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廖仲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Wwxa讨论 | 贡献2023年12月17日 (日) 20:42的版本 (added Category:政治哲學家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籍贯中国广东省归善县鸭仔埗乡窑前村(今惠州市惠阳区陈江镇幸福村),出生於美國加州三藩市。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中国政治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黄埔军校第一任党代表中国共产党挚友中國國民黨革命元勳中国国民党左派光辉旗帜中国國民黨左派领袖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者[1]

廖仲愷
原圖鏈接

生平

與何香凝為伉儷革命家

1877年,廖仲愷生於美國加州三藩市旅美華工家庭。1893年,回中國。1897年,與同為左派何香凝結婚。[2]廖仲愷何香凝伉儷是偉大的愛國者、民主革命家和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廖仲愷與何香凝伉儷追隨孫中山踏上了創立民國與捍衛共和制的舊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時期,他倆為建立、鞏固首次國共合作和實施三大政策,英勇奮斗,前僕後繼;廖仲愷為國殉職灑下一腔熱血後,何香凝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夫志繼續勇猛前進,為抗戰勝利、新中國的成立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杰出貢獻。

孫中山亡命日本

1902年,廖仲愷留學日本,先入讀早稻田大學預科,後在日本中央大學政治經濟學畢業。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執行部外務科負責人。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廣東任都督總参議。1913年,隨孫中山亡命日本

1914年,任中華革命黨財政部副部長,[3]之後隨孫中山反對袁世凱,参加護法運動;並在國民黨刊物內發表文章,贊揚十月革命

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1921年,孫中山到廣州任非常大總統,廖為財政部次長。之後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財政部長,工人部長,農民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等職。

被暴徒刺杀

1925年8月20日,在设于惠州会馆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今越秀南路8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立有纪念碑),被暴徒刺杀,經調查後相信暗殺是國民黨右派所為,當中胡漢民被認為有重大嫌疑。[4]遗体先是暂厝广州驷马岗朱执信墓旁。

1935年,迁葬金陵中山陵侧。廖仲恺与妻何香凝墓,現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天堡城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