性瘤。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變異而來,如細胞出現病變時,就可能演變為癌細胞,進而出現過度繁殖的現象。當癌細胞積聚在某個組織或器官,如乳腺管或乳小葉,就會形成腫瘤。乳癌在歐美佔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在我國據衛生署統計台灣女性 癌症發生率中,乳癌已躍居第二位,僅次於子宮頸
    13 KB (3,135 個字) - 2021年6月26日 (六) 17:39
  • 白斑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白斑是又稱為 "白癜瘋",白斑是一種常見的色素退化消失的問題,全身到處都可能產生。一般身體兩側都會出現,呈現乳白色斑塊。常見侵犯部位包括臉部、嘴唇、手部、手臂、腿部、生殖器。 白斑的特徵是皮膚出現境界鮮明、形狀不規則的雪白斑塊。白斑雖非致命疾病,也無傳染之虞,卻會蔓延擴散,影響瞻觀,對病
    12 KB (2,663 個字) - 2021年9月30日 (四) 23:45
  • 子宮頸癌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子宮頸癌是一種發生在子宮頸的惡性腫瘤,最大的成因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子宮頸癌主要是鱗狀細胞癌,少部分是腺癌和其他類型,而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普及,大部分已開發國家往往是發病率高,但死亡率低。子宮頸癌早期沒有症狀,但隨著病程演進,可能會出現非經期的陰道出血,或是性行為後陰道出血、白帶增加、下腹疼痛以及排尿問題。
    14 KB (3,513 個字) - 2021年6月23日 (三) 23:28
  • 乳糖不耐症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就是身體無法完全消化乳糖,因此在食用乳製品後,患者會有腹瀉、排氣和脹氣的情況。這種情況也稱作乳糖吸收不良,雖然對人體沒有大礙,但這些症狀常令人不舒服。不過大部分的乳糖不耐症患者可以忍受這些不適,所以不需要完全戒掉所有乳製品。 乳糖不耐症極為常見,不
    14 KB (3,487 個字) - 2021年8月8日 (日) 00:21
  • 失眠症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失眠症(Insomnia)是指您很難入睡、入睡後易醒,或兩者兼具的狀況。它可能是一種慢性疾病,讓您在即使想睡時,也沒辦法入睡。失眠時,常會在醒來時感覺疲累,這可能會影響您白天的工作效率。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2017年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慢性失眠症的盛行率為 11.3%;根據馬偕醫院的統計數據,台灣
    12 KB (2,848 個字) - 2021年12月4日 (六) 20:09
  • 椎間盤突出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椎間盤突出是當椎間盤受到突然的重力,或經年累月的壓力時,使椎間盤外圍的纖維輪慢慢突出,中心的髓核被擠出來,而壓迫到神經。 當椎間盤的外層出現破裂,其中果凍狀的物質被擠出,即是椎間盤突出,當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鄰近處的神經,可能引起疼痛、麻木、刺痛感,或是四肢的無力感。此外,突出的椎間盤物質也可能刺激神經、導致發炎而引起更多的疼痛。
    12 KB (2,562 個字) - 2021年9月15日 (三) 11:51
  • 灰指甲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灰指甲」跟「香港腳」可以說是難兄難弟,兩者都是真菌感染,都很容易出現在腳上,只是感染的部位不一樣,一個是指甲,一個則是皮膚。但兩者之間很容易互相影響,比如香港腳患者如果沒有治療,又常常用手、腳指甲去抓搔癢的地方,就很容易讓真菌跑到指甲中,變得更難處理。 正式名稱:甲癬 別名:臭甲、灰指甲。
    10 KB (2,287 個字) - 2021年10月12日 (二) 22:43
  • 泌尿道感染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泌尿道感染是指泌尿道受到細菌、黴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侵入,下泌尿道感染指的是尿道炎及膀胱炎,症狀有解尿疼痛、頻尿、尿急、尿液混濁、血尿。膀胱炎甚至會引起骨盆區域的不舒服等症狀。當感染向上漫延,就會造成上泌尿道感染,會引發腎盂腎炎及腎臟化膿,此時有可能會引起腰痛,嚴重時引起全身性的感染症──敗血症。 泌尿
    7 KB (1,285 個字) - 2023年2月7日 (二) 22:30
  • 三酸甘油脂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簡稱TG)又叫中性脂肪,是人體內的一種脂肪,也存在許多食物中。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產生的熱量,未被消耗掉的部份轉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若不足人體會虛弱;熱量過盛則增加三酸甘油酯,構成皮下脂肪主要成分,導致肥胖或動脈硬化等疾病。
    13 KB (3,101 個字) - 2021年8月28日 (六) 23:19
  • 阿基里斯腱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阿基里斯腱」,又稱「跟腱」,或俗稱「後腳筋」,是人體中最大的肌腱,由小腿後側肌肉(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延伸連接至腳跟跟骨,主要負責腳板往下踩的動作,提供行走、跑步、跳躍時的推進力。 小腿接近膝蓋處的後方肌肉最外層是「腓腸肌」,被腓腸肌包覆在小腿內的是「比目魚肌」。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往下接近腳踝處會往下
    11 KB (2,464 個字) - 2021年10月7日 (四) 23:20
  • 汗斑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汗斑(Tinea versicolor),又稱為變色糠疹 (Pityriasis versicolor ),是體表黴菌感染的一種。不同於皮癬菌(Dermatophyte)感染的體癬和香港腳,汗斑是由「皮屑芽孢菌(Malassezia/ Pityrosporum)」家族的酵母菌(yeast)所引起。
    11 KB (2,616 個字) - 2022年4月26日 (二) 23:30
  • 褪黑激素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褪黑激素(英文 melatonin)是一種荷爾蒙,主要由大腦松果體分泌,脊椎、腸道等地方也會分泌,在「睡眠—清醒」週期的控制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褪黑激素主要用於調節人體生理時鐘,一般都會在晚上分泌以幫助睡眠,白天時分泌減少,正常人的褪黑激素量約在半夜達到高峰,因此又稱為「睡眠激素」、「黑暗激素」。但
    8 KB (1,689 個字) - 2023年9月9日 (六) 23:15
  • 僵直性脊椎炎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種影響脊椎的關節炎,中文又稱關節黏連性脊椎炎,俗稱竹竿病。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免疫疾病,主要是侵犯關節及附近組織,特別是脊椎關節。常發生於20到40歲的病人。病人常常會有下背痛、脊椎僵硬、關節活動受限故名。 此症並不罕見,在台灣,成
    11 KB (2,492 個字) - 2021年7月31日 (六) 00:19
  • 腸阻塞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腸阻塞,是因為您的小腸或大腸,部分或完全堵塞時,會發生的症狀。若您有阻塞的症狀,會使您體內的食物、流質物或氣體無法正常通過腸道,進而引發引起嚴重的疼痛。 1、機械性阻塞:一般的腸阻塞,可能的原因是 ① 手術後沾黏 ② 膽石阻塞 ③ 疝氣 ④ 腸扭結、腸套疊 ⑤ 腹腔內有腫瘤壓迫或腫瘤阻塞腸
    6 KB (1,145 個字) - 2023年9月23日 (六) 22:42
  • 蜂窩性組織炎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蜂窩性組織炎是[[皮膚真皮層]或皮下組織受到細菌感染,常見於下肢有破皮或開放性傷口。受感染部位最初以發紅開始表現,逐漸腫脹及疼痛。 蜂窩性組織炎常見的細菌包括俊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菌、嗜肉菌等。細菌經由傷口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釋放毒素,而在組織空隙內滋長,引起局部組織炎性反應。人體的皮下脂肪層是一
    13 KB (3,042 個字) - 2021年10月16日 (六) 15:02
  • 馬凡氏症候群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馬凡氏症候群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由於組成結締組織成份的fibrillin-1基因缺陷,使得多種器官系統受到影響,特別是骨骼、眼睛、心血管系統。 馬凡氏症(Marfan syndrome)是一種全身性結締組織病變的疾病,主要是因第15對染色體上的肌原纖維蛋白(fibrillin—1,FBN1)基
    8 KB (1,825 個字) - 2023年3月28日 (二) 22:21
  • 梅尼爾氏症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梅尼爾氏症(Ménière’s disease)首先被法國醫師普羅斯珀.梅尼爾(Prosper Ménière)所發現,並以此命名。 梅尼爾氏症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通常好發於20~40歲成年人,患者以女性居多,常因內耳的淋巴分泌過多、內耳內淋巴囊的吸收功能異常,或是內淋巴循環受阻,而導致內淋巴液壓
    8 KB (1,571 個字) - 2024年3月6日 (三) 23:40
  • 自體免疫疾病 (分類 410 醫學總論)
    自體免疫疾病泛指人體內免疫細胞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組織細胞,引起病變的疾病。常見的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燥症、硬皮症、僵直性脊椎炎等。 免疫系統:身體裡的守衛部隊 免疫系統就像是我們身體裡的軍隊,免疫細胞就好比身體裡的軍人,不同的軍人執行不同的職務,必須分工合作,相互支援才能維持國家的安
    12 KB (2,905 個字) - 2021年11月24日 (三) 15:22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