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济东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济东国,中国西汉时设置的封国,后改为大河郡[1]、东平国、东平郡。在今山东省河南省境。

沿革

西汉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立梁孝王之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分梁国置济东国,都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济东王坐杀人废,国除为大河郡。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大河郡属兖州刺史部。天汉四年(前97年),山阳郡改置为昌邑国,所领宁阳、瑕丘二侯国改属大河郡。

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立皇子刘宇为东平王,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宁阳侯国改属泰山郡,瑕丘侯国还属山阳郡。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削亢父、樊二县,别属山阳郡。河平元年(前28年),归还亢父、樊二县。鸿嘉元年(前20年),推恩置栗乡、桑丘二侯国,别属山阳郡、泰山郡。鸿嘉二年(前19年),推恩置桃乡侯国,别属泰山郡。鸿嘉三年(前18年),推恩置富阳侯国,别属泰山郡。元延二年(前11年),推恩置西阳侯国,别属山阳郡。至此,东平国领七县:无盐、东平陆、富城、章、任城、亢父、樊。

汉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推恩置严乡、武平二侯国,别属邻郡。建平三年(前4年),东平王坐祝诅上,自杀,国除为东平郡。汉平帝元始元年(1年),复东平国;又推恩置金乡、平通、西安、湖乡、重乡、阳兴、陵阳、高乐、平邑、平纂、合昌、伊乡、就乡、胶乡、宜乡、昌城、乐安、陶乡、釐乡、昌乡、新乡二十一侯国,别属邻郡。元始二年(2年),推恩置春城侯国,别属邻郡。汉孺子居摄二年(7年),东平王刘匡之父严乡侯刘信被立为天子,兵败,死,国除为东平郡。

新朝时,改东平郡为有盐郡。新朝灭亡后,复称东平郡。

东汉

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立皇子刘苍为东平公,改东平郡为东平国。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以东郡寿张、须昌二县,山阳郡南平阳、橐、湖陵、瑕丘四县益东平国。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立东平王刘苍之子刘尚为任城王,分东平国任城、亢父、樊三县置任城国,南平阳、橐、湖陵、瑕丘四县还属山阳郡。汉安帝永宁元年(120年),以泰山郡宁阳县益东平国。至此,东平国领七县:无盐、东平陆、富成、章、寿张、须昌、宁阳。

魏晋十六国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降汉东平王为崇德侯,国除为东平郡。黄初四年(223年),徙封庐江王曹徽为东平王[2],复置东平国。黄初五年(224年),降封东平王为寿张县王,复为东平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进封寿张王为东平王,复置东平国。

曹魏前后,东平国移治须昌(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东郡范县、济北国刚县(改为刚平县)改属东平国,宁阳县并入刚平县,章县并入富成县。至此,东平国领七县:须昌、寿张、范、无盐、富城、东平陆、刚平。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东平国转封司马楙。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又以东平国转封苟晞。永嘉之乱后,国除为东平郡。

十六国时期,东平郡先后为后赵(325年-351年)、东晋(351年-355年)、前燕(355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东晋(384年-394年)、后燕(394年-398年)、东晋(398年-399年)、南燕(399年-410年)所有,省并富城、刚平二县,改东平陆县为平陆县。后燕建兴九年(394年),东平郡改属徐州。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收复东平郡后还属兖州,次年入南燕后又改属并州。义熙六年(410年),东晋再次收复东平郡,还属兖州。

视频

济东国 相关视频

航拍山东白佛山脚下的东平县是这样的
航拍看山东东平彭集镇,带动县城发展前进的大烟筒就

参考文献