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林思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思齐博士阁下
The Honorable Dr David Lam

原图链结图片来自lewi.hkbu
第25任卑诗省省督Lieutenant Governor of British Columbia
任期
1988年9月9日-1995年8月21日
君主 伊利沙伯二世
前任 罗伯特·戈登·罗杰斯
继任 嘉德·高登
个人资料
出生 (1923-09-02)1923年9月2日
英属香港
逝世 2010年11月22日(2010-11-22)(87岁)
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

林思齐,OC,CVO,OBC(David See-chai Lam,1923年9月2日-2010年11月22日),加拿大商人及慈善家,1988年至1995年间出任卑诗省省督,是加拿大史上首位华人省督,以及第二位非高加索人省督。

作为嘉华银行创办人林子丰博士的次子,林思齐原本在香港生活,并在嘉华银行任职。在1967年的“六七暴动”后,他与妻女移民加拿大,经过一番努力,在房地产市场上赚取丰厚利润。林思齐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晚年特别专注慈善公益,在加拿大和卑诗省热心捐款和支持文教发展,嗣后获委任为卑诗省省督。他任内的主要贡献包括致力于推动当地种族融和、参与创立卑诗省勋章、以及在1994年招待到访出席英联邦运动会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等等。另外在1991年,他有份在背后出面,劝退卷入利益冲突丑闻的时任卑诗省省长温德心

生平

早年生涯

林思齐祖籍广东汕头揭阳县金坑[1]1923年9月2日生于香港[2]来自潮州人浸信会家庭的林思齐,祖父林绍勋是浸信会牧师和乡村教师,[3]父亲林子丰博士是香港银行家教育家,1922年创办嘉华银行,后来先后创立香港浸会学院浸会医院,亦曾出任浸信会的香港培正中学校长。[1]林子丰与妻子陈植亭共育有七子两女,其中林思齐是家中次子。林思齐的长兄林思显博士(1922年-2008年)先后担任过香港市政局议员和立法局非官守议员、嘉华银行董事局主席和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主席等职。[4]

林思齐少时居于九龙塘[5]入读香港培正小学,中学就读于民生书院[1]1936年,本身已懂广东话潮州话的林思齐随父母到福建鼓浪屿参加《圣经》查经班,逗留数月,学会了国语闽南话[1]在1940年,他奉父亲之命到越南西贡公干,期间被法国军车意外撞倒,腿部受伤一度有生命危险。[1]返港后,林思齐入读广州岭南大学,主修经济,1947年毕业。[1]他在毕业后负笈美国宾夕凡尼亚州,于天普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6]1948年毕业后再于纽约大学研究经济学,但未及毕业,便中途于1950年返回香港。[1]

加国发展

林思齐返港后居于沙田[5]主要负责打理父亲的嘉华银行和出任总经理一职,另外亦从事工商和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亦曾在1957年香港市政局选举中参选,但落败。[7]可是在1967年,香港爆发由左派发动的“六七暴动”,林思齐有感香港前途暗淡,遂决定与妻女只身移民加拿大发展。[5][8]至于林子丰家族亦无心经营嘉华银行,先在1970年将银行转售予美国财团,后来再于1974年落到新加坡侨商刘灿松手上,林子丰家族逐渐淡出银行业务。[4]

其实早于1961年,林思齐曾游历加拿大卑诗省省会维多利亚,深被当地美丽的景致吸引,因此,林思齐一家移民加拿大后,亦决定定居卑诗省。可是,林思齐移民加拿大时已经44岁,[9]要在当地创一番事业,有一定困难。起初,他与家人租住只有一个睡房的套房,带来的六万元加拿大元很快便花了一半,再加上初来的时候找不到工作,令生活一度陷于拮据。[5][10]

虽然如此,本身在香港从事银行业务的林思齐立志投身房地产市场,他除了阅读大量关于房地产方面的书籍外,[1]又报读卑诗省大学夜校的房地产估值课程,随后于1972年考获文凭。[11]另一方面,他与友人陈俊在1968年创立新利华地产发展公司(Sunneyvale Development Ltd.),正式进军加国地产市场。[1]透过家族关系,他成功游说包括霍英东李兆基冯景禧在内的多位香港商人,[10]由他们出资投资加国地产,再成立20多家地产公司,让他们各自出任公司主席,自己则出任总经理,亲自打理业务,从而掌握大笔资金,在房地产市场上赚取丰厚利润。[9]

在1972年,林思齐正式取得加拿大公民身份,[12]并在翌年创立加拿大国际房地产公司(Canadian International Properties Ltd.)。[1]当时正值国际石油危机美国房地产市道低迷,林思齐遂趁机打算以400万美元购入三藩市市中心的保险交易大厦(Insurance Exchange Building),可是,正要购入大厦前夕,他却被一名犹太商人捷足先登,出价425万美元买入大厦。[10]九个月后,犹太富商再放售大厦,这次林思齐向富商提出以年息七厘、七年借期的形式借入540万美元,然后再以同等价钱购入大厦。[10]林思齐的建议获得富商接纳,最终令大厦落入他的手上。[9]未几,石油危机化解,房地产市道急速反弹,林思齐再以2,250万美元把保险交易大厦售予英国地产发展商,前后的帐面收入高达1,710万美元。[9][10]

林思齐投身房地产市场的十多年间,业务扩展至整个北美西部,累积总收入逾一亿加元,[2]成为卑诗省首富之一。[8]但是在1982年,年届60岁的林思齐选择全身而退,[12]成立林思齐博士夫妇基金会(Dr. and Mrs. David Lam Foundation),专注于慈善公益事业。[3][10]在数年之间,他向卑诗省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维真神学院等多间学府分别捐赠100万元,[13]另外又在1983年出资为温哥华筹建中山公园[11]1985年为翌年举行的温哥华世界博览会出资兴建加拿大馆、[9]以及在1988年为西门菲莎大学成立国际交流中心,该中心后改称林思齐中心,以答谢他对中心的资助。[14]

林思齐对卑诗省大学的捐助尤其繁多,他在1985年捐建林思齐管理研究图书馆(David Lam Management Research Library),图书馆在1992年再获林思齐捐助,扩建成为林思齐管理研究中心(David Lam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re);[8]热爱园艺的他又为该校植物园捐建林思齐亚洲花园(David C. Lam Asian Garden),校内其他获林思齐资助的,还包括林思齐多元文化教育教席(David Lam Chair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以及林陈坤仪特殊教育教席(Dorothy Lam Chair in Special Education)等。[8]在香港方面,林思齐也曾出资兴建浸会学院的东西学术交流中心,中心后来于1993年11月更名为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15]

省督生涯

由于在商界上的突出表现,以及对加拿大社会作重要贡献,林思齐在1988年于渥太华获联邦政府授予加拿大员佐勋章,同年7月,他获加拿大总理莫朗尼提名出任卑诗省省督[9]林思齐随后于9月9日正式上任,[16]成为加拿大全国历来首位华人省督,[11]也是加国第二位非白人省督,[1]而加拿大首位非白人省督则是在1985年至1991年间出任安大略省省督的林肯·亚历山大(Lincoln Alexander)。

林思齐在任内热心履行省督职务,出席的公开活动多不胜数,招待各方宾客多达80,000人,[17]发表演说次数亦不下千次。[13]此外,他还致力于推动种族融和,并探访卑诗省内的每一个社区,加深各族裔相互的了解。[10][17][18]当时适值香港主权移交前的移民潮高峰期,林思齐遂协助初到加国的华人融入新生活,在1989年,他委托影星岳华恬妮夫妇拍摄关于加国的短片,短片在加拿大驻港领事馆播放,规定获准移民的港人必须收看,以便对加国生活有进一步了解。[19]

林思齐其他的任内事迹还包括在1988年应卑诗省省长温德心(Bill Vander Zalm)建议,创立卑诗省勋章,并兼任勋章总管(Chancellor),该勋章是卑诗省政府所能颁授的最高级民事荣誉,勋章只设一等,专门授予对卑诗省有杰出贡献的人士。在1989年,热爱园艺的林思齐邀请公众和志愿者参与栽种省督府花园的植物,修复早前冬天寒冷天气对花园带来的破坏。[14][17]

在七年省督生涯中,林思齐先后经历温德心庄思顿(Rita Johnston)和哈葛(Michael Harcourt)三任省长。[1]其中在1990年,温德心因出售持有的奇幻花园(Fantasy Gardens)游乐场予台湾富商,卷入轰动一时的利益冲突丑闻。[7]事件一度令卑诗省政府陷入宪制危机,林思齐谘询法律意见后,决定在背后出面劝退温德心,最终促使温德心在1991年4月下野。[7]

在1994年8月,卑诗省省会维多利亚主办英联邦运动会,林思齐期间负责招待到访出席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皇夫菲腊亲王爱德华王子,并获英女皇授予CVO勋衔[17]林思齐在1995年8月21日卸任省督一职,[16]为表扬其任内贡献,他在同年再获联邦政府授予加拿大官佐勋章,另外又获勋卑诗省勋章[3]卑诗省内亦有多处地方以他命名,当中包括位于耶鲁镇林思齐公园(David Lam Park)、道格拉斯学院(Douglas College)位于高贵林的林思齐校园(David Lam Campus)和维多利亚大学的林思齐演讲厅(David Lam Auditorium)等。[3][8][11]

晚年生涯

林思齐晚年仍热心于公益活动,并继续参与中侨互助会的活动。虽然他在2005年证实患上前列腺癌,但仍坚持参与慈善事业,除了在2007年出资修复史丹利公园外,[11]又在2009年出资为2010年温哥华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兴建速滑馆,以及在馆旁种植樱花树[1]林思齐的病情由2009年起开始恶化,心瓣膜更出现功能异常要接受大型手术[1]同年,他当选为杰出华裔创业家,但因病无法亲自到多伦多领奖。[1]林思齐在2010年11月22日零时20分,因病在温哥华家中病逝,终年87岁,死时三名女儿皆陪伴在侧。[20]

他去世后,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卑诗省省督史蒂芬·波因特(Steven Point)、省长戈登·坎贝尔(Gordon Campbell)和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皆发声明致悼,[11][18][20]而省内多处学府亦下半旗致哀。[21]林思齐的丧礼在11月27日于列治文举行,[19]遗体随后进行火化,骨灰与亡妻一样撒落到温哥华的英吉列湾[20][22]

个人生活

林思齐在1954年于香港娶陈坤仪为妻,[1]陈坤仪毕业于香港大学,任职教师[6]夫妇两人共育有三名女儿,分别名慕佳、慕芬和慕慈。[20]林思齐在1988年至1995年担任省督期间,林陈坤仪亦以省督夫人身心热心出席公开场合,两人在1991年和1995年分别一同获西门菲莎大学维多利亚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6][23]林陈坤仪在1997年因肺癌逝世,终年67岁,其逝世对林思齐的晚年构成一大打击。[1]

林思齐是虔诚的浸信会教徒,且爱好园艺和讲故事。另一方面,在1986年的温哥华世博期间,林思齐率先为加国引入龙舟竞渡。在1989年,他复与商人黄光远成立加拿大国际龙舟节(Canadian 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Festival),自此,每年6月举办龙舟竞渡成为温哥华的一项传统。[24]在晚年,林思齐又捐建龙舟中心,促进龙舟活动的发展。[9]

荣誉

殊勋

荣誉学位

以他命名的事物

  • 林思齐博士夫妇基金会(Dr. and Mrs. David Lam Foundation)
  • 林思齐公园(David Lam Park):位于耶鲁镇
  • 林思齐中心(David Lam Centre):位于西门菲莎大学
  • 林思齐管理研究中心(David Lam Chair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位于卑诗省大学,旧称林思齐管理研究图书馆
  • 林思齐亚洲花园(David C. Lam Asian Garden):位于卑诗省大学植物园内
  • 林思齐多元文化教育教席(David Lam Chair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及林陈坤仪特殊教育教席(Dorothy Lam Chair in Special Education):由卑诗省大学设立
  • 林思齐演讲厅(David Lam Auditorium):位于维多利亚大学
  • 林思齐伉俪学生综合宿舍(David and Dorothy Lam Family Student Housing Complex):位于维多利亚大学,由英联邦运动会前选手村改建,宿舍旁边设有林思齐回旋处(Lam Circle)[23]
  • 林思齐校园(David Lam Campus):位于高贵林,属于道格拉斯学院
  • 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David C. Lam Institute for East-West Studies):位于香港浸会大学
  • 思齐楼(David C.Lam Building):位于香港浸会大学

相关条目

注脚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体会人生、慢慢想通、林思齐小史〉,《星岛日报》多伦多版,2010年11月22日。
  2. 2.0 2.1 "Lam, David See-Chai", Canadian Encyclopedia, retrieved on 28 November 2010.
  3. 3.0 3.1 3.2 3.3 赵永泰,〈前卑诗省省督林思齐博士病逝、终年87岁、“回到主身边好得无比”〉,《可圈可点》,2010年11月23日。
  4. 4.0 4.1 Ka Wah Bank - Standing Tall in Hong Kong, June 1984.
  5. 5.0 5.1 5.2 5.3 〈1967年香港暴动,携妻女移居温市〉,《星岛日报》卡加利版,2010年1月4日。
  6. 6.0 6.1 6.2 "Honorary Degree Citations -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Laws, honoris causa, conferred on Dr. David See-Chai Lam and Dorothy Kwan- Yee Tan Lam",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6 June 1991.
  7. 7.0 7.1 7.2 〈林思齐遗产预计超10亿,每年都捐百万元〉,《星岛日报》温哥华版,2010年11月23日。
  8. 8.0 8.1 8.2 8.3 8.4 "Sauder mourns loss of friend and supporter David Lam", 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 23 November 2010.
  9. 9.0 9.1 9.2 9.3 9.4 9.5 9.6 〈林思齐博士:贡献是我最大的成就〉,《加拿大杰出华裔创业家2009》,2009年。
  1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环球华报人物专访:加国首位华裔省督传奇人生〉,《环球华报》,2010年3月11日。
  11.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Lam, Canada’s first ethnic Chinese L-G dies, age 87", The Globe and Mail, 22 November 2010.
  12.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David See-Chai Lam", Government House,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retrieved on 28 November 2010.
  13. 13.0 13.1 "Head of State", Saltwater City: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Vancouver, Douglas & McIntyre, 2006.
  14. 14.0 14.1 "In Memoriam", David Lam Centre, retrieved on 28 November 2010.
  15. "Background", David C. Lam Institute for East-West Studies, retrieved on 28 November 2010.
  16. 16.0 16.1 "British Columbia", WorldStatesmen.org, retrieved on 28 November 2010.
  17. 17.0 17.1 17.2 17.3 "David Lam - A Man who made a Difference", Where Vancouver is Going!, retrieved on 28 November 2010.
  18. 18.0 18.1 "Former B.C. lieutenant-governor David Lam dies", CBC News, 22 November 2010.
  19. 19.0 19.1 〈林思齐典范长存,享年87岁,周六举殡〉,《星岛日报》温哥华版,2010年11月23日。
  20. 20.0 20.1 20.2 20.3 〈林思齐病逝:首位华人省督 缔移民传奇〉,《明报》加西版,2010年11月23日。
  21. "Douglas mourns passing of David Lam", Douglas College, 23 November 2010.
  22. 〈卑诗前省督林思齐安息礼拜今天举行〉,《星岛日报》多伦多版,2010年11月27日。
  23. 23.0 23.1 "Tribute to David Lam", University of Victoria, 22 November 2010.
  24. "History", 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Festival Society, retrieved on 28 November 2010.
  25. "Issue 53798", London Gazette, 23 September 1994, p.1.

参考资料

英文资料

中文资料

延伸阅读

  • ROY, Reginald H., David Lam : A Biography, Douglas & McIntyre, 1996. ISBN 1-55054-511-6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