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下田菊菊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下田菊

下田菊(拉丁学名:Adenostemma lavenia (L.) O. Kuntze菊科下田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单生,头状花序,花序分枝粗壮;瘦果倒披针形,花果期:8-10月。

下田菊全草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味苦,凉。用于风湿关节痛,咳嗽痰喘,咽喉肿痛,乳蛾,黄疸,痈疖疮疡。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直立,单生,基部直径0.5-1厘米,坚硬,通常自上部叉状分枝,被白色短柔毛,下部或中部以下光滑无毛,全株有稀疏的叶。基部的叶花期生存或凋萎;中部的茎叶较大,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或狭楔形,叶柄有狭翼,长0.5-4厘米,边缘有圆锯齿,叶两面有稀疏的短柔毛或脱毛,通常沿脉有较密的毛;上部和下部的渐小,有短叶柄。头状花序小,少数稀多数在假轴分枝顶端排列成松散伞房状或伞房圆锥状花序。花序分枝粗壮;花序梗长0.8-3厘米,被灰白色或锈色短柔毛。总苞半球形,长4-5毫米,宽6-8毫米,果期变宽,宽可达10毫米。总苞片2层,近等长,狭长椭圆形,质地薄,几膜质,绿色,顶端钝,外层苞片大部合生,外面被白色稀疏长柔毛,基部的毛较密。花冠长约2.5毫米,下部被粘质腺毛,上部扩大,有5齿,被柔毛。瘦果倒披针形,长约4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钝,基部收窄,被腺点,熟时黑褐色。冠毛约4枚,长约1毫米,棒状,基部结合成环状,顶端有棕黄色的粘质的腺体分泌物。花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水边、路旁、柳林沼泽地、林下及山坡灌丛中。海拔460-2000米[1]

分布范围

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此外在印度、中南半岛、菲律宾;日本琉球群岛、朝鲜以及澳大利亚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别名】白龙须(云南思茅)、水胡椒、风气草、汗苏麻

【来源】为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高热,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痈疖疮疡,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各家论述】

⑴《贵州民间药物》:除风湿,解表。治风湿骨节疼痛,外感[2]

⑵《广西药植名录》:治牙痛,乳痈。

视频

下田菊 相关视频

农村常见的植物,下田菊全草可入药价值高,遇见可拔点回去

参考文献

  1. 庆元植物935-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搜狐博客,2014-11-26
  2. 风气草-中医药,医学教育网,201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