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哈利波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英语:Harry Potter),英国作家J·K·罗琳的儿童奇幻文学系列小说,描写主角哈利波特霍格华兹魔法学校7年学习生活中的冒险故事;该系列被翻译成75种语言,在超过两百个国家出版,所有版本的总销售量5亿,名列世界上最畅销小说之列。[1][2][3]繁体中文版由皇冠文化出版;简体中文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把这7集小说改拍成8部电影,前6集各一部,第7集分两部。哈利波特电影系列是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总票房收入过77亿美元,在多国上映。[4]此外还有位于佛罗里达的主题乐园,与大量衍生作品,使作者罗琳本人在此作品完成后成为英国最富裕的女性人物之列。 根据作者J.K.罗琳的介绍,这个故事的灵感是1990年她在从曼彻斯特伦敦火车上萌发出的。她当时经常在爱丁堡的一家咖啡馆中撰写第一集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热卖使她现在的身价位居世界上第620位[5],甚至超越了英国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罗琳说她写的8本书,一本比一本多一些黑暗色彩,随着哈利的年龄增长,他的敌人伏地魔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从罗琳出版第5本小说之后,她开始在她的个人网站上面发表一些暗示未来情节的内容。

角色设定

人物特征

有一双明亮的绿眼睛,漆黑而乱蓬蓬的头发(后脑上总有几绺不服帖的头发翘起来),额头上有一道细长的闪电形伤疤。这道伤疤也成为人们一直热议的话题。 不同时期的哈利 不同时期的哈利

性格特点

在对入学新生进行分院评估时,分院帽说,非常难决定把哈利分到哪一个学院,说哈利很有勇气,心地也不坏;有天分,也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强烈愿望。他同时具有两个学院的特质,格兰芬多的勇敢和斯莱特林独有的蛇佬腔。由于伏地魔灵魂碎片的原因,他具有斯莱特林看重的才能。但哈利坚持不去斯莱特林,分院帽便让他去了格兰芬多。

这系列小说是用第三人称模式表述的,以哈利波特为中心人物,除了第1集、第4集、第6集和第7集的少数内容,全程透过哈利自己的视角来表述,这也是读者认为阅读这系列书有亲切感的原因之一。(第5集中,哈利波特透过“思想”看到黑魔王的情节中,描述的“他”指伏地魔黑魔王。)

哈利、妙丽罗恩是三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都是青少年。书中的主要角色刻画深刻,次要角色也都活灵活现,这都展现出了罗琳是个很优秀的作家。书中也有很多有关道德方面的内容,随著正义和邪恶的对抗不断激烈和明显化,一些人物面临着重要的选择,人性的阴影也被展现出来。罗琳把现实社会中的种族主义观点、种族灭绝论等偏见加入了情节中,这些偏见正是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想法。书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巫师和“麻瓜”(不会魔法的人)的交流。生命与死亡、爱、友谊等是正派主角之邓不利多的主题。一些出现在书中的物品被带进了现实世界,比如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叫做“比比多味豆”的糖果、魁地奇球袍和家庭小精灵制作的袜子。

视频

《哈利波特》中十大浪漫瞬间

到处都是绿幕!带你揭秘《哈利波特》拍片现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