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蓬元帅发财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蓬元帅发财宫
图片来自xuite

天蓬元帅发财宫,是位于台湾彰化县大村乡美港村石笱埤圳旁的猪八戒庙。

历史

建庙缘由

2000年5月18日报导,美港村长黄福铭回忆约18年前大家乐盛行期间,一名杨姓村民在石笱埤圳发现一尊断臂的猪八戒木刻神像,即拾起并就地搭建简易设施祭拜。未久有彩迷闻风前来祭拜后中彩,声名不胫而走,于是信众建起较像样的庙身,并将原残肢的猪八戒神像销毁,重起相仿的金身,另有信众再刻一尊猪八戒神像并列。

该报导也写在同一个乡、离此庙不远的山脚路附近的大圣公庙,供奉一颗被视为孙悟空的石头公,据黄厝村民赖锡坪表示是他先祖在十九世纪末从美港村迎来供奉的。祭拜多年后,有乩童指石头公是由齐天大圣附灵,才将神改名为“大圣公”。在大家乐盛行时,曾风光一时。信众也曾考虑在庙内供上金身,但认为原始石头才是本尊,况且齐天大圣是从石头迸出的,反而更为贴切。《联合报》记者刘明岩因此感叹这两庙的主神“不是冤家不聚头”。

神像遭窃

除了大家乐迷外,特种行业业者也来天蓬元帅发财宫祭拜,希望多有客人消费。不久同年10月报导说这庙两尊猪八戒神像被窃,连陪祀的神像也多尊不见,香火流失不少,庙方只好在庙前加铁栏上锁。次年3月21日早,民众又在石笱埤圳捡到均尚未开光点眼的神像,包括济公九天玄女王母娘娘包公吕洞宾妈祖等三十七尊,暂奉于此庙。

庙内两尊猪八戒神像及多尊其他神像失踪后,此庙沈寂许久。后来2002年采访时已又供奉了一尊猪八戒神像,加上公益彩券开卖,前来祭祀及求明牌的信徒回笼。常来此庙整理环境的员林镇民赵胜男说,不久前有人求明牌中了三星,也希望信众勿擅自又将神像请走。

庙中供奉的五尊神像在2003年1月23日被发现全遭削去半边脸,并被残肢,信众怀疑赌输的赌徒所破坏。员林镇民张木南认为是对神明大不敬。一名吴姓信徒遂感慨道,庙是因猪八戒而建,也随赌风兴衰,从过去神像失踪以及现在的五尊神像被毁,可能都与赌客脱不了关系,责怪赌博真是“害神不浅”。

自建庙以来,庙内的猪八戒神像一再被偷,到了2004年新闻时,已记录主神像被偷了五次以上,信徒只好在庙门加装铁门。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1]

一般包括道观佛寺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宗庙,皇家太庙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庙宇周围会有镇守の森,有守护庙宇的神圣意义,也有些是作为风水林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场所称为“御岳”,其中一些属于寺庙形式。

参考文献

  1.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