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传染性肝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传染性肝炎人们通常所说的传染性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只是众多肝炎中的一种。传染性肝炎,可以分为黄疸性和无黄疸性以及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肝炎是传染性肝炎病毒由患者的大便排除,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1]

简介

人们通常所说的传染性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只是众多肝炎中的一种。

传染性肝炎,可以分为黄疸性和无黄疸性以及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肝炎是传染性肝炎病毒由患者的大便排除,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

病毒性肝炎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其特点。目前已明确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 T TV肝炎。上述各种肝炎病毒,都以肝脏为侵袭对象(医学上称为嗜肝性),引起肝脏病变,有相似的病状。甲肝和戊肝属于急性病症,多由饮食、消化道感染引起,病程较短,多可以自限和痊愈。乙肝和丙肝多为慢性病变,病情缠绵,活动性病变者易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传染途径多为垂直传播和血液传播;丙肝为输血和静脉吸毒传播。[2]

另外,一些较为少见的病毒感染人体后,也可以导致病毒性肝炎,如 E B病毒巨细胞病毒黄热病病毒、某些肠道病毒等。这些病毒也有一定传染性。

下面几种肝炎,生活中也常见到,但是都没有传染性:

  1. 酒精性肝炎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主要成分乙醇转化为有害物质乙醛,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长期饮酒也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2. 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反应超越生理限度并且持续时间久,就造成自身组织(包括肝组织在内和相应的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损害到肝脏组织时,也会发生肝组织变性及坏死。
  3. 药物性肝炎。绝大多数药物均要通过肝脏的代谢作用降解、灭活或转化,如果药物具有肝毒性,肝脏自然成为毒性反应攻击的目标。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时间、类型、程度都不一样。主要肝毒性药物有抗结核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素、避孕药物、激素类药物、甲状腺用药、安眠药物等等。
  4. 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及某些病原虫寄生虫的感染都可引起肝脏发炎。以上几种肝炎都不是传染性肝炎,没有传染性。

介绍

急性传染性肝炎。主要症状有三期。第一期是黄疸前期,一般为2~6天。患者有低热或高热,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害怕油腻的食品,右上腹部和右腰背部有程度不同的胀痛和不适。有的人最初症状像感冒的呼吸道为主的症状,如发烧、头痛、咳嗽,以及四肢酸痛等,所以先前不注意容易误诊为感冒。[3]

  • 第二期为黄疸期,除了极少人以外,一般患者此时不再发烧。最大特征而在巩膜上出现均匀一致的黄疸,以后皮肤黏膜也出现黄疸,小便为黄褐色如稀酱油样。这时期肝肿大和触痛比黄疸前期更为明显。黄疸期一般为1~2个星期,重者持续1~2个月。
  • 第三期为恢复期,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精神、食欲也恢复正常,黄疸渐渐消退,肝脏也缩小恢复正常。小便也渐呈清白色,这是患者除药物治疗以外还得注意休息,很快就可以恢复健康。

传染性肝炎主要传染途径是病从口入,因为肝炎病毒由患者的大小便排除通过手、水、苍蝇污染后的食品传染给他人。因此要严禁病从口入,必须注意食品卫生,不要吃不干净,不新鲜变质的食品,不要喝未经消毒过的水,特别不要喝生水,食品应煮熟煮透,不要吃生冷食品,同时应注意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直接抓食物吃。房间经常开窗通风,被褥、衣服常洗晒,可以防止病菌繁殖。要预防肝炎还必须定期注射甲肝、乙肝预防针。

危害

  • 危害一、传染性肝炎可以造成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广泛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脏发生病变时不能正常的加工转氨酶,就会导致血液中转氨酶含量升高。
  • 危害二、传染性肝炎可以导致总胆汁酸含量升高,总胆汁酸主要由肝脏合成、分解代谢,有调控肝脏的功能,如果肝脏受到损伤,总胆汁酸就会升高,且肝细胞受损程度和总胆汁酸的值是成正比的,肝细胞受损越严重,总胆汁酸的值就会越高。
  • 危害三、传染性肝炎还可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现象。人体的凝血因子大部分由肝脏合成,而肝功能异常时,就会引起肝脏的凝血功能下降,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肝炎的分类

由于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发现引起肝炎的病毒种类越来越多,1991年我国在上海召开的第6届全国肝炎学术会议上,已正式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一般发病急,病程持续时间较瓦多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流行传播。近几年来,有向大龄组推移的趋势。流行时间多在冬春季节。该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从口腔消化道进入肝脏。因其病程短,恢复快,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故也不会转变成肝硬化。[4]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传播而引起。此种病毒可在病人体内长期存在,其中30%可发展成慢性肝炎,并可转变成肝硬化。大多数病人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到出现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最短的5-10年,最长20一40年。它是转变成肝硬化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肝炎。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传染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目前认为:输血后引起的肝炎中80%一90%屑丙型肝炎。此型肝炎也可转变发展为肝硬化

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两种方式。I·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混合感染),在急性的乙型肝炎病毒与丁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的病人中,约有小于5%的病例可发生慢性肝炎或转变成肝硬化。重叠感染了丁型肝炎病毒。慢性进行性丁型肝炎,即为慢性乙型肝炎恶化或无症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演变为进行性活动性肝炎。重叠感染发展为慢性肝炎80%一90.9%,大部分转变成肝硬化。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潜伏期为2-9周,较乙型肝炎为短,较甲型肝炎为长。以成人发病为多。本型肝炎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孕妇,可达10%一40%。它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转变成肝硕化。

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

  1. 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
  2. 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转阴率达90%以上。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
  3. 泛昔洛韦: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
  4. 其他抗病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有:

  1. 胸腺素α1: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
  2. 胸腺素: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
  3. 免疫核糖核酸: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导向治疗

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护肝药物

护肝药:

  1. 促肝细胞生长素: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
  2. 水飞蓟宾: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
  3. 甘草酸二铵: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
  4. 腺苷蛋氨酸: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中医中药

辨证治疗对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有较好疗效,如茵陈栀子赤芍丹参等。

预后

甲型肝炎一般预后良好,慢性乙型肝炎预后差。大多数迁延不愈,少数发展为肝硬化,丙型肝炎较易发生肝硬化及肝癌。

预防

甲型肝炎系由摄取甲型肝炎病毒污染食物而感染,故流行率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地的环境卫生状况、传播程度与生活经济条件和卫生知识水平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而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预防措施为:

管理传染源

对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至传染性消失,慢性肝炎及无症状、HBV、HCV携带者应禁止献血及从事饮食幼托等工作,对HBV标志阳性肝病患者,要依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治疗和管理指导。

切断传播途径

甲、戊型肝炎重点防止粪-口传播,加强水源保护食品及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乙、丙、丁、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加强献血员筛选,严格掌握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如发现或怀疑有伤口或针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时,可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器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控制母婴传播。[5]

保护易感人群

人工免疫特别是主动免疫为预防肝炎的根本措施,然而有些肝炎病毒(如HCV)因基因异质性,迄今尚无可广泛应用的疫苗。甲肝疫苗已开始应用,乙肝疫苗已在我国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对HBsAg、HBe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于出生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接种一次乙肝疫苗,于出生后1个月再注射HBIG和疫苗。

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以防止流行。

中医疗法

方1

  • 【组成】鳖1 只、蜂蜜适量(重量按2:1 )。
  • 【用法】将鳖放锅内,用文火焙干,后将蜂蜜涂于上,干后研未装瓶备用。每日3 次,每次10 克,温开水送服。
  • 【主治】传染性肝炎。
  • 【说明】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

方2

  • 【组成】鲜芹菜100~150 克、蜂蜜适量。
  • 【用法】芹菜洗净捣烂取汁加蜂蜜炖,温服,每日1 次,疗程不限。
  • 【主治】传染性肝炎

方3

方4

  • 【组成】绿茶1 克、过路黄10 克(鲜品)。
  • 【用法】鲜过路黄洗净晒干,切碎烘至极干,装瓶盖紧务用,欲饮时将过路黄、绿茶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5 分钟可饮。每天饮服。饮时可略留余汁,再泡再饮,直至味淡为止。
  • 【主治】慢性肝炎出现黄疸者。

方5

  • 【组成】绿茶1 克、甘蔗切片300 克。
  • 【用法】甘蔗片加水500 毫升,煮沸15 分钟,去渣乘热加入绿茶即可,每次100 毫升,温服,4 小时服1 次。
  • 【主治】慢性肝炎恶心厌食

方6

  • 【组成】茶叶15 克,板兰根大青叶各30 克。
  • 【用法】水煎服,日服2 次,连服2 周。
  • 【主治】急性肝炎。

方7

方8

视频

传染性肝炎的预防

视频

传染性肝炎的危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