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Z69/70次列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Z69/70次列車中國鐵路運行於首都北京至新疆首府烏魯木齊之間的一對直達特快旅客列車,自1969年9月起開行,由烏魯木齊局集團烏魯木齊客運段北京車隊負責客運任務,是新疆始發的第一趟進京列車。列車使用25T型客車,沿京廣鐵路、石太客專、太中銀鐵路、包蘭鐵路、干武鐵路、蘭新鐵路和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運行,途經北京、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和新疆五省區,穿越百里風區和戈壁沙漠,全程3096千米,是全國進京列車中里程最遠、運行時間最長的列車之一[1]。其中北京西站至烏魯木齊站運行30小時47分,使用車次為Z69次;烏魯木齊站北京西站運行30小時02分,使用車次為Z70次。截至2006年,列車共18次獲得鐵道部授予的「紅旗列車」稱號,並先後被評為全國鐵路文明示範列車和全路進京、進滬、進穗直通旅客快車「樹標塑形」先進列車等殊榮。

歷史

1963年1月,蘭新鐵路全線通車,烏魯木齊站投入運營。1963年1月15日,蘭新鐵路接入全國鐵路網,對全國開展了客貨運輸業務,開行了烏魯木齊至西安的69/70次直快旅客列車。1969年9月1日,中國鐵路調整運行圖,將69/70次列車的運行區段延長至北京,正式開行北京至烏魯木齊的直通旅客列車,結束了新疆沒有進京列車的歷史。列車使用22型客車,經由京廣鐵路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運行,全程3768公里,單程耗時4天4夜,由於列車線路長、時間久,一些旅客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突發精神病的現象時有發生。1981年10月11日,中國鐵路實施新運行圖,為了加快長途客流的運送,將部分運行時間跨兩晝夜的直通旅客快車升級,其中69/70次列車升級為特別旅客快車。

1997年,中國鐵路實施第一次大面積提速,69/70次列車運行時間縮短為67.5小時,北京至烏魯木齊間可在3天內抵達。1998年10月1日,中國鐵路第二次大面積提速調圖開始實施,69/70次列車車體更換為全空調、全封閉的25G型客車,最高運行時速達120公里,運行時間縮短為60小時20分。2000年中國鐵路以配合中國開發西部為重點的第三次大提速實施後,北京至烏魯木齊列車再次被更換為25K型客車,車次改為T69/70次,運行時間壓縮到47小時56分,比原運行時間減少12小時24分,旅行速度提高了20%。

2011年1月11日,隨着太中銀鐵路的建成開通,中國鐵路開始執行新的列車運行圖,T69/70次列車改為經由石太客運專線、太中銀鐵路和干武鐵路運行,里程縮短近663公里,沿途新增中衛、定邊、呂梁、太原石家莊北等五個客運站,不再經過蘭州、天水、寶雞、西安、洛陽、鄭州、新鄉、安陽、邯鄲等站點。兩地的運行時間縮短為34小時以內,票價亦有所下降。

2014年9月15日起,T69/70次列車更換為25T型DC600V直供電集便車底運行,運行時刻暫時不變。

2014年12月10日起,T69/70次列車升級為Z69/70次直達特快列車,運行時間進一步壓縮,運行停站變化。次年2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遊局將該列車冠名為「新疆旅遊號」列車。

2016年8月1日起,列車在烏魯木齊樞紐至哈密區段改經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運行[2],始發終到站改為新建的烏魯木齊站,並保留在烏魯木齊南站的客運業務。

列車編組

Z69/70次列車自開行以來,經歷了開行22型客車、25G型客車、25K型客車以及25T型客車四個發展階段。目前採用的是25T型空調客車,採取18節編組,其中硬臥車13節(2號車欠編)、硬座車3節,軟臥車、餐車和行李車各1節。

列車值乘任務由烏魯木齊客運段北京車隊擔當,車隊下設10個班組,由維吾爾、漢、哈薩克、俄羅斯、錫伯等民族的510名職工組成,其中,共產黨員116名。車隊針對沿途經過省市的地域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禮儀、服務標準培訓,細化各工種作業標準和質量標準,並在列車推出導遊、便民、健康、重點、暖心和提醒等6項特色服務。車隊曾先後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集體、首批全國文明單位和鐵道部先進集體等殊榮,被乘客譽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服務的領頭雁」。

視頻

Z69/70次列車 相關視頻

從北京西到烏魯木齊,客車Z69次列車,緩緩駛過朝陽街跨線橋

參考文獻

  1. 永葆初心,「天山雪蓮號」走過半個世紀 ,搜狐,2019-08-23
  2. 新疆鐵路8月實行新運行圖,喀什政府信息網,2016年07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