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牙齦出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牙齦出血是口腔科常見的症狀之一,是牙周疾病和全身疾病在牙齦組織上常發生的一個症狀,它是指牙齦自發性的或由於輕微刺激引起的少量流血。輕者表現為僅在吮吸、刷牙、咀嚼較硬食物時唾液中帶有血絲,重者在牙齦受到輕微刺激時即出血較多甚至自發性出血。一般而言,牙齦的慢性炎症是牙齦出血的常見原因,故牙齦出血多見於牙周炎和牙齦炎患者;但有時也可以是某些系統性疾病的口腔表現,這時應予以足夠重視。大多牙齦出血是由於上火引起,最好及時治療,以免感染。[1]

發病原因

可分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或疾病)。

局部因素

  1. 菌斑、牙石的局部刺激。菌斑、牙石的聚集,可由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等引發,引起牙周組織炎症,如菌斑性牙齦炎、牙周炎等。
  2. 其他局部刺激因素非菌斑牙石及不良習慣。機械、化學、不良修復體、不良充填體、不良矯治器及張口呼吸等的刺激下,引發局部炎症,如增生性齦炎、牙周炎等。
  3. 局部組織過敏。局部接觸過敏原時,引發過敏反應,波及牙齦時,牙齦紅腫極易出血。如漿細胞性齦炎
  4. 牙齦外傷及牙周手術。

全身因素

  1. 內分泌的改變。在性激素升高、孕酮激素升高的影響下,使牙齦組織在輕微刺激下,引發非特異性炎症,導致牙齦出血、滲出增多、牙齦增生等。如青春期齦炎、妊娠期齦炎及牙齦瘤。
  2.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統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腫瘤等。致病方式通常是使全身的免疫力下降,進而導致對於局部刺激的抵抗力下降,誘發牙齦炎症;凝血系統障礙;血管的器質性變化、血流的動力學改變等等。[2]
  3. 其他一些作用於全身的外界因素。如吸煙、抗凝血藥物的服用等。

臨床症狀

牙齦出血可分為被動性出血和主動性出血(自發出血)。

  1. 被動性出血:主要表現為在刷牙、進食、吸吮時,牙齦的毛細血管破裂出現滲血,血量少,多在唾液中可見有血絲或所吃食物上及牙刷毛中有血液染色,經過冷水含漱後可自行停止。
  2. 主動性出血(自發出血):指輕微刺激可引起牙齦大量出血,或者無任何刺激時牙齦出血,出血範圍廣泛,量多且不易止住,這種症狀往往和病人全身健康狀況有關。

牙齦出血常伴有口臭。

疾病診斷

患者主訴

  1. 如牙齦進食硬物出血、刷牙出血、自發出血等。
  2. 口腔檢查,檢查患者口內是否存在牙齦出血及與之相關的局部因素,包括牙齦炎牙石牙周袋、局部創傷等。
  3. 符合以上兩條任意一條,並排除消化道和呼吸道等來源的出血,即診斷為牙齦出血。

疾病治療

  1. 對於急性牙齦出血,首先應應急止血,如填塞、壓迫出血部位、縫扎牙齦乳頭、牙周塞治等,必要時短期全身應用止血藥物,但應嚴格控制適應證。
  2. 鑑於牙齦出血多由局部因素引起,a)應及時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包括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去除菌斑牙石等致病因子;治療食物嵌塞;去除不良修復體、充填體、矯治器;糾正口腔不良習慣等。b)口腔衛生宣教,控制菌斑,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包括早晚正確刷牙、牙線、牙籤的合理使用、定期的牙周檢查及牙周支持治療;c)戒煙、增加蔬果攝入量等。
  3. 對於可疑與全身健康狀況有關的牙齦出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凝血相肝腎功能等,針對系統疾病採取治療措施。[3]

易感人群

  1. 牙齦出血是牙周疾病的最常見症狀之一。而牙齦出血的易感人群主要有: 
  2. 混合牙列時段的兒童,常因乳恆牙替換,牙列出現暫時性排列不齊,易導致牙床發炎,如不注意口腔衛生,易引起萌出性齦炎導致牙齦出血。
  3. 青春期少年,因易患青春期齦炎,牙齦出血也常見。主要原因是衛生習慣不良,再加之青春期內分泌性激素的變化較明顯,使牙齦組織對微量局部刺激物,易產生明顯的炎症反應,出現牙齦出血。 
  4. 妊娠期的女性,如果妊娠前就已患有慢性齦炎,在妊娠期間孕激素水平升高後,常造成牙齦的自發性出血,妊娠時牙齦乳頭可出現瘤樣增生稱「妊娠性齦瘤」,極易出血,一般在經期和分娩後,齦瘤和出血症狀可消失或部分消失。 
  5. 患某些系統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由於牙床毛細血管缺氧,抵抗細菌能力下降,易造成牙床感染出血;另外有些高血壓、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因警惕心梗血栓等,長期口服阿司匹林,如有牙齦炎症更易出血,長期服用者應警惕。[4] 
  6. 長期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口腔護理不佳者也是牙齦出血的易感人群。

視頻

牙齦出血怎麼辦

視頻

牙齦出血怎麼辦?怎樣根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