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惠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惠州(广东省地级市)

简介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北纬22°24′~23°57′,东经113°51′ ~115°28′之间,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市境东西相距152公里,南北相距128公里。东接汕尾市,南临南海,并与深圳市相连,西南接东莞市,西交广州市,北与韶关市、西北与河源市为邻。与周围6市政区界线846.49公里。市政府驻惠城区江北。[1]

惠州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地下蕴藏有铁煤、钨、钛等30多种矿务。盛产稻谷、甘蔗、花生、荔枝、柑橙等。沿海出产优质食盐,山区富藏山珍野味。惠州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223.6公里,水产品种达640多种。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3830.58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099.2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559.59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4.8:40.7。民营经济增加值1684.62亿元,增长7.7%。2017年,惠州人均GDP为80205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9美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惠州市

'惠州市原图链接

面积: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Huizhou City

人口:477.70万人(2017年)

方言:客家语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广东省

著名景点:罗浮山、南昆山、双月湾、海龟湾、巽寮湾等

下辖地区: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

机场:惠州平潭机场

政府驻地:惠城区江北云山西路6号行政中心

火车站:惠州站、惠东站、惠州南站

电话区号:(86)0752

车牌代码:粤L

邮政区码:516000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端

行政代码:441300

大学:惠州学院

地区生产总值:3830.58亿元(2017年)

人均生产总值:80205元(2017年)

市树:红花紫荆

市花:三角梅

市鸟:画眉

建制沿革

惠州双月湾原图链接

今惠州市境列入全国行政区划始于秦代。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置傅罗县、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改称博罗县,三国时吴国行政区划制度与汉相同,其县内区划情况未见记载。

331年(晋咸和六年),博罗县析置海丰县,336年(晋咸康二年)又析置欣乐、安怀两县,483年(南朝齐永明元年)析置罗阳县。503年(南朝梁天监二年),析南海、东官两郡地置梁化郡,辖欣乐、博罗、河源、龙川、雷乡等5县。507年(梁天监六年),怀安县并入欣乐县、罗阳县并入博罗县,梁化郡辖县依旧。588年(南朝陈祯明二年),欣乐县改名归善县。梁化郡辖归善、博罗、龙川、河源、雷乡(龙川县析置)等5县。

589年(隋开皇九年),废梁化郡置循州,州治归善,辖归善、博罗、河源(省龙川入)、新丰、兴宁(省雷乡入)、海丰等6县。设循州总管府,初治龙川,590年(开皇十年)迁至归善。598年(开皇十八年),新丰改名休吉,循州辖归善、博罗、河源、兴宁、海丰、休吉(新丰改)等6县。607年(隋大业三年)废循州,改置龙川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省休吉入)、兴宁等5县。

唐代,于622年(唐武德五年),龙川郡复名循州,辖循、潮(州)2州,先后隶广州(总管府、大都督府)。循州领归善、博罗、海丰、安陸(海丰析置)、河源、石城(河源析置)、兴宁等7县。627年(唐贞观元年),龙川县并入归善县,罗阳县并入博罗县,齐昌县并入兴宁县,石城县并入河源县。循州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兴宁等5县。690年(唐周天授元年)废循州,置雷乡郡,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析兴宁县置)等5县。742年(唐天宝元年),改雷乡郡为海丰郡,郡治归善县,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雷乡、兴宁等6县。758年(唐乾元元年)废海丰郡复循州,辖归善、罗阳(博罗县改)、海丰、河源、雷乡、齐昌(兴宁县省入)等6县。

917年(南汉乾亨元年),罗阳县复名博罗县。循州析置祯州,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等4县。

宋代政区划分基本沿袭唐制。971年(北宋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后,仍称祯州,辖4县不变。1020年(宋天禧四年),祯州改名惠州。1120年(宋宣和二年)赐惠州为博罗郡,1133年(宋绍兴三年)博罗郡复称惠州,仍辖4县。

元代实行行省辖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改惠州为惠州路,仍辖4县。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循州路降为州,并入惠州路。惠州路因此加辖龙川、兴宁、长乐3县,共辖7县。其中,1295年(元元贞元年)长乐县改隶惠州路,1324年(元泰定元年)复隶循州。

明初政区因袭元制。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惠州路为惠州府,辖归善、博罗、海丰、河源等4县。1369(洪武二年),撤销循州,其所辖龙川、兴宁、长乐3县并入惠州府。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析龙川、河源地置和平县,1569年(明隆庆三年)析归善、长乐地置永安县,析河源、翁源、英德3县地置长宁县,均属惠州府,惠州府辖10县。1633年(明崇祯六年),析河源、和平、长宁、翁源等4县地置连平州。惠州府辖归善、博罗、长宁、永安、海丰、龙川、长乐、兴宁、河源、和平等10县和连平州(领河源、和平两县)。

清代基本沿明制。1646年(清顺治三年)底清军入主惠州后,惠州府所辖州县未变。1731年(清雍正九年),析海丰县坊廓、石帆、吉康3都置陆丰县,惠州府辖连平州和11县。1733年(雍正十一年)长乐、兴宁两县改属嘉应直隶州后,惠州府辖1州9县。

惠州市境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区划,秦代县以下设乡、里、亭,10里为亭,10亭为乡。汉平南越后,县以下设乡、亭。晋代,县以下有乡、里,无亭。隋代,县以下为保、里、族。唐代,县以下设镇和乡、里,但在广东此时镇的建置尚未形成定制。唐武德中,令天下4家为邻,100户为里,5里为乡。邑居者为坊,野居者为村。宋代,县以下设镇(人口达到100户即为建镇的最低人口限度),镇以下为乡、里。宋熙宁间,改乡、里为都、保。宋元丰间,废都、保,而复乡、里。元代,县以下基层建置仍为镇和乡、都,后改乡、里为都、图;城区仍为附廓。明代县以下政区是乡、里、甲制,乡下设都,都下设图,里图之下为甲。以110户为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100户为10甲。甲凡10人,岁役里长1人,甲首1人,董1里1甲之事(《明史.职官志》)。明代惠州府设有乡里192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在城区,则实行朝邑制,城内曰坊,附城曰厢,为城市基层行政区划。清代县以下农村实行里社制,110户为1里、里下为甲,后又规定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城市则仍照明代坊厢制。1909年(清宣统元年),清廷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府、州、县、厅治所驻在地的城厢为城,城厢以外的村镇屯集圩等聚落,5万人以上者为镇,5万人以下者称乡。

民国初年实行省、县二级制。1912年(民国元年)改归善县为惠阳县(1914年1月由内政部通令更定)。1914年(民国3年)1月,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后,惠阳县、博罗县隶属广东省设潮循道(原惠潮嘉道),龙门县隶属粤海道。

1920年(民国9年)12月,仍恢复省、县二级制。1921年1月,在惠州设立东区,属临时性政区,辖惠阳、博罗等县。1925年7月全国地方行政区划分为省、行政区、县、市4级。广东省分设6个行政区,东江行政区辖惠阳、博罗等25县。1926年11月,废除行政区。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规定由省直辖县、市。不久,广东全省划为东、西、南、北、中5个行政区。同年3月复设东区,辖博罗、惠阳等县。后惟屡设屡废,并无定制。

1936年(民国25年)9月,广东省设置第四行政督察区,公署驻惠阳县,辖惠阳、博罗、海丰、陆丰、河源、紫金、新丰、龙门等8县。1940年3月,公署移驻河源,加辖东莞、增城、宝安,共11县。1947年,广东省政区再作调整,行政督察区分省政府直接督察区和专署行政督察区。专署行政督察区为省政府派出机关,不是一级地方政区。专署行政督察区第五区辖惠阳、博罗、海丰、陆丰、河源、紫金、龙门等7县。1949年(民国38年)2月,广东省政区又作调整,惠阳、博罗、东莞、宝安、中山等5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龙门县则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时期广东省县以下基层政区,按1931年国民政府规定,实行区-乡-里制,以25户为1里,40~100里为1乡镇。区公所为县政府派出机关,按地方范围大小、户口多寡、经济能力强弱,分为甲、乙、丙3类。1937年开始,实施县-乡(镇)二级制,县为一级,乡(镇)为另一级,而区为虚级。乡(镇)以下设保、甲,属治安管理性质组织。在城市则实行区坊制,500户为1坊,10坊为1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实行大行政区、省、专(地)区、县四级地方政制。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于12月设东江专员区(简称东江专区),隶中南行政区广东省,辖惠阳、博罗、增城、龙门、紫金、河源、连平、龙川、和平、海丰、陆丰、宝安、东莞、从化、五华等15县。1951年,调整行政区划,新丰县从北江专区划入东江专区,宝安县、东莞县从东江专区划入珠江专区,五华县从东江专区划入兴梅专区,东江专区辖12县,专署驻惠州镇。1952年11月,东江专区撤销,惠阳、陆丰、海丰、龙川、河源、紫金等6县改隶粤东行政区(行署驻潮安);博罗、龙门、增城等3县改隶粤中行政区(行署驻江门);和平、连平、新丰等3县改隶粤北行政区(行署驻韶关)。

1956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惠阳专区,辖惠阳、博罗、增城、龙门、紫金、河源、连平、龙川、和平、海丰、陆丰、宝安、东莞等13县,专署驻惠州镇。1958年4月8日,惠阳县析置惠东县。4月11日设立惠州市(惠州镇升,县级)。惠阳专区辖1市、14县,专署驻惠州市。11月龙门县与增城县合并,改隶广州市。先后于11月、12月(国务院批准时间为1959年3月)撤销惠州市和惠东县,仍并入惠阳县。1959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惠阳专区,惠阳、博罗、宝安、东莞、增城等县划归佛山专区,河源、连平、龙川等县划归韶关专区,紫金、海丰、陆丰等县划归汕头专区。1961年10月25日,恢复龙门县建置。

1963年7月,恢复惠阳专区,辖惠阳、博罗、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宝安、东莞、增城、龙门等11县,专署驻惠州镇。1963年8月惠州镇升为县级镇,1964年10月恢复惠州市(县级)。惠阳专区辖1市11县。1965年7月,恢复惠东县,惠阳专区辖1市12县。

1970年10月惠阳专区更名为惠阳地区,管辖范围、地区革委会驻地不变。1975年3月,增城、龙门两县划归广州市,惠阳地区辖1市、10县。1979年3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惠阳地区辖1市、9县。1983年12月22日,海丰、陆丰两县从汕头地区划归惠阳地区,惠阳地区管辖1市、11县。1985年9月5日,撤销东莞县,设立县级东莞市,惠阳地区辖2市、10县。

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设立惠州、河源、东莞、汕尾4个地级市。惠州市辖惠城区(原县级惠州市改)、惠阳县、博罗县、惠东县和龙门县(从广州划回)。1994年5月6日,撤销惠阳县,设立惠阳市(县级),由省直辖,委托惠州市代管。2003年3月又撤市设区,隶惠州市,6月10日挂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县以下基层建置为区、乡、镇。区,1949~1950年为县以下一级政区,1951年以后变为虚一级政区,1956年以后区大部分撤销。镇,分区级镇、乡级镇两个等级,1957年撤销区级镇,一律称镇。乡,为农村政区建制,分为农村乡、渔民乡、市郊型乡和其它乡。1956年开始小乡并入大乡。1958年9月后建立的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制度,也是一种行政区划。它是由原来的区、乡、镇按地域组织而成,是当时中国独有的政区单元。人民公社辖生产大队,生产大队辖生产队。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为区公所,生产大队改为乡人民政府。1986年5月后,撤销区公所,改为乡、镇建制,至1987年3月完成。其演变过程可分为区乡镇、政社合一、政社分设、撤区建镇4个时期。[2]

行政区划

2016年底,全市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县(区)以下划分为1个乡、52个镇,18个街道办事处。[3]

地理环境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属珠江三角洲东北、东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北纬22°24′-23°57′、东经113°51′-115°28′之间。市境东西相距152千米,南北相距128千米。东接汕尾市,南临南海,并与深圳市相连,西南接东莞市,西交广州市,北与韶关市、西北与河源市为邻。与周围6市政区界线846.49千米。市政府驻惠城区江北。

惠州市区处于粤东地区交通枢纽地带,有惠州—深圳、惠州—河源、惠州—广州高速公路连接外市;广(州)汕(头)公路,深(圳)汕(头)、潮(州)(东)莞、厦(门)深(圳)、广(州)河(源)高速公路及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均穿越惠州市境,市境各县(区)均通高速公路。惠州港通达国内外。

全市土地面积11346平方千米,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4519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81.4千米,是广东省海洋大市之一。半岛与海湾相间,良港较多。岛屿罗列,有大小岛屿162个。

地质环境

惠州市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地层岩性多样,以花岗岩等岩浆岩为主,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发育。断裂构造的展布,以东北向为主,主要有罗浮山断裂带、紫金—博罗断裂带、莲花山断裂带。岩性多样形成种类多样的土壤。变质岩类主要分布于莲花山大断裂带、紫金—博罗断裂带北部、罗浮山山麓部分,发育的土壤一般土层在1米以上,质地较细,黏粒含量较高,磷、钾养分较富。红色砂页岩主要分布在博罗、惠东等地,由不同粒径的砾石、砂、黏粒组成,土层一般浅薄。河流冲积物遍布各地,土层深厚,质地较均匀,黏粒含量和土壤养分较高,适应性广。海滨沉积物主要分布在沿海的惠东、惠阳等地,土壤土层深,养分含量丰富,潜在肥力高,但含盐量高,有的还可能受酸、碱危害。

地形地貌

惠州市北依九连山,南临南海,为粤东平行岭谷的西南段,地貌类型复杂。地势北、东部高,中、西部低,中部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相间,在丘陵、台地周围以及江河两岸有冲积阶地。其中,中低山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7.7%,丘陵占26%,台地占35%,平原阶地占31.3%。

北部和东部有天堂山、罗浮山、白云嶂和莲花山集结形成的中低山、丘陵,多为东北—西南走向、平行排列的中低山。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惠东的莲花山海拔1336米,为全市第一高峰。

中部和西部主要为东江、西枝江及支流侵蚀、堆积形成的平原、台地或谷地,主要有惠州平原、杨村平原和西枝江谷地。

南部连南海,海岸线曲折多湾,全长281.4千米,属山地海岸类型,岬角、海湾相间排列,形成复杂的侵蚀—堆积基岩港湾海岸。在大亚湾黄鱼涌一带尚有红树林分布。海底地形特点是湾底呈槽形,底平、水深。

在龙门平陵、龙江、永汉及博罗公庄一带见喀斯特岩溶地貌。

水文环境

2016年,惠州市平均降水量2732.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1897.0毫米(1956-2000年)偏多44.05%,属丰水年份。市区平均降水量251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1641.8毫米(1956-2000年)偏多53.07%,降水天数158天。惠州市降水主要集中在1月、4-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9.6%。8月降水量最多,占全年的14.1%;其次是4月,占13.2%;12月降水量最少,占0.8%。年降水量高值区在龙门县上坪站一带,降水量3781.5毫米;低值区在惠阳区淡水站一带,降水量2322.0毫米。博罗县范家田站降水日数最多,为190天;博罗县圆洲镇圆洲站降水日数最少,为144天。

汛期,惠州市区惠阳水位站最高洪水位11.11米(1月29日),低于13米的警戒水位1.89米。东江控制站博罗水文站的年径流量395.0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250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6160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159立方米/秒,年输沙量201万吨,年平均输沙率63.5千克/秒,年输沙模数79.4吨/平方千米,年平均含沙量0.051千克/立方米。

10月,东江干流和支流西枝江有一次明显的涨水过程,博罗站年最大洪峰流量6160立方米/秒(10月22日),平山站年最大洪峰流量1940立方米/秒(10月22日)。

气候环境

2016年,惠州市气候特点:开汛早结束晚汛期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台风生成晚。汛期开汛偏早,降水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明显,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局地强对流天气频发。1月出现历史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天气;初台偏晚,热带气旋影响偏少;气温全年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其中惠东高温日数破历史纪录、龙门为历史同期第二,日照偏少;冬季冷空气总体影响偏强,1月下旬出现近年最强寒潮天气,全市先后观测到“霰”,俗称“冰粒”,这是市区首次观测到降雪。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境内有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4条,总长约1500千米。广东三大水系之一东江、西枝江横贯其中。浅层地下水量33亿立方米,水质总体良好。是供给香港、深圳、广州等地重要水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60.32万千瓦,有很大开发潜力。

海洋资源

海域中有浅海面积560.4平方千米,可供开发养殖面积137.33平方千米。海区内有鱼类400多种,贝类200多种,甲类100多种,棘皮类60多种,藻类30多种,具有较大经济和捕捞价值。适宜建设海港码头的海岸线长28.4千米,可建泊位12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6个。惠州港为华南地区天然优良深水港。

矿产资源

市境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多种,主要有无烟煤、铁矿石,锡矿、钨矿、钾长石、高岭土、铅锌、萤虫石、石灰石等。铌钽、石灰石、水晶、汞等矿产储量居广东省前列。

国土资源

惠州市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耕地、林地、草地、水面、滩涂样样齐全,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惠州市陆地面积1134614公顷,海域面积达451945公顷。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其中耕地140865公顷、园地90654公顷、林地675222公顷、草地14857公顷、村镇及工矿用地8122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069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6685公顷、其他用地24412公顷。

旅游资源

惠州市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海、江、湖、泉于一体,有着“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且山林、岛屿、温泉、瀑布等自然景观品位高;文物古迹及旅游景点类型甚多。全市有景区70余处,仅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19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罗浮山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9处;3A级景区5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生态风景区1处;国家生态农业示范点1处;省级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省历史文化名城2处;未评级景区20多处。[4]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7.70万人,人口密度421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15.21‰,死亡率4.77‰,自然增长率10.45‰。户籍人口369.24万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10年11月1日,居住于市境内的居民分属于54个民族(56个民族中,保安族和珞巴族暂无),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7.59%;少数民族人口占2.41%,主要有壮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

历史文化

惠州文化

惠州自南朝梁以后,特别是隋以后的千余年间,先后为州(郡)、路、府、区、市等行政区的所在地,成为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所辖之地,“大海横陈,群山拥后”,东扼粤东咽喉,北控粤、赣要冲,水、陆拱卫广州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广东汉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各种文化活动盛行,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惠州的“李家拳”是中国武术中南拳的五大拳种之一,惠东的“平海渔歌”名扬神州,龙门的“农民画”被誉为中国三大民间画之一,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一朵奇葩”。历代的许多名人对惠州情有独钟,其中东晋道教理论家、化学家、药物学家和医学家葛洪,来到惠州罗浮山修道炼丹、采药济世,把罗浮山开创为岭南道教发祥地;北宋杰出文学家苏轼寓居惠州两年零七个月,留下“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话;明代本地曾有“三尚书”(叶梦熊、杨起元、韩日缵);清末、民国时期,孙中山、周恩来等在惠州开展过革命活动;近代史上涌现出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5]

城市特色

惠州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有电子、精密机械、纺织、医药、化工、汽车零配件等产业,主要产品有电话机、电视机、计算机、电池、音响、激光头、手机等。培育有TCL、德赛、华阳、侨兴、富绅等一批知名企业。惠州是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之一、国家火炬计划“数码视听产业基地”。亦为世界最大的电话机、彩电、激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组合音响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音响、DVD、手机生产基地之一。石油化工产业蓬勃发展,总投资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和中国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的落户奠定惠州长远的发展格局。至年底,大亚湾石化工业区落户的石化及公用工程项目有67个(其中石化项目47个),投资额约1553亿元,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重点园区和广东省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基地。

惠州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来支撑。2007年9月,为配合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惠州市从9月开始,发动市民群众、外来务工人员、公务员、市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惠州精神”进行大讨论。2008年4月28日,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以“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作为惠州精神表述词。

崇文:既概括惠州文化、教育的悠久历史与优秀传统,又突出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化大市和教育强市的时代使命。

厚德:惠州历史上不乏具有大德的典范人物,近年来连年开展“厚德”的实践活动,且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

包容四海:这是惠州最突出的民风,彰显惠州城市形象的志向高远,以海纳百川,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广阔胸怀,兼容并包,广纳天下人才。

敬业乐群:是指敬重事业,热爱群众,善于与同志共谋事业发展,共同奋斗。将敬业乐群作为“惠州精神”的重要内容,意义深远。它要求全市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成为爱业、勤业、精业、创业并善于与同志(同事、同学、老百姓)共谋事业、共同切磋、融洽相处、形成合力,做积极推动惠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发展的促进派。[7]

民俗风情

春节舞龙、舞狮

春节舞龙、舞狮,在惠州的历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来,惠州人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半(即正月十五),龙队、狮班穿街过巷,天天热闹非凡,颇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惠州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由民间自发组成,多为一街一龙,武班、乡村舞狮。

惠州民间的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所舞的龙自己扎造。龙头主骨架由竹料扎成,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整条龙长达13丈,约合42米。舞龙时,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成历代的民间故事人物),鳌鱼、凤、狮、杂水(由人扮装的鱼虾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后才是活灵活现的龙。一路鼓乐不断,一路鼓乐不断,人数从多,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满城轰动。龙过之处,不时有长者带子、孙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意思是望子成龙,舞龙时的“钻龙架”、“猎龙公”、“派龙贴”等民俗,颇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惠州民间的舞狮活动与舞龙有相同的特点。把狮扎好后,先到元妙观“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狮队由师爷携匣领路,狮子、锣鼓镲钹、手持各种冷兵器的武术队伍依序表演,所到之处,店家、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热热闹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端午节龙舟竞渡

端午节,惠州民间称之为“五月节”。赛龙舟,惠州民间称之为“扒龙船五月节”。在惠州,流传着一首民谣:“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惠州都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历经千年,常盛不衰。

每年农历“五月节”,惠州多为河水涨满,“龙舟水”使各街(村)的龙船队兴趣倍增。以往的五月节,在东江河畔,完成了赛前仪式的龙船队沿江分批举行龙舟赛。参赛龙舟先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奖品多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面贴满纸巾),设奖者也多为地方的殷商巨贾。得者把“花江”插在船头,沿江而上,以为荣耀。

中秋赏月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惠州称:八月半。

惠州民间过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型欢庆节日。

为了能过好中秋节,惠州民间从节羊一个月就着手节日的筹备,购买月光饼(一种用白糯米粉加白糖做成的白饼),风粟、菱角、表榄、红柿、芋头、柚子、花生等吃物,当然,每家必不可少的是月饼和灯笼。

中秋节当天,远出他乡的人们各自回到家中最长者的家吃团圆饭,向家人讲述自己今年以来所做的事和下一步的目标,长年当家的人则多讲一些好话(激励的话)。当月光初升时,合家一起开月饼、点灯笼,开始一年一度的赏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惠州民间的赏月活动正在由庭走公共场所。目前,已具规模的有平湖赏月和汤泉赏月两个场所。

重阳节登高、放风筝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惠州民间重阳节有登高和放风筝的习俗。

据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能给登高者带来好运,连续三年登高则能时来运转。从锻炼身体的意义上来盾,重阳节登高确实有其独到的益处。重阳节时值初秋,秋高所爽,此时登高,身心收益非平时可比,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到高山这巅,举目远眺,山河秀色尽收眼底,令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现在,每年重阳节登高最为壮观的是罗浮山、九龙峰、象头山,市区的高榜山、丰山等,尤其是位于博罗的罗浮山,每年重阳节前夜(农历九月初八)十多万来自本市各县和东莞、增城、广州、深圳的登高者陆续登上罗浮山的顶峰飞去顶,通宵等待日出的人们在山顶围坐,互相祝福。日出时,烟花、炮竹响彻去霄,与初升的太阳交融在一起,颇为壮观,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到罗浮山登高的人数每年都有十多万最多时有三十多万,使罗浮山重阳登高成为岭南重阳节的盛事。

重阳节放纸鹞则是惠州较为独特的习俗。惠州民谣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按我国传统习惯,放风筝一般多在清时时候。由于气候原因,惠州人则利用重阳节期间风力适中,又不会下雨,秋高气爽,所以,到了重阳节,放风筝的爱好者带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来到空旷的地方展示各自的技能,现在较受放风筝者偏爱的地方是市区内的宾江公园和位于江北的体育公园。

渔家婚俗

改革开放使大亚湾的渔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代化的生活依然掩不住浓郁的渔家传统气息。前日,记者有幸参加了东升渔村一位青年渔民的迎亲仪式,亲身感受了渔乡婚俗礼仪的文化魅力。

珠三角民间采风

大海中,贴着“喜”字的两条渔船上遍插彩旗,破浪前行。二十位妇女列队船舷,头束红带、梳发髻,插满金簪银钗,身穿滚边蓝衫黑裤,光脚,手持彩竿。鞭炮一响,锣鼓齐鸣,船舷上的妇女们踩着鼓点,摆动彩竿作奋力划水状,口中发出有节奏的呦喝声,两船遥相呼应。船顶层的狮子也和着鼓点起舞,顾盼生姿。这是曾盛行在大亚湾一带渔乡婚礼上的迎亲仪式。

改革开放使大亚湾的渔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代化的生活依然掩不住浓郁的渔家传统气息。前日,记者有幸参加了东升渔村一位青年渔民的迎亲仪式,亲身感受了渔乡婚俗礼仪的文化魅力。

划桨舞里存记忆

上午八时,东升渔村码头喜气洋洋。孩子们穿着漂亮的新衣裳嬉戏着、打闹着。而妇女们则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忙着洗菜切菜。村民说这里的风俗是一家办喜事,亲朋来帮忙。

新郎的舅公带我们参观了洞房。床头边上亮着的两盏桅灯和桌头上摆放的四个桔橙却显示着别具一格。新郎的舅公介绍说,桅灯象征着夫妻幸福美满白头偕老,而桔橙则是祝福小两口早生贵子。

村里老人介绍,长期以来,渔村的青年男女多是托媒通婚的。如今虽然是自由恋爱,但托媒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媒婆通常由女方指定,主要传递女方婚嫁意愿。接下来,男女双方共同择日结婚,这叫做“报日”。当天,男方要设宴席,款待双方亲属和邻里。

九时,迎亲的两条渔船前往新娘家迎娶。一离开码头,铜锣开响,鼓声阵阵,两条船船舷边上的渔女们就手持长竿,模仿起划桨的动作,和着节拍,跳起了欢快的“划桨舞”。以前人们是划着船去迎亲的,现在渔民用上了现代化的渔船,不再划船桨了,渔民们就把划桨动作演变成了舞蹈,用这种方式来保存久远的记忆。

让簸箕筛掉厄运

二十分钟后,渔船到达大陆岸边。迎亲渔船吸引了大批行人驻足观看,两位外国游人也在一旁好奇地张望,记者邀请他们一起前去观礼。

此时,新郎和新娘坐的轿车来到海边。顿时,船上的鞭炮响成一片。一位迎宾打着一把缠上红巾的伞,另一位迎宾手拿一个小小的簸箕来到小车旁。老渔民告诉记者,用伞和簸箕放在新娘头顶,可以筛掉厄运。

新娘笼着洁白的婚纱从汽车里出来,在迎宾的护送下登上渔船。

船刚一驶离海岸,鼓点一响,渔女们就又跳起划桨舞。一位老人说,以前,渔民靠人力划桨,迎亲回来时大家高兴,就会互相竞速,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现在不用划桨了,人们改用唱歌跳舞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渔歌唱答曲悠扬

船过半渡,舞停。忽一人在船头用闽南语唱起渔乡小调,声调婉转悠扬。曲音刚落,那船一女从人群中站起,引吭高歌,歌声在大海中飘扬。你方唱罢我登场,渔歌唱答,引来阵阵笑声。一位渔民向记者介绍,以前迎亲时新郎要带上“唱歌婆”,用“叫白”方式(即对唱)让新娘出来,现在很多仪式虽不是那么严格了,但人们还是借此表达自己激动愉悦的心情。

快到东升渔村码头时,两船扯起一面面小小风帆,风帆上面挂一块花布。新郎的一位香港亲戚说,风帆既是缅怀祖先海上谋生故往,又寄托了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良好祝愿。

婚俗表演旺旅游

船一抵岸,鞭炮声响成一片。码头上挤满了村里的乡亲和外乡游客。女孩子们在岸边手持彩棍,也跳起了划桨舞。两位渔家少女一个拿一把缠着红带的伞,一个拿上有绿叶红包的簸箕分开人群,登上迎亲船。片刻,在伞和簸箕的遮挡之下,新郎偕头顶红盖头的新娘走出船舱。岸边,鞭炮、锣鼓声响彻海滨。

新郎带着新娘走向新家,一路上接受人们的祝贺。人们把迎亲船上的那小小风帆也带了过来,不断地扯起放下。围着风帆,妇女们又跳起了自创的舞蹈,笑声连成一片,把迎亲推向了高潮。记者问旁边一位兴奋的小伙子,以后结婚打不打算也用这种方式。那小伙回答说:“当然喽,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嘛。”

据说,渔村的迎亲习俗,世代沿袭200多年。旅游局袁秀新副局长说,渔家婚俗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礼,其中有不少港澳同胞和外国友人。旅游局已经把婚礼习俗改编成文化表演项目,为前来大亚湾旅游的团队演出。

客家地方剧――汉剧

汉剧与粤剧、潮剧并列为广东三大剧种。汉剧别称外江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国牡丹”的美称。惠阳汉剧团是在1963年以龙川的东江汉剧团为基础,吸纳了来自汕头、韶关和梅州等地的汉剧汉乐人才组成的文化团体,曾经成功地演出了《秦香莲》、《海瑞罢官》等汉剧。该团1976年在惠州人民会场(现在花都影剧院)连续上演了《秦香莲》47场,场场满座,盛况空前。1984年该团撤销。但许多艺人仍满怀对客家传统地方剧的执着追求,自愿组建了惠州市汉剧乐研究会,力争让这朵客家艺术奇葩重放异彩。

客家山歌艺术风格独特

惠州客家山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歌词基本上七字一句,四句一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情真意切,反映了当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惠阳客家山歌“日头一出半天高,看牛阿姐好转朝,若然转去无朝食,番薯芋仔拿两条”。(含曲调)就被星海音乐学院温萍教授收入所著《客家山歌揽胜》一书中。良井镇楼角村客家人王俊文44年共自编自唱山歌7200多首,他坚持用山歌帮助农民少盲,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被群众誉为“山歌王”。永湖镇客家女歌手黄红英更是驰名海内外的“山歌明星”,她以一首《客家妹子爱唱歌》唱红大江南北。

客家美食――“东江名菜”

惠州美食有三件宝:东江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尤其是梅菜扣肉在海内外颇具盛名。其实,这是东江客家人在饮食文化方面的杰作。

惠州梅菜的主要产地是矮陂镇土桥村,种梅菜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相传土桥梅菜是一个姓卢的客家人先种,现在该村户户都种,种植、加工技术很有讲究,成为惠州名优土特产。惠州地域名优特产还很多,如龙门西溪竹笋、蜂蜜;博罗酥糖、麻陂肉丸,罗浮山酥醪菜、百草油,石坝三黄鸡;惠东铁涌献蚝,高潭明姜;惠阳淡水沙梨,镇隆荔枝等等。

惠州客家文化,既有其来源地梅州、赣南、闽西客家的传统,又善于吸取广府、闽南文化的精华,形成独特的风采。如惠州山歌虽然源于梅州,但受当地土著歌谣的影响,曲调没有梅州山歌那么圆润柔和,却显得高亢豪放。东江美食也独具一格,与梅州美食有所不同。

土名特产

惠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惠州物产繁多,岭南佳果品种齐全,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是惠州所独有的土特产品,成为海内外游客必购的珍品。

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是惠州独有的传统特产。历史悠久的惠州梅菜是惠州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自苏东坡来惠州后,这种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民间传为正气菜的梅菜由东坡传授的东坡扣肉(梅菜扣肉)而名扬四海。由于梅菜不仅可独成一味,又可以把梅菜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因此,越来越受岭南、港澳、东南亚一带的人青睐。人们购买梅菜,除自己吃外,还经常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罗浮山酥醪莱

罗浮山酥醪菜是位于博罗境内的罗浮山酥醪村出品的干菜,又名仙人菜。由于地处罗浮山北峰的酥醪村有着土质肥沃,气候独特、水源无污染等特点,加上酥醪村人制作干菜的独特手法,所以酥醪菜具有味美、纤维质少、用量少等特点,是煲汤的上乘配料,且有清热、润肺的作用。数百年来,酥醪菜一直成为喜欢煲汤的粤、港、澳及东南亚一带民间的惠州特产。游客来到罗浮山,总以能带上仙人菜回家为荣。

罗浮山百草油

罗浮山百草油是由位于罗浮山脚的药厂采集百余种产于罗浮山的草药,承袭古方提炼配制而成的一种药油。由于其成份比例合理,药性平和,气味芬芳,药效显著,内服外用均可成为家居、旅游必备的良药。自1985年以来,年产一千多万瓶的百草油连续两届获广东省优质产品的称号,曾饮誉国内及港澳、东南亚的百草油再创辉煌,成为最受到罗浮山旅游者欢迎的旅游产品。

罗浮山甜茶

罗浮山甜茶是居住在罗浮山的制茶人采天然生长在罗浮山的独有茶种,用独有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特产。其味道甘甜可口,具有清凉解热、止渴生津、开胃消滞、降胆固醇等作用。人们旅游到罗浮山,总喜欢品偿地道的罗浮山甜菜,并购买带回自用或送亲朋好友。

东江糯米酒

东江糯米酒是惠州的驰名的传统特产。由于东江糯米酒所选用的糯米纯正,加上独特的配方,使其形成不含任何人工色素的红色,不含任何人工调味料的甜蜜,芬芳浓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是宴客送礼的佳品。

南昆山观音菜

南昆山观音菜是誉为回归线的绿洲的南昆山所独有的一种蔬菜。这种外型似兰花叶,碧绿而无污染的观音菜,入口先感有韭菜味,再嚼依次会感有大蒜、大葱、微苦、甘甜的味道,具有清湿排瘀的功效。由于品偿观音菜时,要求吃者慢嚼细咽,因此,对面部美容有一定的好处。故到南昆山旅游者,人人都喜欢点这道南昆山独有的,且产量不高的菜来品偿,并习惯带少许回家自用或送亲朋好友享用。

龙门竹笋

龙门是惠州的东北部山区,盛产苗竹。竹笋的苗竹盛产区的特产,每到竹笋收获季节,竹农便到竹林挖取可加工的笋,经挑选后再加工。龙门产的笋干色泽金黄,香甜爽滑,用作各种肉类的配料,其味特佳。现经加工的龙门竹笋,极为方便游客携带和储存。龙门产的竹笋,尤以西溪河一带产的最佳。

龙门竹牙签

龙门竹牙签是近年来远销全国各地,出口港澳、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驰名特产。由于其选料上乘,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方便携带,因而,人们到了龙门,总要带一些龙门牙签,既可家用,又可送友,其实用价值远超出了牙签本身的内涵。

龙门米粉

龙门米粉是选用优质的黄粘米作原料,用优质的山泉水和合加工精制而成,粉丝透明,幼滑、爽口,不易断,用沸水泡片刻,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作主食老少皆宜,作早餐更是干吃或配上上汤均可,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是不可多得的特产。

博罗酥糖

博罗酥糖是由博罗县糖果饼干厂选用当地产的黑白芝麻,以麦芽糖、白沙糖、面粉等作配料,用传统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有酥松可口、甜而不腻,价格适中,便于携带等特点。是只有博罗才有生产的地道特产,有罗浮山牌为正宗。

博罗凉果

惠州四时佳果品种繁多,博罗食品工业总公司根据惠州的实际,生产博罗凉果。主要产品有:陈皮梅、甘草梅、话梅姜、应子、蛇胆陈皮等百种。这些凉果,93年曾获马来西亚食品博览会金虎奖,95年又获中国优质食品奖,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港澳及东南亚,极受游客青睐。

荔枝

荔枝是岭南佳果中的极品。惠州荔枝更以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闻名于世。每年农历三月,惠州荔枝便有荔枝陆续上市,五、六月是荔枝的盛产期。届时,果形别致,颜色鲜红悦目,果肉状如凝脂,清甜浓香,风味独特的荔枝到处皆是。主要品种有:淮枝、糯米糍、桂味、黑叶、妃子笑等等。主产在惠阳、惠东、博罗和惠城区。荔枝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益智、开胃、补元气之功效,因此,每到荔枝产出期,不少游人墨客文人雅士云集惠州,成为惠州的一大盛事。

龙眼

龙眼,又称桂圆,和荔枝并为无患子科果树中最优秀的果树。龙眼不仅食味清甜,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每年八月份左右,有大量的鲜龙眼上市,供人们尝鲜,除鲜食外,可加工成罐头,炼制成圆肉。用龙眼加工制成的龙眼肉(圆肉)是病后体虚、贫血、神经衰弱和产后血亏等症的滋补佳品。惠州产的龙眼品种繁多,主产区在惠阳、惠东、博罗和惠城区。

芒果

芒果果实扁平,表皮为绿色,熟透时,表皮金黄,果肉香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鲜吃有生津止渴、消暑舒神之功效。不少有心人还将其制成芒果干、芒果叶等供不时之需。惠州产的芒果品种繁多,主产区在惠东、惠阳、博罗、惠城区。

柑桔

惠州是我国柑桔的主产地之一,可谓村村有柑桔。位于博罗杨村的柑桔场,占地89平方公里,年产量达110万担。每年十月,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把筐筐柑桔发运回店。购者品尝时谓:“分甘(柑)同味,大吉(桔)大利”,至大年初一,家家更是把大桔视为珍品,以求新年大吉大利,万事胜意。惠州产的柑、桔品种齐全,全市各县区均有种植,是惠州的主产水果之一。其副产品主要有桔饼、鲜橙汁等。[2]

风景名胜

惠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颇多,主要景观有惠州西湖西山顶上的泗洲塔、平湖北畔的元妙观,城区桥西东城基3号的文笔塔、桥西上米街北门渡口所的古城墙,罗浮山中的冲虚古观、酥醪观,惠东平海镇的平海古城、多祝镇皇思扬村等。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被贬谪到惠州留下多处遗迹,其待妾王朝云病逝就葬在西湖边的孤山。[7]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博罗县境内,离县城35千米,与龙门、增城接壤,方圆26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432座,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飞瀑名泉980处,洞天奇观18处,石室幽岩72个,林木品种齐全,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罗浮山又是中国道教名山,是道教中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惠州西湖原图链接

西湖原是横槎、天螺、水帘、榜山等山川水入江冲刷出来的洼地。西枝江改道后的河床遂成为湖。其西面和南面群山环抱,北依东江。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湖水深浅不一,一般在1.5米左右,个别水深3至4米。

西湖由五湖、六桥、七山、十六景组成。

五湖指:平湖、丰湖、南湖、菱湖、鳄湖;

六桥指:拱北桥、西新桥、明胜桥、圆通桥、迎仙桥、烟霞桥;

十六景指:玉塔微澜、苏堤玩月、象岭云飞、榜岭春霖、留丹点翠、花洲话雨、红棉春醉、荔莆风清、西新避暑、孤山苏迹、花港观鱼、飞岭览胜、芳华秋艳、丰山浩气、南苑绿絮、准堤远眺。这些景点品题精趣、与现实较为接近,更为淅外人士和国内游客所赞誉。

西湖景区自然布局甚佳,其特色是山川透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城妙在天成,与杭州西湖相比,清朝雍正初年惠州知府吴骞有《诗西湖》诗云:“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萝里质,杭教歌舞帽君王”。故有杭州西湖为“吴宫之西子”,惠州西湖享有“苎萝村之西子”美誉。1993年12月,西湖风景区成为全国评选的六个“环境卫生达标风景名胜区”之一。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龙门县境内,距广州97千米,与增城、从化两市接壤。旅游景区面积124平方公里。南昆山恰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主峰天堂顶海拔1228米。境内重峦叠嶂,千山万壑、古木参天、青箩遍野。在4000多公顷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500多种,经济林木50科123属500多种。开辟的旅游景观有“穿龙飞瀑”、“石河奇观”、“盘龙古松”等30多处,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龙门铁泉

龙门铁泉位于龙门县龙田镇,占地50万平方米,其中温泉池区8万平方米,区内三面环山,林木苍翠,空气清新,环境幽雅。

龙门铁泉有三特色。多元化的温泉泡浴文化,温泉池内有动感区、休闲区、养生区和趣味娱乐区等4个区域,其中养生区8个池:祛风祛湿池、护肤美容池、万应中药池、提神香酒池、壮腰健肾池、养心益脑池、舒筋活络池和黄金泉天然蒸汽浴池。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主要以客家饮食为主,并配以龙门三黄胡须鸡、西溪笋、西林鲣鱼等特色菜式。新潮时尚的居住文化,客房全部是别墅式,根据不同建筑风格分为客家山庄、四合院、碉楼等楼区,大部分别墅还配有室外泳池和后花园。

龙门铁泉含有48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元素,因含铁量偏高而被称作"黄金泉",泉区涌出的温泉水温最高达78℃。在不少地方挖2米即有温泉涌出,储量十分丰富。

九龙峰

九龙峰位于惠东县城平山镇东南14千米处,因有九山脊似9条龙而得名,又因海拔563米的主峰挺拔如笔尖,也称尖笔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有以谭公祖庙为中心的10余座庙亭,有着动人神话故事,传说600多年前,谭公童年常在此放牧,后得道成仙,法术无边,能伏龙驯虎、呼风唤雨,为民众造福,受人敬仰,后人为纪念他而建造此庙亭。

九龙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古木参天,树荫蔽日。池清山碧,幽谷溪流,兼有秀、清、逸、媚、幽之长,为莲花山脉山水风貌之精华。加之庙亭建于其间,景色更显迷人。主要名胜古迹有祖庙、文昌宫、志荫亭、下棋亭、龙通寺等。

南昆山温泉大观园

南昆山温泉大观园位于龙门县永汉镇,是一家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造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拥有一家按国际五星级标准建造的旅游度假酒店。

温泉大观园在南昆山山脚,四面环山,空气清新。温泉最高水温达82°C,日涌量5000立方米,属高硅酸钙温矿泉水。度假区总占地60万多平方米,其中温泉池区占地12万平方米,设有日本风情、巴厘岛风情、南美风情、河岸线风光、岭南风情区5个浸泡区,功能各异、各具特色温泉池72个。

惠州海滨温泉

惠州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惠东县平海半岛鹧鸪洞,东靠红海湾、南门湾,西依巽寮湾、双月湾,中国大陆唯一海龟自然保护区近在咫尺,是按国家4A景区标准设计与建设的高档休闲度假胜地,客房全部按五星级标准装修。首期投入使用各种特色豪华客房262间,有欧洲风格半山豪苑、海滨小筑;有中式结构温泉宾馆、"稻乡村"青年旅馆等。海滨温泉源自深海底层地热之水,透明度好,含氡、硫酸盐、钙、镁、钾、钠、铁等4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元素,水温高达70℃,日涌量4000立方米。

叶挺将军纪念园景区

叶挺将军纪念园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秋长,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面积300亩,由“一轴、二水、三广场、六景区、二十四景点”组成,包含叶挺故居、腾云学堂、读书亭、练武堂、育英楼、会水楼、聚源堂、古井等历史建筑和叶挺纪念馆、叶挺铜像、牌坊、碑林、广场、农田、果园、山林、溪流、湖泊等景点。

叶挺将军纪念园是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将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侨乡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融合在一起,通过纪念景观与人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一代名将叶挺将军的历史功勋和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历史名人

惠州名人

廖仲恺 邓演达 廖承志  叶梦熊 叶挺 邓承修 江逢辰

叶挺(1896—1946) 原名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阳人。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I919年参加援闽粤军。同年加入国民党。1920年后历任粤军第一师工兵营少校 营副、大本营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等职。1924年赴苏联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第四军第三十四团团长、 独立团团长。1926年率独立团北伐,战绩辉煌,被誉为“北伐名将”。后相继任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昌卫戍司令等职。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前敌代总指挥、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长等职。同年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总指挥、广州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失 败后,流亡国外。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领导抗敌,勋劳卓著。1940年兼任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总指挥。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扣。1946年3月4日获释。次日致电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即复电批准。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参考文献

  1. 惠州概貌惠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 历史沿革惠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02-24 09:22:17 来源:惠州市地方志办
  3. 行政区划惠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9-04-01 09:59:43 来源:市地方志
  4. 自然环境惠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9-02-21 17:18:24 来源:市志办
  5. 历史文化惠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9-04-23 09:51:21 来源:惠州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