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Z42/39、Z40/41次列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Z42/39、Z40/41次列車中國鐵路運行於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至中央直轄市上海之間的直達特快旅客列車,由烏魯木齊鐵路局烏魯木齊客運段上海車隊負責客運任務。列車使用25T型客車,沿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蘭新鐵路、隴海鐵路及京滬鐵路運行,全程4112公里,跨越新疆、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五省一市一區,途經百里風區戈壁,在廣州至拉薩的Z264/265、Z266/263次列車開行前,曾是中國境內運行里程最長、運行時間最多、沿途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一趟列車。其中烏魯木齊站至上海站運行40小時27分,使用車次為Z42/39次,上海站烏魯木齊站運行39小時29分,使用車次為Z40/41次。截至2007年,列車已連續10年獲得鐵道部的「紅旗列車」稱號,並在社會中介機構對全路300個站車用戶滿意度測評中,獲得列車用戶滿意度第一名。

歷史

Z41/42這對車次最初用於天津上海的直達特快列車[1],2009年8月15日改為D341/342次臥鋪動車組列車(後因京滬高速鐵路開通而停運),原車次得以留空。

現行Z40/41、Z42/39次列車的前身為1957年開通、由上海開往蘭州的42/43、44/41次列車,由上海鐵路局值乘,1960年因蘭青鐵路開通而延至西寧,車次改為52/53、54/51次。這班列車一度於1963年停運,1964年蘭州至上海間恢復運行,1965年4月18日起隔日延長至烏魯木齊,編組包括硬臥車3輛,硬座車5輛,郵政車、行李車、餐車、軟硬臥合造車各1輛,在當時是上海唯一一對往西北方向的列車,但因為當年南京長江大橋尚未通車,火車需要過輪渡關係,加上鐵路發展落後,全程需行走101小時3分鐘,需停靠八十餘站,是全路里程及運行時間最長的國內長途旅客列車。即使在南京長江大橋開通後,第一次中國鐵路大提速前的90年代初期,運行時間依然長達76小時35分鐘。但截至2016年9月,從烏魯木齊至上海需時40小時37分鐘(2015年曾壓縮至39小時29分鐘),中國鐵路運行時間最長的圖定旅客列車是烏魯木齊至齊齊哈爾的K1082/1083、K1084/1081次列車,單程運行68小時19分。

1968年,23型座臥兩用客車一度在52/53、54/51次列車上試運營。上山下鄉運動期間,該列車的乘客以探親後返疆的知識青年為主,並因長期嚴重超員且乘客行李極多而與上海至哈爾濱的56次列車一併被乘客戲稱為「強盜車」,作家王安憶於知青大返城後撰寫的短篇小說《本次列車終點》及後來的《51/52次列車》也以新疆回滬的51次列車為藍本。

1997年,52/53、54/51次列車更換空調車底。2000年10月21日,該列車在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中提升等級為T52/53、T54/51次特快列車。2014年10月31日,T52/53、T54/51次列車改用25T型車底。同年12月10日,T52/53、T54/51次列車更改車次為Z40/41、Z42/39次,Z41/42這對原用於津滬列車的車次得以重新啟用。同年12月28日起,列車於蘭州至烏魯木齊段改經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運行,同時運行時間大幅壓縮,烏魯木齊至上海比此前提速逾5小時,上海至烏魯木齊提速逾2小時。

2015年3月20日,Z40/41、Z42/39次列車於嘉峪關哈密段改經蘭新鐵路運行[2]

由於車體不足,Z40/41、Z42/39次列車只能每四天開行三天,烏魯木齊鐵路局計劃自2016年1月1日起將這班列車改為每日開行。

2016年8月1日,配合烏魯木齊鐵路局調整列車運行圖,Z40/41、Z42/39次列車改為烏魯木齊站始發終到。

2019年4月10日,配合張家莊隧道整治,Z40/41、Z42/39次列車在嘉峪關至蘭州西間由蘭新客運專線改為經蘭新線運行。

視頻

Z42/39、Z40/41次列車 相關視頻

Z41次特快列車 上海-烏魯木齊南 駛經隴海鐵路寶雞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