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丁莱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丁莱夫
出生 1912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丁之夏
职业 军人
知名于 荣获八一奖章 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2枚)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知名作品



丁莱夫(1912年-1983年),男,原名丁之夏,山东省广饶县高卜纸村人。新中国开国少将。 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2枚)及一级、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人物生平

学生时期

丁莱夫,男,原名丁之夏,1912年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高卜纸村人,1920年(民国9年)入本村乡塾读书,1931年(民国20年)考入广饶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从此有机会接触进步师生,阅读进步书刊, 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后任该校学生会主席。1932年,品质恶劣的国民党员赵晋卿任该校校长。丁莱夫与同学王兆津等发动了"驱赵"学潮。

1933年,丁莱夫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在校期间,他勤奋学习,组织进步同学办刊物,并主管《新亚日报》的副刊《农园》。同时联络当时在济南的广饶籍同学,组成"广饶县旅济同学同乡会",宣传马列主义,发展抗日救亡力量。

1935年12月,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丁莱夫接受中共乡师支部交给的任务,在学生中组织山东省立济南乡村师范学校抗日救国会,并当选为主席。同时,串联济南其他学校的进步同学,成立抗日救亡学生会,决定全市学校"一二·一六"总罢课,举行游行示威,声援北平学生反帝爱国斗争。反动当局对此惊恐万状,当即派兵对学校进行封锁,并宣布提前放寒假。丁莱夫按照党的决定,遂即组织学生把抗日救国运动推向工厂、农村。寒假期间,丁莱夫回到家乡,在本村小学办起夜校,组织农民学文化,宣传东北人民奋起抗日的英雄事迹,动员农民组织起来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镇压学生运动,丁莱夫也被列入逮捕名单之中。但他不畏艰险,继续组织同学秘密集会,并赶印《山东省济南反日救亡学生联合会宣言》,痛斥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反动校长卖国求荣的行径。 他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同年4月,丁莱夫由景慕达李师侗介绍,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1937年4月,丁莱夫遵照党的指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7年8月5日结业后,奉命挺进敌后,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民运干事,,9月随军挺进晋察冀,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历任晋察冀边区阜平县政府第一科科长,阜平县政府秘书长,唐县工人抗日救国会主任,中共唐县地委宣传部部长,主编《阵地报》,中共唐县县委书记。1941年起任中共北岳区党委秘书长,中共第四分区地委民运部部长,中共第四分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

在解放战争中,丁莱夫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纵队第一旅政治委员,独立五十五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长等职。曾率军两进绥远,围攻归绥城,参加解放张家口和著名的平津战役。

抗美援朝

1951年7月,丁莱夫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二十兵团组织部长。1954年5月,任志愿军二十兵团政治部副主任兼兵团党委代理书记、副书记。1956年11月,升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在朝鲜的日日夜夜里,他处处以身示范,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几次重病在身,仍坚持工作。丁莱夫曾被选为志愿军回国汇报团成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1]

援朝回国

回国后,1959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六军政治委员。后任六十三军政委。[2] 1962年11月,丁莱夫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党委第一书记。丁莱夫为发展党的广播事业做出重要建树,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文革期间 =="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林彪、江青一伙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向中央广播事业局进行猖狂的夺权斗争。他们把主持广播事业局工作的丁莱夫作为夺权的最大障碍,多次点名。丁莱夫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进行坚决的抵制和针锋相对的斗争。由于长期遭受迫害,丁莱夫的身心健康遭到严重摧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经中央决定,对强加给丁莱夫的一切污蔑不实之词,全部推倒,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文革之后

1975年9月, 丁莱夫被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任职期间,他坚持党的原则,积极消除林彪的流毒和影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直至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1980年,丁莱夫转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顾问,级别调整为正兵团职。1982年离休。

丁莱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3年8月28日逝世,终年71岁。

荣誉成就

1955年9月,丁莱夫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等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丁莱夫为发展党的广播事业做出重要建树,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

1956年11月,升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本人物评价

丁莱夫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在近五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在白色恐怖的艰苦岁月里,他出生入死,不畏艰险,积极参加党的地下活动。在革命战争年代,他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南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英勇作战,勤奋工作,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光辉的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积极参加反对林彪、"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二大制定的宏伟纲领。丁莱夫同志长期从事党的工作和我军的政治工作,他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严肃认真,顾全大局,任劳任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深受党的信任和群众的尊敬。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林彪、"四人帮"一伙把主持广播事业局工作的丁莱夫同志作为夺权的最大障碍进行打击。丁莱夫同志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对林彪、"四人帮"一伙的阴谋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此,长期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身心健康遭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后,经中央决定,对强加给丁莱夫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均予全部推倒,彻底平反,恢复名誉。[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