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旗山區

增加 70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武德殿位於鼓山山腳下,創建於昭和九年(西元一九三四年),為日治時代為發揚武術道德所建。建築物為仿唐式宮殿建築,樑柱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仿木結構,外牆洗石子。屋架為木造結構,屋頂為歇山頂,屋脊平直,屋頂的曲線平緩,鋪以日式黑瓦。斗拱壯碩,不施彩繪。入口玄關屋頂之山間朝前,為唐博風式造型。殿內鋪有木板與榻榻米,木板部份以供練習劍道,榻榻米部份以供練習柔道。整棟建築顯得清雅肅穆,所有木造部分皆以台灣檜木為材料,更為珍貴。
八十年代,全台灣只留存三座武德殿,其中又以旗山武德殿造型最優美,保存最完整。詎料八十三年一場無名火竟將武德殿焚毀,經修建後,因透明屋頂風貌與昔日風格不同又有聚熱效果,復經市府補助修建,於103年底重新修復完工。<ref> [https://cishan88.kcg.gov.tw/cp.aspx?n=F51A4B9B1547B29E 武德殿],高雄市旗山區公所       </ref>
===旗山天后宮===
位湄洲里永福街二三巷十六號,廟後方以中山路相隔為仿巴洛克式街屋。天后宮是旗山的「媽祖廟」,相傳建於清嘉慶年間,為旗山人信仰活動的中心。
左外牆鑲有嘉慶二十二年重立的乾隆四十四年「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碑記」,廟內左右牆亦分別鑲有道光四年重立的「嘉慶二十一年興建天后宮碑記」及道光二十四年立的「重修天后宮碑記」,皆為旗山最珍貴的史料。
 
===聖若瑟教堂===
 聖若瑟教堂隱身於義德街巷弄入口,為一棟優雅華美的哥德式建築,由戴剛德神父於1959年創建,主要作為傳教用途。其左右兩側模仿歐洲文藝復興後期流行的對稱衛塔,塔頂上做雉堞,並搭配圓拱長窗及玫瑰花窗浮雕,正面是高聳山牆,以洗石子的灰色調呈現出簡練之感。早期教堂一樓原為醫療所,後來繼任的神父在教堂旁蓋了棟三層樓房的醫院,數年後因缺乏醫生而關閉,目前一樓為辦公室,二樓方為教堂。聖若瑟教堂的繁複工藝和精緻典雅,使其於2001年於文建會舉辦的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中榮獲當時高雄縣的榜首及全臺歷史百景的第21名。
===旗山糖廠===
旗山糖廠原名旗尾糖廠,1909年由高砂製糖株式會社創立,1927年轉售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於擴充機械設備後,每日製糖產量提升到1500噸。1960年代,面臨其他開發中國家低價競爭,台灣砂糖外銷市場日益萎縮,產量逐年遞減,直至80年代終告停產,並拆除鐵道網絡。廠區生產停擺後,日制廠房、紅磚倉庫及廠長宿舍目前仍保存完整,聳立的煙囪更是糖廠最為醒目的地標,近大門處則闢建為遊客休憩園區,販售台糖多角研發產品,其中最為暢銷的乃是冰棒和冰淇淋,有機會來旗山遊玩時,不妨來糖廠品嚐這沁涼甜蜜的滋味。  <ref> [https://cishan88.kcg.gov.tw/cp.aspx?n=41C610D8C8D68A2F 認識旗山],高雄市旗山區公所</ref>
===旗尾山===
旗尾山座落於高雄市杉林區,屬於玉山山脈的末端,有著小百岳之稱,東鄰美濃平原和荖濃溪,西接楠梓仙溪和旗山鎮,由於地理位置極佳,只要登上旗尾山祠頂便可展望浩瀚無礙的絕世美景。
攀登旗尾山共有三處登山口,海拔約有318公尺,山頂有一座涼亭,白色的牆面與藍色的屋頂據傳是參照台北中正紀念堂,以原比例的25分之1縮小建造而成,為民國七十年代山上整建登山步道時所建,亭前更立有「旗尾山祠」碑,貝麵科有朝禾十四年二月十一日建立。<ref> [https://okgo.tw/butyview.html?id=3911 旗尾山],玩全台灣</ref>
 
===旗山著名的特色小吃===
旗山特色小吃老店林立,如旗山老街的許家豆花湯圓、三哥臭豆腐、綠野鮮蛋糕、火車頭當歸鴨、朝林鮮果汁的楊桃杏仁露、香蕉冰紅茶、吉美的香蕉蛋糕、阿婆香雞排、101養生饅頭的爆漿黑糖包、枝仔冰城的枝仔冰……皆受歡迎。另外很受年輕人喜歡的舒適簡餐廳如碧蓮餐館酥皮濃湯,也佔有一席之地。
另外,還有不在老街上的在地人氣小吃如延平一路的榮記肉圓、林家燻茶肉、紅槽肉黑白切、復新街的李家當歸鴨,也都是受推薦的數十年老店,這些老店大都已經傳承二代或三代,豐沛的小吃文化。<ref> [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852326.htm 高雄旗山一日遊必去8景點 再到老街吃特色小吃! 原文網址: 高雄旗山一日遊必去8景點 再到老街吃特色小吃! ],ETtoday旅遊雲</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3,7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