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一明」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清朝人物 using HotCat
Cxy對話 | 貢獻
(removed Category:中醫; added Category:道教人物 using HotCat
行 9: 行 9:
 
 劉一明「幼時習[[儒]],年未二十,大病者三,幾乎隕命,因病有悟,遂而慕道」。其[[《會心內集》]]說,當他十七歲時,身得重病,百藥無效,次年赴甘省南安養病,愈醫愈重,幸喜真人賜方,得以除病。十九歲外遊訪道,二十二歲於榆中遇吾師龕谷老人。劈破旁門,口授心印,從前狐疑,冰消瓦散。此後,為求參証,他居京師四年,河南二年,堯都一年,西秦(今甘肅靖遠縣)三年,來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間,三教經書無不細玩。然於疑難處,總未釋然。[[乾隆三十七年,再遇仙留丈人於漢上,經其指點,「十三年疑團到此一棒打為粉碎矣。」劉一明一生曾雲遊參學過許多地方,據其《會心外集》卷下《韜光歌》載,其足跡遍布[[陝]]、[[晉]]、[[甘]]、[[寧]]諸省。他說:「……算來前後二十年,五峰煥然氣貫串。」他後半生一直隱居[[甘肅榆中縣[[棲雲山]]、[[興隆山]]修道,設壇傳教,著書立說,成為陝、晉、甘、寧一帶頗具影響之[[全真]][[龍門派]]道士。<ref name="劉一明 -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cite news|url=http://zh.daoinfo.org/wiki/%E5%8A%89%E4%B8%80%E6%98%8E| title =劉一明雲遊參學經歷 | language=zh | date=2015-12-13 | publisher=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 author= | accessdate=2019-2-20 }}</ref>
 
 劉一明「幼時習[[儒]],年未二十,大病者三,幾乎隕命,因病有悟,遂而慕道」。其[[《會心內集》]]說,當他十七歲時,身得重病,百藥無效,次年赴甘省南安養病,愈醫愈重,幸喜真人賜方,得以除病。十九歲外遊訪道,二十二歲於榆中遇吾師龕谷老人。劈破旁門,口授心印,從前狐疑,冰消瓦散。此後,為求參証,他居京師四年,河南二年,堯都一年,西秦(今甘肅靖遠縣)三年,來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間,三教經書無不細玩。然於疑難處,總未釋然。[[乾隆三十七年,再遇仙留丈人於漢上,經其指點,「十三年疑團到此一棒打為粉碎矣。」劉一明一生曾雲遊參學過許多地方,據其《會心外集》卷下《韜光歌》載,其足跡遍布[[陝]]、[[晉]]、[[甘]]、[[寧]]諸省。他說:「……算來前後二十年,五峰煥然氣貫串。」他後半生一直隱居[[甘肅榆中縣[[棲雲山]]、[[興隆山]]修道,設壇傳教,著書立說,成為陝、晉、甘、寧一帶頗具影響之[[全真]][[龍門派]]道士。<ref name="劉一明 -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cite news|url=http://zh.daoinfo.org/wiki/%E5%8A%89%E4%B8%80%E6%98%8E| title =劉一明雲遊參學經歷 | language=zh | date=2015-12-13 | publisher=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 author= | accessdate=2019-2-20 }}</ref>
  
[[Category: 中醫]]
+
[[Category: 道教人物]]
 
[[Category:清朝人物]]
 
[[Category:清朝人物]]

於 2019年8月28日 (三) 12:21 的修訂


道教
入門

劉一明(1734年-1821年),清代著名內丹家、醫學家。號「悟元子」,別號「素樸散人」。山西平陽府沃縣(今聞喜縣)人。 按道教全真道龍門派系譜,他是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 十七歲時,劉一明身得重病,百藥無效,幸喜一真人賜方,得以除病。「因病有悟,遂而慕道」。十九歲外游訪道,二十二歲於甘肅榆中遇「龕谷老人」,口授心印。此後,為求參證,足跡遍布京師、河南、陝、晉、甘、寧諸省。三十七歲時,再遇「仙留丈人」於漢上,經其點化。後隱居榆中縣棲雲山興隆山修道、傳教,並行醫濟世,著書立說。他對內丹學的闡發頗為全面,主張性命雙修,「若欲成道,非性命雙修不可」。 劉一明著作有《易理闡微》、《孔易闡真》、《神室八法》、《西遊原旨》、《會心集》、《陰符經注》、《悟真直指》、《修真九要》、《通關文》等,民國初年匯刻成《道書十二種》。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於1990年7月出版《道書十二種》之影印本。劉一明所著醫書主要有《眼科啟蒙》、《經驗奇方》、《經驗雜方》等。 [1]

雲遊參學經歷

劉一明「幼時習,年未二十,大病者三,幾乎隕命,因病有悟,遂而慕道」。其《會心內集》說,當他十七歲時,身得重病,百藥無效,次年赴甘省南安養病,愈醫愈重,幸喜真人賜方,得以除病。十九歲外遊訪道,二十二歲於榆中遇吾師龕谷老人。劈破旁門,口授心印,從前狐疑,冰消瓦散。此後,為求參証,他居京師四年,河南二年,堯都一年,西秦(今甘肅靖遠縣)三年,來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間,三教經書無不細玩。然於疑難處,總未釋然。[[乾隆三十七年,再遇仙留丈人於漢上,經其指點,「十三年疑團到此一棒打為粉碎矣。」劉一明一生曾雲遊參學過許多地方,據其《會心外集》卷下《韜光歌》載,其足跡遍布諸省。他說:「……算來前後二十年,五峰煥然氣貫串。」他後半生一直隱居[[甘肅榆中縣棲雲山興隆山修道,設壇傳教,著書立說,成為陝、晉、甘、寧一帶頗具影響之全真龍門派道士。[2]

  1. 劉一明簡介. 維基百科. [2019-2-20] (中文). 
  2. 劉一明雲遊參學經歷.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2015-12-13 [2019-2-2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