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元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0日 (二) 10:12 由 Blackberr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李元吉'''({{bd|603年||626年|7月2日|catIdx=Li,李}}),又名'''劼'''{{NoteTag|name=唐文安縣主墓誌銘|《唐文安縣主墓誌銘》:父巢剌…”)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元吉(603年-626年7月2日),又名[註 1],小字三胡中國唐朝唐高祖的第四子,也是嫡四子。死於玄武門之變

早年

李元吉為竇夫人所生,《新唐書》[1]稱其出生時,母親竇夫人「惡其貌,不舉,侍媼陳善意私乳之。」大業十二年(616年),李淵被任為太原留守,只將次子李世民帶往太原,長子李建成、李元吉、五子李智雲等都留在河東。次年,李世民說服李淵反隋,李淵派密使去河東召諸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潛回太原,十四歲的李智雲卻被留下,後被隋朝殺害。

參與建唐

太原起兵時,李淵以李建成、李世民為大將,封李元吉為姑臧郡公。李淵出兵伐西時,讓李元吉留守太原,後來封他為齊國公,管理十五郡的軍事。李淵建唐後,封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道行軍元帥,封齊王,為并州總管。武德二年,劉武周并州,於是高祖派右衛將軍宇文歆助李元吉守之。李元吉兇猛好兵,在邊地久了,愈發驕侈。乳母陳善意因勸阻他而死。李元吉好畋獵,稱「我寧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獵」,縱左右搶奪百姓。輔佐他的宇文歆勸諫無效便向皇帝李淵上表稱李元吉遊獵擾民,甚至當街射箭,以看人躲箭為樂,百姓怨恨。李元吉因而被免,又說服元老在宮門前請命,不久即復職。劉武周率五千騎至黃蛇嶺,李元吉派車騎將軍張達率五百步兵迎戰,張達稱軍隊少,李元吉堅持派他出戰,全軍覆沒。張達懷恨,引劉武周攻陷榆次,進逼併州。李元吉起初擊退劉武周進攻,但後來太常卿李仲文、尚書右僕射晉州道行軍總管裴寂等援軍都被劉武周所敗後,晉州以北城鎮都被劉武周所得,李元吉害怕,以率強兵出戰為由騙司馬劉德威率老弱守城,趁夜率妻妾棄軍奔回京城,并州失陷。劉德威也棄太原,轉移到馬邑。李淵因李元吉年少沒有苛責,不久加授侍中、襄州道行台尚書令、稷州刺史。武德三年,李世民收復并州。

武德四年,李世民征鄭國王世充,夏王竇建德來救王世充,李世民進軍虎牢關迎戰之,留李元吉和屈突通王世充洛陽。王世充出兵,李元吉設伏擊破之,斬首八百級,生擒其大將樂仁昉及甲士千餘人。李世民敗俘竇建德,王世充害怕而投降,李世民和李元吉都因功受賞,李元吉加司空,加賜袞冕之服、前後部鼓吹樂二部、班劍二十人、黃金二千斤。唐高祖嚴格禁止鑄錢,但允許李世民和李元吉各用三個爐子鑄錢、裴寂用一個爐子鑄錢。同年竇建德部將劉黑闥反唐並奪取竇建德故地,李世民和李元吉前去平定,李世民於次年春擊敗劉黑闥,迫使其逃往東突厥。兄弟倆又攻打叛首魯王徐圓朗,李世民回長安,留李元吉對徐圓朗作戰。但劉黑闥從突厥返回復奪竇建德故地,李元吉不能制止。

與尉遲恭比武

李元吉善於使用馬槊,聽聞尉遲恭擅長避槊,輕視之,想親自試探尉遲恭的本事,約定去掉槊刃,用竿互相刺。尉遲恭卻說即使有刃的槊也不能傷到自己,只去掉自己的槊刃,李元吉卻始終不能用有刃的槊刺中尉遲恭。李世民又命尉遲恭奪取李元吉手中的槊,李元吉騎着馬拿槊要刺尉遲恭,但不一會兒就被尉遲恭三次奪槊。李元吉素來驍勇,驚嘆於尉遲恭的本事,也引以為恥。

參與爭儲

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激化,李元吉認為李建成必能為帝,支持他,李建成也許諾以後以他為皇太弟。李建成和李元吉與唐高祖的寵妃尹德妃張婕妤交好,她們在高祖面前支持李建成,勸他不要改立李世民為太子。

李建成在王珪魏徵建議下,請纓率軍討伐劉黑闥。高祖派他和李元吉前去。武德六年,劉黑闥攻魏州受阻,李建成、李元吉在館陶迎戰之,將其擊潰。劉黑闥北逃突厥,卻被部將諸葛德威伏擊擒獲交給李建成,李建成殺劉黑闥。唐朝至此幾乎一統中國。李元吉加授隰州總管。

李元吉與李建成各自招募壯士,多藏匿罪人,不但和妃嬪勾結,還厚賂中書令封德彝以為黨助。唐高祖漸漸疏遠李世民而愛李元吉。李世民曾隨高祖幸齊王府,李元吉伏護軍宇文寶於寢內,將刺殺李世民。李建成阻止李元吉,元吉怒道:「我是為兄長打算罷了,對我有何益處!」齊王典簽裴宣儼免官,去秦王府做官,李元吉懷疑他泄密,鴆殺之。

武德七年,李世民讓李建成因楊文干事件的謀反罪被唐高祖囚禁,高祖派李世民平定楊文干,許諾以李世民為太子,改封李建成為蜀王。但李世民出征後,高祖妃嬪、李元吉、宰相封德彝等都為李建成說話,高祖改變主意釋放了李建成,仍以他為太子。同年,因突厥屢屢入侵,唐高祖想燒毀長安城,遷都樊城,李建成、李元吉、裴寂都同意,李世民卻反對,遷都未能實行。

唐高祖在城南打獵,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相從,高祖命三子馳射角勝。李建成將肥壯卻喜歡蹶倒的胡馬給李世民,李世民乘之,馬屢蹶倒,李世民卻總能及時跳到數步外,便對宇文士及說:「他想這麼殺我,但死生有命,怎麼能傷到我?」有官員上疏夜觀天象指李世民有天命為天下主。高祖大怒,先召李建成、李元吉,再召李世民指責,但正逢突厥入寇,高祖又改變態度與李世民商議對抗突厥,詔命李世民、李元吉率軍出幽州禦敵,並於蘭池餞行。

八月,突厥可汗率萬餘騎到豳州城西,列陣於五隴阪,唐軍震恐。李世民對李元吉表示不能顯示怯戰,應該與之一戰,並問李元吉是否願意同行。李元吉畏敵不肯戰,於是李世民讓李元吉留下,顧自出陣,最終和平說退突厥。

後來李世民在李建成的太子東宮飲酒時,中毒吐血,世民和唐高祖都認為這是一起謀殺,高祖想派李世民去守衛洛陽,避免兄弟進一步衝突,但李建成和李元吉交換意見後認為這會使李世民在洛陽建立自己的勢力,提出反對,高祖也就沒有這麼做。

九年(626年),轉左衛大將軍,不久進位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隰州都督、稷州刺史等職如故。


引用錯誤:使用群組名稱 "註" 的 <ref> 標籤已存在,但查無對應的 <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或缺少 </ref> 結束標籤。

  1. 《新唐書·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