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氧化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氧化碲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二氧化碲

外文名;tellurium dioxide

别名;氧化碲(tellurium oxide)

分子式;TeO2

分子量;159.60

二氧化碲为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eO2。白色粉末。主要用于制备二氧化碲单晶,红外器件,声光器件,红外窗口材料,电子元件材料及防腐剂等。包装为聚乙烯瓶封装。[1]

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体。四方晶结构、加热显黄色,熔融呈暗黄红,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和强碱,并形成复盐。

化学性质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为性能优良的声光晶体。

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蒸气。有害燃烧产物是氧化碲

毒理学数据:

1 、试验方法:未报告;

摄入剂量: 324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兔;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2、试验方法:皮下;

摄入剂量: 798毫克/千克,女性15至19日(县)后受孕;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生殖;

毒性作用:

1.胚胎或胎儿死亡。

2.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异常。

3.眼睛/耳朵发展异常。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制备

1、由碲在空气中燃烧或被热硝酸氧化而成。

Te+O2→TeO2;Te+4HNO3→TeO2+2H2O+4NO2

2、由正碲酸热分解制取。

3、提拉法。

4、二氧化碲单晶体的生长技术:一种属于晶体生长技术的二氧化碲(TeO2)单晶体生长。其特征在于用坩埚下降法可生长多种切向和形状的单晶体。利用本技术可沿方向并可沿其中任一方向生长方棒、椭圆形、菱形、板状及圆柱形晶体。所生长晶体可达(70-80)mm×(20-30)mm×100mm。该方法与一般提拉法比具有设备简单,不受提拉方向和切形限制,基本无污染等优点,而且晶体利用率可相应提高30-100%。

应用

主要用作声光偏转元件。

用于防腐、鉴定疫苗中细菌等。

制备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热、电转换元件、致冷元件、压电晶体和红外探测器等。

用作防腐剂,还用于菌苗中的细菌检验。还用于菌苗中的细菌检验制备亚碲酸盐。发射光谱分析。电子元件材料。防腐剂。

安全说明:24/25

危险品运输编号:UN32846.1/PG3

WGKGermany:2

RTECS号:WY2675000

HazardClass:6.1(a)

PackingGroup:II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可引起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呼吸蒜臭味、口内金属味等症状。严重时肝肾受损。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

应急措施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使用事项

操作注意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若可能,回收使用。也可以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运输注意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混装混运。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参考来源

元素周期表:碲 - 最具潜在危险的元素

参考资料

  1. 二氧化碲的制备方法,百度文库 , 2020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