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哈利波特

於 2019年10月7日 (一) 17:16 由 Wonderha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增加分類)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英語:Harry Potter),英國作家J·K·羅琳的兒童奇幻文學系列小說,描寫主角哈利波特霍格華茲魔法學校7年學習生活中的冒險故事;該系列被翻譯成75種語言,在超過兩百個國家出版,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5億,名列世界上最暢銷小說之列。[1][2][3]繁體中文版由皇冠文化出版;簡體中文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行。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把這7集小說改拍成8部電影,前6集各一部,第7集分兩部。哈利波特電影系列是全球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總票房收入過77億美元,在多國上映。[4]此外還有位於佛羅里達的主題樂園,與大量衍生作品,使作者羅琳本人在此作品完成後成為英國最富裕的女性人物之列。 根據作者J.K.羅琳的介紹,這個故事的靈感是1990年她在從曼徹斯特倫敦火車上萌發出的。她當時經常在愛丁堡的一家咖啡館中撰寫第一集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的熱賣使她現在的身價位居世界上第620位[5],甚至超越了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羅琳說她寫的8本書,一本比一本多一些黑暗色彩,隨着哈利的年齡增長,他的敵人伏地魔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從羅琳出版第5本小說之後,她開始在她的個人網站上面發表一些暗示未來情節的內容。

這系列小說是用第三人稱模式表述的,以哈利波特為中心人物,除了第1集、第4集、第6集和第7集的少數內容,全程透過哈利自己的視角來表述,這也是讀者認為閱讀這系列書有親切感的原因之一。(第5集中,哈利波特透過「思想」看到黑魔王的情節中,描述的「他」指伏地魔黑魔王。)

哈利、妙麗榮恩是三個重要的人物,他們都是青少年。書中的主要角色刻畫深刻,次要角色也都活靈活現,這都展現出了羅琳是個很優秀的作家。書中也有很多有關道德方面的內容,隨著正義和邪惡的對抗不斷激烈和明顯化,一些人物面臨着重要的選擇,人性的陰影也被展現出來。羅琳把現實社會中的種族主義觀點、種族滅絕論等偏見加入了情節中,這些偏見正是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想法。書中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巫師和「麻瓜」(不會魔法的人)的交流。生命與死亡、愛、友誼等是正派主角之鄧不利多的主題。一些出現在書中的物品被帶進了現實世界,比如在一些國家,出現了叫做「柏蒂全口味豆」的糖果、魁地奇球袍和家庭小精靈製作的襪子。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