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汪曾祺

增加 19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p >
==人物事迹==
<p style="text-indent:2em;">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p >
[[File:汪曾祺5.jpg|缩略图|左|汪曾祺:]]
<p style="text-indent:2em;">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p >
 
=== 求学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5年,汪曾祺入高邮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1926年秋,汪曾祺入县立第五小学读书。</p >
[[File:汪曾祺作品.jpg|缩略图|左|汪曾祺:]]
<p style="text-indent:2em;">1932年秋、汪曾祺小学毕业考入高邮县初级中学读书。</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7年,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告急。正读高中二年级的汪曾祺不得不告别南菁中学,并辗转借读于淮安中学、私立扬州中学以盐城临时中学,这些学校的教学秩序都因战争而打乱。汪曾祺就这样勉强读完中学。后战事日紧,汪曾祺随祖父、父亲到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半年,他在小说《受戒》里描写过这个小庵。</p >
[[File:汪曾祺2.jpg|缩略图|左|汪曾祺:]]
<p style="text-indent:2em;">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大学期间,汪曾祺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p >
{{reflist}}
[[Category:媒體影視人物 ]][[Category:文學家]][[category:中国人文科技人物 、作家]]
128,6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