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来亨抗清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来亨抗清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黄粮镇、南阳镇、古夫镇、峡口镇一带,是明末清初李来亨在此驻军屯田与清军对抗留下的遗迹,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来亨,李自成之侄。1645年李自成战死,李来亨跟随李过、高一功等大顺军主将联明抗清。1651年驻军兴山的百羊寨、茅麓山等地,与郝摇旗、刘体纯等组成夔东十三家。1664年清军围攻,李来亨援绝粮尽,举家自焚。

李来亨抗清遗址主要有17个城寨[1](黑虎观、棋盘垭、寨岭、张家湾、观尖山、燕子寨、杨家寨、界牌垭寨、胡家湾寨、长坪凤凰寨、老寨子、杨家岭寨、将军寨、城墙包、百城遗址的一道城、二道城和新城)和7个洞寨(寨子洞、仙龙洞、青龙寨、干龙洞、滴水岩、深渡河洞、昆元山洞),以及百羊寨战壕、落步河壕沟、七步半古道遗址、炸子岭桥、百羊桥、百城张家湾桥、圣帝行宫遗址、圣帝行宫之碑、炮台、瞭望台、点灯台、茅麓山井、茅麓山堰窝池、石碓窝等遗址

遗址简介

这个寨原名王殿坪。李来亨来到茅麓山与清军的第一次战斗中,他下令驱赶尾巴上带着鞭炮冲向清军的几百只羊群,吓得清军抱头鼠窜,明军大胜。他将王殿坪改名百羊寨,庆祝胜利,寨名沿用至今。在百羊寨村公所的山下,是李来亨3万多部队驻扎屯田的营地,占地约3万平方米。李来亨被永历朝廷封为临国公,在这里建立起庄严的帅府。我们向山下望去,虽然帅府早被清军夷为平地,但屋基犹在,散落着砖头、瓦片。透过蒙蒙烟,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仿佛看到了帅府上的大明旗帜高高飘扬,山吹拂,战旗猎猎,李来亨坐镇帅府,指挥作战,从容若定。61岁的村支书告诉我们,当地人传说李来亨并没有牺牲,而是从一个不为清军所知的秘密小道逃走了。事实上,清初的一些史籍,也有类似记载。曾在永历朝廷任职的历史学家王夫之在所著《永历实录》中,记载李来亨部3万余人,除战死者外,均逃走,被清军抓住的仅有150人。

百羊寨四面环山,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其周围分布有李来亨建圣帝行宫碑[2]、瞭望台、点灯台、炮台、七步半台阶等多处遗址。我带着相机摄像机冒雨踏着李来亨走过的、修建的山路、战壕、栈道,凭吊了多处遗址。这是李来亨率部誓死抗清的见证,与山河同在,与同辉。李来亨不死——他抗清御侮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永远活在后来人的心中。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李来亨抗清遗址 相关视频

乡约湖北兴山县

参考文献

  1. 李来亨抗清遗址旅游指南,博雅文化旅游网
  2. 兴山百羊寨和“圣帝行宫碑”,360个人图书馆,20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