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汪曾祺

增加 47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p style="text-indent:2em;">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 ,男 ,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p >
==人物事迹==
<p style="text-indent:2em;">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p >
[[File:汪曾祺5.jpg|缩略图|左|汪曾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p style="text-indent:2em;">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25年,汪曾祺入高邮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1926年秋,汪曾祺入县立第五小学读书。</p >
[[File:汪曾祺作品.jpg|缩略图|左|汪曾祺:汪曾祺作品。]]
<p style="text-indent:2em;">1932年秋、汪曾祺小学毕业考入高邮县初级中学读书。</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37年,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告急。正读高中二年级的汪曾祺不得不告别南菁中学,并辗转借读于淮安中学、私立扬州中学以盐城临时中学,这些学校的教学秩序都因战争而打乱。汪曾祺就这样勉强读完中学。后战事日紧,汪曾祺随祖父、父亲到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半年,他在小说《受戒》里描写过这个小庵。</p >
[[File:汪曾祺2.jpg|缩略图|左|汪曾祺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p style="text-indent:2em;">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大学期间,汪曾祺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p >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ref>[http://wenhua.yzwb.com/system/2010/02/24/010075880.shtml 汪曾祺小说的主要特点 .扬州晚报网[引用日期2013-12-13]]</ref>
=== 历史评价 ===
<p style="text-indent:2em;">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 贾平凹 ]] 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ref>[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3-07/31/c_125092912.htm 贾平凹评价汪曾祺:一只文狐修炼成老精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0-02]]</ref></p >
<p style="text-indent:2em;">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中国作家网评)</p >
128,6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