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山杏仁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山杏仁饼

中山杏仁饼是广东中山传统的名点。本为易味庐饼家创制于本世纪初,两三年后,又有咀香园饼家异军突起。所制之杏仁饼与易味庐齐名,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为鼎盛期,产品远销至美洲东南亚各国。入口杏仁香味浓郁、酥化甘香,深受食客欢迎。

基本内容

中文名:中山杏仁饼

产地:广东中山

主要食材:绿豆、糖、油

分类:广东小吃

口味:甜

菜品特色

在中山的土特产中,以咀香园杏仁饼最为有名。1931年易味庐杏仁饼创始人去世,易味庐饼家因后继无人而结业,咀香园杏仁饼成为独领风骚的中山食品。1935年在美国檀香山国际食品展览会上夺得金鸡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49年,制饼工艺经过改革,杏仁饼不但保持了传统的香纯浓郁,入口酥甘溶化特色,而且饼质更加细腻,装横更符合现代化要求,因而更负盛名,荣获省优质产品和部优产品称号,1988年香港国际博览会上,咀香园杏仁饼参与了世界食品群雄的角逐,再获金奖殊荣。

中山杏仁饼: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称。原属家庭自作自食,以后仿制成为商品,外形改为圆形小饼。已有70余年历史。饼身松脆,饼心香甜,肥而不腻,入口融化,风味独到。

本世纪20年代由石岐“易味庐”。“咀香园”两饼家始创,产品远销美洲和东南亚。据说,当时曾在美国的国际商品展览会上参展并获奖。1949年以后,制饼工艺经过不断改革,使杏仁饼不但保持香纯浓郁、酥甘溶化的特色,而且饼质更加细腻,制作装渍更符合现代要求, 使中山杏仁饼更负盛名 。

分类

杏仁饼:食用植物油,黄奶油,白砂糖,绿豆粉,杏仁。

粒杏仁饼:食用植物油,黄奶油,白砂糖,绿豆粉,杏仁。

杏仁肉心杏仁饼:食用植物油,黄奶油,白砂糖,绿豆粉,杏仁,猪肉。

黑芝麻杏仁饼:食用植物油,黄奶油,白砂糖,绿豆粉,杏仁,黑芝麻。

肉松夹心杏仁饼:食用植物油,黄奶油,白砂糖,绿豆粉,杏仁,肉松。

炒米饼:食用植物油,黄奶油,炒米粉,杏仁,白芝麻,白砂糖。 紫菜杏仁饼:食用植物油,黄奶油,白砂糖,绿豆粉,杏仁,白芝麻,紫菜。

营养价值

杏仁饼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做法

原料

绿豆 糖 油 适量

制作方法

1、脱皮绿豆煮熟,放入搅拌机内搅碎

2、放入搅拌机内搅碎,炒至成颗粒的样子

3、加入糖,然后再继续炒干,炒好后,用橡皮刮板在网筛上过滤. 过滤好后再加入猪油

饮食文化

出处一

相传,元未明初期间,元朝的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人民被压迫被掠夺更为严重,全国各地的起义络绎不绝,其中最具代表的一支队伍是以朱元璋统领的起义军,朱元璋的妻子马氏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在起义初期,因为当时战乱纷纷,粮食常常不够用,军队还须常常东奔西跑打仗,为了方便军士携带干粮,于是马氏想出了用小麦、绿豆、黄豆等可以吃的的东西和在一起,磨成粉,做成了饼,分发给军士,不但方便携带,而且还可以随时随地吃,对行军打仗起到了莫大的帮助。由于这样乱七八糟加在一起的东西做出来的饼比较难吃,于是聪明的人们就在这种饼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原料,更新方法,最后人们发现用绿豆粉、猪肉做馅等原料做出来的饼非常好吃,饼入口甘香松化,嚼之,肥而不腻,这就形成了杏仁饼的始祖!

出处二

另一出处是清光绪末年间,香山县(现中山市)有一书香世家,家道日落,经济日紧。时值其母寿辰,正为招待亲友的开支发愁,其家的婢女名潘雁湘,自梳女,生性聪明、好学、平时练得一手制糕点的好手艺;她采用绿豆粉、用糖腌制过肥猪肉片,精心制作绿豆夹肉饼,敬奉给老夫人,饼入口甘香松化,嚼之,肥而不腻,有杏香,贺寿者共食,赞声不绝。后来,食者提笔写了一幅字:“齿颊留香”。从此,绿豆饼便出了名,并改名为“杏仁饼”。[1]

参考文献

  1. 中山杏仁饼美食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