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ZB26式輕機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ZB26式輕機槍捷克語:Lehký kulomet vz. 26)是捷克國營兵工廠所生產的一款輕機槍。

此槍外表最大特色是其20發裝彈匣在槍身上方,這令其瞄準基線要移向彈匣左側;輪型表尺也是其外貌特徵之一。

ZB26顯見的另一項特點是快拆槍管,其槍管上的提把不單方便更換槍管同時也方便持槍[1]

此槍曾廣銷各國,聯合王國採購其設計重製成布倫輕機槍,而後德國合併捷克後改稱之為MG26 (t)輕機槍(t 是指 捷克)。

研發沿革

捷克在1921年起決定研發適合本國的輕兵器,在本型武器問世前,捷克採購主要國家多款輕兵器以研思本國需要的最適構型;包括法國貝蒂埃步槍、德爾納機槍、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聖艾蒂安M1907中型機槍、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丹麥麥德森輕機槍等武器。在研發案當中有件代號「布拉格II」(Praha II),是由烏爾斯基·布羅德兵工廠及捷克國營兵工廠布拉格廠合作之輕量級彈鏈進彈武器。1923年該研究案啟動時,布拉格廠只是間規模比較小的武器生產廠,受限於工業產能因此決定走精密度較高的全自動武器研發方針;布拉格廠所屬的工程師瓦克拉夫·哈力克與他的兄弟伊曼紐爾·哈力克與兩位波蘭籍工程師助手在1年內完成了布拉格II計劃原型樣槍,原型槍代號布拉格vz. 24。但沒過多久,因布拉格廠財務危機,哈力克兄弟就被排除在槍械設計團隊外,烏爾斯基·布羅德兵工廠收購布拉格廠後繼續改良vz. 24機槍,布拉格II被布拉格I-23(Praha I-23)給代換,原本的彈鏈進彈設計被更改為彈匣供彈,並解決一些技術問題;雖然在法律上有部分問題未解,但輕機槍在1926年底開始量產,1928年進入捷克陸軍服役,代號ZB vz. 26。後來推出的改良版稱為ZB vz. 30

捷克陸軍除了將ZB vz. 26配發給步兵單位,也普遍裝設在Škoda公司制裝甲車上,捷克國營兵工廠提供各種口徑版本共客戶挑選(最暢銷的版本是7.92×57毫米毛瑟彈);1926年底量產至1939年納粹德國併吞捷克控制武器出口之前,捷克本國生產了145000把ZB vz. 26/vz. 30,其中主要產品為vz. 26,計生產12萬支,留存資料顯示這些機槍被賣到世界上的24個國家,主要客戶包括玻利維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土耳其中國

納粹德國併吞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德國國防軍隨即採用了ZB vz. 26機槍,並改名為MG 26(t) (Tschechisch,即德語中的"捷克「意思)。作為輕機槍,其功能與MG 34相近。二戰初期,武裝黨衛隊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列裝德國國防軍的武器,於是大量採用口徑7.92×57的ZB vz. 26機槍。聯合王國和ZB工程師在 ZB vz. 26 的基礎上設計了在西方盟國間遠近聞名的布倫輕機槍。中國大量引進了ZB vz. 26機槍,根據ZB工廠記錄,1927到1939年間中國進口了30249挺ZB vz. 26機槍。中國本土仿造的ZB vz. 26機槍更是不計其數[2]。這種機槍在中國服役到了朝鮮戰爭甚至更後期。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期間,越盟游擊隊和越南人民軍都使用了ZB vz. 26機槍。

視頻

ZB26式輕機槍 相關視頻

演變出來的ZB-26輕機槍受到多國青睞|央視網
捷克式ZB-26輕機槍,是一把抗戰名槍,很少人知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