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歼-6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歼-6(J-6),即歼击6型战斗机,前称59式战斗机,由沈阳飞机厂以苏联米格-19为原型仿制。北约代号:Farmer。

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2010年6月12日,国产歼6飞机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1]

歼-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60至1970年代的主力,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生产装备数量最多的机型,共生产了逾4千5百架,远超过该型飞机于其原型的苏联的米格-19数量,该机同时出口到了许多国家。目前,中国已将歼-6改装成无人载具继续使用,惟数量不清。

历史

歼-6从1953年开始研制,代号“东风102”。50年代后期又从苏联进口了少量的米格-19,由于数量有限及使用超音速飞机的经验不足,所以米格-19基本上没有参加当时的战斗值班任务。

1958年3月沈阳飞机制造厂开始仿制米格-19L有限全天候截击型战斗机。歼-6于1959年9月23日由试飞员吴克明首飞成功,但由于实际设计中存在问题,没有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强度仅及设计指标的 86%,至12月6日试飞完成。按照当时的命名规则,东风102被空军命名为59式歼击机。但试飞结果表明,59式不仅性能难与米格-19S匹敌,甚至连基本的飞行品质都未能保证,强度不足导致飞机飞行中严重抖动。这样一种飞机显然无法担负作战任务,因此并未装备部队使用,东风102仅造出33架。

后来终于仿制米格-19S成功,于1962年正式列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的第一种量产化的超音速战斗机。歼-6战斗机的仿制成功,代表中国航空工业已经掌握了试制复杂的航空产品的全套技术,具备了独立自主制造飞机的能力。

虽然歼-7早在晚六十年代便量产,但当时的可靠性不高、引擎寿命过短等,所以继续生产歼-6并对其升级,如更换发动机(极速增加到近音速一倍半)和雷达等航电设备,所以升格为全天候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并可发射空对空导弹。当时中国军方还从仿制入手,在歼-6基本型的基础上,试图不断改进。歼-6型号众多,主要有歼-6甲、6乙、6I、6II、6III、6IV型,还有侦察型歼侦-6、教练型歼教-6等,又把战轰机歼-6重新设计成专用的超音速攻击机强-5。

中国仿制的歼-6系列战机在1986年停产前共生产了近4,000架各型战机,除供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与海军航空队使用外,另曾出口至朝鲜缅甸第三世界国家

最后一批歼-6战机于2006年8月自人民解放军空军中退役,该型机并于2010年6月12日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部分被改装成无人机,机背加装了卫星导航和遥控装置,翼下挂载两枚250公斤炸弹。

1987年11月19日,解放军空军第49师145团三大队七中队中队长刘志远驾驶歼-6战斗机从福建龙溪起飞叛逃台湾,以超低空穿云而出,飞抵台中清泉岗空军基地,获黄金5000两并叙阶少校。

进入21世纪后新式战机频出,歼-6逐渐退役,另做用途方面除了发动机拆解作为除雪车或风灭型消防车,也有较好状态机体改装成无人机,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2013年1月号刊文称,在福建连城基地空拍卫星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歼-6无人攻击机进驻,2011年7月31日的卫星图片数出了至少55架。战时这些无人机可做为欺敌扰乱或对地简易攻击等用途,2013年12月24日东风102首次曝光歼-6战斗机改装的无人靶机影片[2],无人改装化科技专案被证实存在。

视频

歼-6 相关视频

歼6战机冲上1.7万米高空撞击美军侦察机:突然进入螺旋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