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三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道教
入门

张三丰生于宋景定甲子五年[1264],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辽东懿州人,(或为福建省邵武人。[1][2]

生平简介

一代道教大师、武当宗师张三丰,是中国全真派道教创始人。乃汉祖天师之苗裔,三十代天师虚靖之玄孙,今嗣教天师西壁真人之曾叔祖。见《张神仙祠堂记》。《明史-方伎传》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宝,号“三丰”。一百多岁的张三丰丰姿魁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可吃数斗米饭,也可以数天,甚至数月都不吃;登山轻捷如飞,隆冬睡卧雪中,鼾齁如雷。

武当派开山祖师

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 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

预言自己即将“离世””

在张三丰的修行生涯中,古称陈仓的宝鸡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他在陈仓山结卢修道,之后又在陵源山的金台观隐居数年。一天,张三丰偶然见到三尖山上苍润挺秀的三座山峰,便自号“三丰居士”,张三丰也成为他流传最广的名字。 元朝末年,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秋,张三丰在金台观预感自己即将“离世”,于是作诗唱颂而逝。

死而复活,预言元灭明兴

不料7天后,就在弟子们准备将其“遗体”下葬之时,张三丰又奇迹般地复活,并送给弟子杨轨山一首偈语诗:“元气茫茫返太清,又随朱雀下瑶京。剥床七日魂来复,天下齐看日月明。”

      至於張三豐「死而復生」,其實是他元神離體後「還魂」,展現的道家仙術。

张三丰在这首偈语诗中,预言“元朝气数已尽,天下将由明朝主宰”。仅仅在两年后,预言便得到印证。当时,抗元义军声势浩大,其中朱元璋南统义军,北伐灭元,建立了大一统的明王朝。 按《明史·方伎传》[2]记载,张三丰曾在武当山结庐而居,后来在宝鸡死而复活,还和明朝[[朱椿 (明朝)|蜀献王见过面。明太祖明成祖派人到处寻找张三丰但都没有找到。后来明英宗给他赠了个“通微显化真人”的封号。

预言武当大兴

明洪武初年,一百三十多岁的张三丰登上武当山,在天柱峰祭拜玄武大帝,表达当年对一方主神的感恩与虔敬。在隐居仙山的过程中,张三丰道名远播,吸引很多人拜师学道。 后来张三丰的名望传到朝庭,明朝洪武十七年皇帝下诏求见一百三十七岁的张三丰,不见。十八年强迫沈万三敦请亦不赴。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张三丰翩然遁隐,从此闲云野鹤,不知所踪。 离去前,张三丰嘱咐几个弟子好好看守宫殿,他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武当将有一件辉煌的大事发生。《明史-方伎传》记载,张三丰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而这件大事将由明成祖完成,并带来武当山和道教信仰在中华文明史上最极致的繁盛。 据史书记载,明成祖还是藩王的时候,因建文帝削藩之举,明成祖起兵对抗皇帝。在出师之前,成祖军营中发生一桩奇事。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五,成祖在军前祭旗,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士兵们近在咫尺却看不见对方。 成祖披发仗剑,神态像极了武当山上的大神。人们这才知道,成祖乃是玄武大帝的化身,他将作为战神带领军队打一场正义而且必胜的仗。三年后,成祖获胜,并成功登基称帝,开创“永乐盛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永乐九年至二十二年(1411年—1424年),成祖耗资百万,召集30多万军民与工匠,大举翻修武当。他们依据玄武大帝修行的故事,建成九宫八观等33座宫殿群,作为“皇室家庙”“治世玄岳”为世人景仰。

金殿飞升

张三丰全集》记载,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命张三丰弟子孙碧云到武当山等候张三丰,并致书相请。书中说,成祖“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仰慕张三丰“超乎万有,体合自然”之怀。 然而张三丰隐而不见,回诗一首,让弟子孙碧云转交成祖,说成祖本“福德无疆”,唯愿陛下能“澄心治理,屏欲崇德”,而长生之诀就在“澄心寡欲”。

  明成祖讀詩後,封張三豐為武當真人。

同年,明成祖令尚书胡广继续寻访。胡广星夜抵武当,焚香泣祷。张三丰见胡广情切,先自飞身而去。成祖正在上朝,得见张三丰,笑而问道。张三丰于是唱了一曲访道求真走天涯的歌,唱罢,从容走下台阶,一时卿云瑞彩,弥满殿庭,良久始散,张三丰飞身而去,君臣叹异,始信世上果有真仙。 [3]

主要思想

张三丰抱持三教合一思想,学贯儒、释、道, 更精研于宋明理学。张三丰认为“道”为三教共同之源,道生天地万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 张三丰认为正邪之别比三教之分重要。他说,儒、佛、道都讲道,它们的功用都是“修身利人”,“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渡人”,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修养人道,仙家修炼仙道。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他把道家的内炼思想同儒家的修正身心学说合在一起,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著述丰富

张三丰著述丰富,诸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被后代收积成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张三丰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为后代奉道者所推崇,称他的《大道论》穷尽性命归真之道,发微圣贤仙佛之理。不过,张三丰的杰作当称《无根树》丹词。千百年来道家理论玄奥,文字晦涩,不能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从而阻碍了道教的深入传播。张三丰采用歌词的体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奥的修真理论化为脍炙人口的曲词《无根树》。这篇无根树共24首,包含了张三丰的全部修真理论和方法。只要细细领悟他的《无根树》,就会打开通玄路步入仙道门,正如他在《自题无根树词》中所说的那样“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